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345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包括:用于混合并溶解固体金属的溶解炉、用于传输金属液体的转汤槽、用于稳定温度的保持炉、用于铸造铜板的铸形工装、用于传输铜板的传送辊、用于引出铜板的引出机、用于切断铜板的切断机和用于卷绕铜板的打卷机;溶解炉与转汤槽的入口端连接,转汤槽的出口端固定设置在保持炉的顶部,保持炉的出汤口与铸形工装的入口端连接,第一传送辊固定设置在铸形工装的出口端,引出机与第一传送辊固定连接,引出机的输出端与切断机的入口端固定连接,切断机的输出端一侧固定设置第二传送辊,打卷机与第二传送辊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溶解炉1包括:炉盖121和炉体12,所述炉盖121盖设在所述炉体12的顶端,所述炉体12内包括耐火层14、出汤口19、冷却管181和漏电感应网18,在所述炉体12的顶部一侧向外延伸出所述出汤口19,所述冷却管181固定在所述炉体内侧壁,所述冷却管181的外周固定设置所述漏电感应网18,所述耐火层14压紧固定在所述炉体的内壁,所述耐火层14内部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溶汤,所述溶汤的顶部还设置有一层木炭15。但是该种溶解炉1

3个月需要更换一次耐火材料和感应器;而且该种溶解炉中溶室的溶汤量较小,为7

8吨;且溶解炉越大,风险越大,在该种溶解炉中具有较多的渗铜处,第一渗铜处为所述隔热层在所述出汤口处的弯折点,第二渗铜处为在所述腔体较高处的弯折点,第三渗铜处为所述腔体底部;由于铸形工装均需要各厂家在加工铜板前进行生产,而现有的铸形工装生产方式费时费力,生产时间需要15~16个小时,烘烤需要5~6小时。
[0003]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克服上述缺陷,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包括: 用于混合并溶解固体金属的溶解炉、用于稳定溶汤温度的保持炉、用于铸造铜板的铸形工装、用于传输铜板的传送辊、用于引出铜板的引出机、用于切断铜板的切断机和用于卷绕铜板的打卷机,所述溶解炉的出汤口与所述保持炉的入口端连接,所述保持炉的出口端与所述铸形工装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引出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铸形工装的出口端,所述传送辊包括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引出机与所述铸形工装之间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传送辊,所述引出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切断机的入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切断机的输出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打卷机,所述切断机与所述打卷机的之间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传送辊。
[0006]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铸形工装包括上冷却铜模和下冷却铜模,所述上冷却铜模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上石墨结晶器,所述下冷却铜模的顶端面固定设置有下石墨结晶器,所述上石墨结晶器和下石墨结晶器对应设置,所述上石墨结晶器与所述下石墨结晶器之间设置有一条用于流入溶汤的铸形通道。
[0007]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溶解炉包括炉体、第一隔热层和第一耐火层,所述第一耐火层固定在所述炉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隔热层固定在所述炉体和所述第一耐火层之间,所述溶解炉的内部腔室为溶汤腔体。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溶汤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铁芯,所述铁芯外缠绕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
条用于冷却感应线圈的冷却管,在相邻的冷却管之间填充有耐火材料,所述冷却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耐火层,铁芯、冷却管和第二耐火层形成以一个所述铁芯为中心的感应加热装置,两组所述感应加热装置之间垂直开设有第一溶汤通道,所述第一溶汤通道与所述溶汤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溶汤通道的底部连通有两道第二溶汤通道,所述第二溶汤通道沿着所述炉体的内侧壁向所述溶汤腔体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溶汤通道与所述溶汤腔体连通,当金属固体变成金属液体溶汤时,金属液体溶汤从所述溶汤腔体进入所述第一溶汤通道,再沿着所述第二溶汤通道流回所述溶汤腔体。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汤口设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所述出汤口与所述溶汤腔体连接且连通,所述出汤口的口径小于所述溶汤腔体的口径,所述出汤口的中心线与所述溶汤腔体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溶解炉与所述保持炉之间固定设置有转汤槽,所述转汤槽的入口端靠近所述溶解炉,所述转汤槽的出口端固定在所述保持炉的顶部。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汤槽包括输入通道、传输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与所述传输通道的输入端连接呈一体结构,所述传输通道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通道的输入端连接呈一体结构,所述输出通道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持炉的顶部。