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732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包括:上支架、多个上侧刮油辊、下支架、多个下侧刮油辊、第一橡胶刮脂器、第二橡胶刮脂器、第一海绵刮脂器和第二海绵刮脂器,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固定在轧机的上部和下部,每个上侧刮油辊通过一个第一转轴固定在上支架上,每个下侧刮油辊通过一个第二转轴固定在下支架上,在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刮脂器和第一海绵刮脂器,在下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刮脂器和第二海绵刮脂器,当上支架向下移动时,磷青铜带的上表面接触多个上侧刮油辊、第一橡胶刮脂器和第一海绵刮脂器,磷青铜带的下表面接触多个下侧刮油辊、第二橡胶刮脂器和第二海绵刮脂器。其去油效果好,不易打滑,有利于下道工序脱脂。下道工序脱脂。下道工序脱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磷青铜带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油起到润滑、降温等作用,当磷青铜带完成制备后,还需要将表面多余的油去除,所以需要使用轧机去油装置,现有的轧机去油装置,使用普通的钢辊充作刮油辊去油。通过轧机的钢辊接触磷青铜带的表面,使得表面的油污被挤压掉,但是此种去油效果不好,原因如下:1、由于磷青铜带表面油残留较多,容易产生板滑(打滑)现象,所以生产线速度不能开快,特别是在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小的磷青铜带时,更容易板滑(打滑),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2、清理程度不高,使得磷青铜带的表面带至后道工序中的油污较多,而在后道工序中不能将磷青铜带表面清洗干净。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克服上述缺陷,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包括: 上支架、多个上侧刮油辊、下支架、多个下侧刮油辊、第一橡胶刮脂器、第二橡胶刮脂器、第一海绵刮脂器和第二海绵刮脂器,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固定在轧机的上部和下部,每个上侧刮油辊通过一个第一转轴固定在所述上支架上,每个下侧刮油辊通过一个第二转轴固定在所述下支架上,在所述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刮脂器和第一海绵刮脂器,在所述下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刮脂器和第二海绵刮脂器,当所述上支架向下移动时,磷青铜带的上表面接触多个上侧刮油辊、第一橡胶刮脂器和第一海绵刮脂器,所述磷青铜带的下表面接触多个下侧刮油辊、第二橡胶刮脂器和第二海绵刮脂器。
[0005]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橡胶刮脂器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导向轴承座、第一导向轴承、第一导向柱、第一安装座和第一橡胶块,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固定在所述上支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中,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导向轴承,所述第一导向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内,所述第一导向柱的底部伸出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橡胶块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中,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凹槽,当所述磷青铜带经过所述第一橡胶刮脂器时,所述第一橡胶块接触所述磷青铜带的上表面。
[0006]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橡胶刮脂器包括第二气缸、第二导向轴承座、第二导向轴承、第二导向柱、第二安装座和第二橡胶块,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座固定在所述下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轴承
座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座中,并与所述第二导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第二导向轴承,所述第二导向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座内,所述第二导向柱的顶部伸出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座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橡胶块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中,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二凹槽,当所述磷青铜带经过所述第二橡胶刮脂器时,所述第二橡胶块接触所述磷青铜带的下表面。
[0007]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海绵刮脂器包括第三气缸、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座、第三安装座和第一海绵块,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在所述上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上支架中,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安装座的底部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海绵块嵌入所述第三凹槽中,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海绵块与所述第三安装座通过第一锁紧螺栓固定连接,当所述磷青铜带经过所述第一海绵刮脂器时,所述第一海绵块接触所述磷青铜带的上表面。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海绵刮脂器包括第四气缸、第二连接头、第四安装座和第二海绵块,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下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下支架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四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安装座的顶部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海绵块嵌入所述第四凹槽中,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海绵块与所述第四安装座通过第二锁紧螺栓固定连接,当所述磷青铜带经过所述第二海绵刮脂器时,所述第二海绵块接触所述磷青铜带的下表面。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还包括第三橡胶刮脂器,所述第三橡胶刮脂器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上。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海绵刮脂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刮脂器和所述第三橡胶刮脂器之间。