一种燃气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54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衔铁部件、电磁铁部件、静阀座以及壳体,所述电磁铁部件、衔铁部件、静阀座由上而下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横孔,在所述静阀座上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电磁铁部件在通电时带动所述衔铁部件向上运动,打开所述静阀座上的出气通道,使之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横孔连通,进行排气;在所述电磁铁部件不通电时,所述衔铁部件在自身弹簧作用下,克服气体压力向下运动,关闭所述静阀座上的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燃气喷射阀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各个气缸定时定量的供气,并且可实现最大喷射流量可调,减小了因气门重叠角造成的燃气逸出、恶化排放及浪费等情况。恶化排放及浪费等情况。恶化排放及浪费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喷射阀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
,具体说是一种燃气喷射阀。

技术介绍

[0002]燃气喷射阀作为燃气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中的关键执行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对喷气定时、喷射持续期、喷射质量流率等喷射特性具有显著影响。现有的燃气发动机供气方案一般为空气进入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与燃气管路中的燃气在混合器中进行混合,随后进入进气道和气缸,通过火花塞点燃实现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这种方案的缺陷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扫气过程中,一部分混合气进入发动机排气管中,造成一部分燃气浪费,更严重的是,气门重叠期燃气可能发生倒灌,引起进排气管放炮,造成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同类产品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结构燃气喷射阀产品,将燃气喷射阀安装在发动机各个进气歧管处,依照各气缸的发火顺序,采用电磁驱动方式,实现对各个气缸定时定量的供气。此种供气方式减小了因气门重叠角造成的燃气逸出、恶化排放及浪费等情况。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燃气喷射阀,包括衔铁部件、电磁铁部件、静阀座以及壳体,所述电磁铁部件、衔铁部件、静阀座由上而下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横孔,在所述静阀座上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电磁铁部件在通电时带动所述衔铁部件向上运动,打开所述静阀座上的出气通道,使之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横孔连通,进行排气;在所述电磁铁部件不通电时,所述衔铁部件在自身弹簧作用下,克服气体压力向下运动,关闭所述静阀座上的出气通道。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静阀座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使之与所述衔铁组件之间能实现更好的密封。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部件中的电磁铁与所述壳体之间采用螺纹方式连接,通过调节电磁铁部件拧紧深度,可以调节喷射阀的最大喷射流量。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衔铁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采用矩形圈起到导向作用。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圈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能起到减小摩擦系数的作用。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衔铁组件的关闭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气体压力和自身弹簧的弹簧力的大小。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的燃气喷射阀相比,本技术能够实现对各个气缸定时定量的供气,并且可实现最大喷射流量可调,减小了因气门重叠角造成的燃气逸出、恶化排放及浪费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燃气喷射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衔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静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技术的结构,结合附图进一步具体描述如下:
[0017]参见图1至图4,图中给出的燃气喷射阀,包括衔铁部件100、电磁铁部件 200、静阀座250以及壳体260组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8]衔铁部件100主要包括衔铁组件110、弹簧120、弹簧上座130、O型圈140 以及矩形圈150,衔铁组件110包括衔铁111、动阀座112。
[0019]衔铁111的外周由两级衔铁杆段组成,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衔铁杆段111a 和第二衔铁杆段111b,衔铁111的中间同轴设置有两段衔铁中心孔段,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衔铁中心孔段111c、第二衔铁中心孔段111d。
[0020]动阀座112的外周由三级动阀座杆段组成,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动阀座杆段112a、第二动阀座杆段112b和第三动阀座杆段112c,第一动阀座杆段112a 的下端面112d为弹簧120的下安装面。第二动阀座杆段112b上设置有一道动阀座圈槽112e。在动阀座112的下端面中心设置有一盲孔112f,在第三动阀座杆段112c的周向设置有6个动阀座横孔112g。
[0021]弹簧上座130的中心设置有三段弹簧上座孔段,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弹簧上座孔段131、第二弹簧上座孔段132和第三弹簧上座孔段133。第三弹簧上座杆段133的上端面134为弹簧120的上安装面,在第三弹簧上座杆段133的周向设置有一个弹簧上座横孔135,用于保证气压平衡。
[0022]电磁铁部件200包括电磁铁210、O型密封圈220、240(240图中没有标注),波形弹簧230;
[0023]电磁铁210的上部配置有电磁铁插头211,电磁铁插头211与电磁铁210中的线圈(图中未示出)连接。电磁铁210的外周由上至下设置有四段电磁铁杆段,分别为第一电磁铁杆段212、第二电磁铁杆段213、第三电磁铁杆段214、第四电磁铁杆段215,第一电磁铁杆段212和第三电磁铁杆段214上分别设置有一道密封环槽用于安装O型密封圈220、240,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密封环槽216、第二密封环槽217。第二电磁铁杆段213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三电磁铁杆段214 与第四电磁铁杆段215之间的台阶面218用于安装所述波形弹簧230。波形弹簧 230为叠加多层波簧。
[0024]静阀座250中心设置有一道环锥形的出气通道251,静阀座250的外周并由上至下设置有三段静阀座杆段,分别为第一静阀座杆段252、第二静阀座杆段 253、第三静阀座杆段254,第三静阀座杆段254用于安装O型密封圈。
[0025]壳体260的中心由上至下同轴设置有八段壳体孔段,分别为第一壳体孔段 261、第二壳体孔段262、第三壳体孔段263、第四壳体孔段264、第五壳体孔段 265、第六壳体孔段266、第七壳体孔段267、第八壳体孔段268。在第二壳体孔段262内设置有内螺纹。在第五壳体孔段265上设置有6个进气横孔269a,第六壳体孔段266上设置有8个进气横孔269b,第八
壳体孔段268为出气孔。第六壳体孔段266上的8个进气横孔269b与动阀座112的第三动阀座杆段112c 上的6个动阀座横孔112g连通,第五壳体孔段265上的6个进气横孔269a与弹簧上座130的第三弹簧上座杆段133上的弹簧上座横孔135连通。
[0026]所述燃气喷射阀的装配过程如下:
[0027]第一步,装配衔铁部件100:将弹簧120同轴装在动阀座112的第一动阀座杆段112a上,将弹簧上座130也同轴装在动阀座112的第一动阀座杆段112a 上,使第三弹簧上座杆段133的上端面134与弹簧120的上端面接触。然后将衔铁111的第二衔铁中心孔段111d压入动阀座112的第一动阀座杆段112a上,使衔铁111的下端面与动阀座112的第一动阀座杆段112a的下端面112d接触。衔铁111的第一衔铁中心孔段111c为压装排气孔。将O型密封圈140、矩形圈 150先后套进动阀座112的第二动阀座杆段112b的动阀座圈槽112e。
[0028]第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衔铁部件、电磁铁部件、静阀座以及壳体,所述电磁铁部件、衔铁部件、静阀座由上而下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横孔,在所述静阀座上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电磁铁部件在通电时带动所述衔铁部件向上运动,打开所述静阀座上的出气通道,使之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横孔连通,进行排气;在所述电磁铁部件不通电时,所述衔铁部件在自身弹簧作用下,克服气体压力向下运动,关闭所述静阀座上的出气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阀座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使之与所述衔铁部件之间能实现更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民备何静欧阳玲湘邓飞龙美彪
申请(专利权)人: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