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入通道与所述传输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喷火器,所述第一喷火器朝向所述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和所述输出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喷火器,所述第二喷火器朝向所述传输通道。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汤槽的侧壁分成外侧壁和内侧壁,所述外侧壁为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20mm,所述内侧壁为耐火层,所述转汤槽的长度为5.4m,宽度为250mm,深度为150mm。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持炉的顶部开设有入汤口,所述保持炉的侧面下方设置有溶汤出口,所述溶汤出口与所述铸形通道的入口端连接且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其优点为:
[0016]1、本技术所述的水平连续铸造系统,通过溶解炉、转汤槽、保持炉、铸形工装、引出机、切断机和打卷机等的联合使用,使得固态金属铜进行加热融化转化为液态金属铜,随后液态金属铜进入铸形工装进行冷却形成铜板,经过引出机的牵引传输,铜板进入切断机进行切割处理,切割后的等长度铜板进入打卷机进行打卷处理,系统性的处理金属铜形成卷绕的铜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0017]2、本技术中溶解炉仅需混合并溶解金属铜及其他材料,溶解炉的容量可达到20吨,溶解炉的出汤口较小,方便倾倒,在溶解炉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溶汤通道和第二溶汤通道,便于更好的循环加热;而且溶解炉通过感应加热,在感应线圈外设置有冷却管,降低了感应线圈的温度,进而使得感应线圈温度降低,减少了渗铜的可能,同时延长了感应器的寿命;
[0018]3、本技术设置转汤槽,在输入通道与传输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喷火器,第一喷火器朝向所述传输通道;在传输通道和输出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喷火器,第二
喷火器朝向所述传输通道;使得金属液体在转汤槽内可继续进行加热,减少溶汤在进入保持炉前的温度损耗;
[0019]4、本技术设置保持炉,保持炉起到保持溶汤温度的作用,且保持炉还可以将炉内的溶汤进一步混合均匀,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混合金属液体的性能;
[0020]5、本技术设置上冷却铜模和下冷却铜模便于铜板的铸造形成,且铸形工装的工艺为先上冷却铜模和下冷却铜模固定设置,随后将石墨结晶器对应固定在上冷却铜模和下冷却铜模上,随后覆盖上不定形耐火层进行压紧压实,最后将整体进行烘烤处理,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混合并溶解固体金属的溶解炉(1)、用于稳定溶汤温度的保持炉(3)、用于铸造铜板的铸形工装(4)、用于传输铜板的传送辊、用于引出铜板的引出机(6)、用于切断铜板的切断机(7)和用于卷绕铜板的打卷机(9),所述溶解炉(1)的出汤口(19)与所述保持炉(3)的入口端连接,所述保持炉(3)的出口端与所述铸形工装(4)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引出机(6)固定设置在所述铸形工装(4)的出口端,所述传送辊包括第一传送辊(5)和第二传送辊(8),所述引出机(6)与所述铸形工装(4)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传送辊(5),所述引出机(6)的输出端与所述切断机(7)的入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切断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打卷机(9),所述切断机(7)与所述打卷机(9)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传送辊(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形工装(4)包括上冷却铜模(41)和下冷却铜模(42),所述上冷却铜模(41)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上石墨结晶器(43),所述下冷却铜模(42)的顶端面固定设置有下石墨结晶器(44),所述上石墨结晶器(43)和下石墨结晶器(44)对应设置,所述上石墨结晶器(43)与所述下石墨结晶器(44)之间设置有一条用于流入溶汤的铸形通道(4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炉(1)包括炉体(12)、第一隔热层(13)和第一耐火层(14),所述第一耐火层(14)固定在所述炉体(12)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隔热层(13)固定在所述炉体(12)和所述第一耐火层(14)之间,所述溶解炉(1)的内部腔室为溶汤腔体(1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连续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汤腔体(16)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铁芯(17),所述铁芯(17)外缠绕设置有感应线圈(18),所述感应线圈(18)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条用于冷却感应线圈(18)的冷却管(181),在相邻的冷却管(181)之间填充有耐火材料,所述冷却管(18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耐火层(182),铁芯(17)、冷却管(181)和第二耐火层(182)形成以一个所述铁芯(17)为中心的感应加热装置,两组所述感应加热装置之间垂直开设有第一溶汤通道(161),所述第一溶汤通道(161)与所述溶汤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朱文斌王小龙姚冬华王耀颜冬雷孙伟陈化峋
申请(专利权)人:鑫古河金属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