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橡胶刮脂器包括第五气缸、第三导向轴承座、第三导向轴承、第三导向柱、第五安装座和第三橡胶块,所述第三导向轴承座固定在所述上支架上,所述第五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三导向轴承座的上方,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第三导向轴承座中,并与所述第三导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柱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第三导向轴承,所述第三导向轴承位于所述第三导向轴承座内,所述第三导向柱的底部伸出所述第三导向轴承座并与所述第五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五安装座的底部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三橡胶块嵌入所述第五凹槽中,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五凹槽,当所述磷青铜带经过所述第三橡胶刮脂器时,所述第三橡胶块接触所述磷青铜带的上表面。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侧刮油辊包括第一上侧刮油辊、第二上侧刮油辊和第三上侧刮油辊,所述第一橡胶刮脂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上侧刮油辊和第三上侧刮油辊之间,所述第一海绵刮脂器设置在所述第三上侧刮油辊的后方,所述下侧刮油辊包括第一下侧刮油辊、第二下侧刮油辊和第三下侧刮油辊,所述第二橡胶刮脂器和第二海绵刮脂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下侧刮油辊和第三下侧刮油辊之间,
所述第二海绵刮脂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橡胶刮脂器的后方。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上支架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上侧刮油辊和第二上侧刮油辊之间的下方为所述第一下侧刮油辊,所述第二上侧刮油辊和第三上侧刮油辊之间的下方为所述第二下侧刮油辊,所述第一橡胶刮脂器靠近所述第二下侧刮油辊,所述第二橡胶刮脂器靠近所述第三上侧刮油辊,所述第一海绵刮脂器靠近所述第二海绵刮脂器,所述第三橡胶刮脂器靠近所述第三下侧刮油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能够很好的去除压延完材料表面的油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1)、多个上侧刮油辊、下支架(2)、多个下侧刮油辊、第一橡胶刮脂器(3)、第二橡胶刮脂器(4)、第一海绵刮脂器(5)和第二海绵刮脂器(6),所述上支架(1)和下支架(2)分别固定在轧机的上部和下部,每个上侧刮油辊通过一个第一转轴(7)固定在所述上支架(1)上,每个下侧刮油辊通过一个第二转轴(8)固定在所述下支架(2)上,在所述上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刮脂器(3)和第一海绵刮脂器(5),在所述下支架(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刮脂器(4)和第二海绵刮脂器(6),当所述上支架(1)向下移动时,磷青铜带(9)的上表面接触多个上侧刮油辊、第一橡胶刮脂器(3)和第一海绵刮脂器(5),所述磷青铜带(9)的下表面接触多个下侧刮油辊、第二橡胶刮脂器(4)和第二海绵刮脂器(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刮脂器(3)包括第一气缸(10)、第一导向轴承座(11)、第一导向轴承(12)、第一导向柱(13)、第一安装座(14)和第一橡胶块(15),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11)固定在所述上支架(1)上,所述第一气缸(10)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11)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10)的活塞杆伸入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11)中,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柱(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11)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导向轴承(12),所述第一导向轴承(12)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11)内,所述第一导向柱(13)的底部伸出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座(11)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4)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橡胶块(15)嵌入所述第一凹槽(16)中,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凹槽(16),当所述磷青铜带(9)经过所述第一橡胶刮脂器(3)时,所述第一橡胶块(15)接触所述磷青铜带(9)的上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刮脂器(4)包括第二气缸(17)、第二导向轴承座(18)、第二导向轴承(19)、第二导向柱(20)、第二安装座(21)和第二橡胶块(22),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座(18)固定在所述下支架(2)上,所述第二气缸(17)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座(18)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17)的活塞杆伸入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座(18)中,并与所述第二导向柱(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20)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第二导向轴承(19),所述第二导向轴承(19)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座(18)内,所述第二导向柱(20)的顶部伸出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座(18)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2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1)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23),所述第二橡胶块(22)嵌入所述第二凹槽(23)中,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二凹槽(23),当所述磷青铜带(9)经过所述第二橡胶刮脂器(4)时,所述第二橡胶块(22)接触所述磷青铜带(9)的下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青铜带轧机去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绵刮脂器(13)包括第三气缸(24)、第一连接头(25)、第一连接座(26)、第三安装座(27)和第一海绵块(28),所述第三气缸(24)固定在所述上支架(1)的上方,所述第三气缸(24)的活塞杆伸入所述上支架(1)中,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头(2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25)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接座(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26)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安装座(2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安装座(27)的底部设有第三凹槽(29),所述第一海绵块(28)嵌入所述第三凹槽(29)中,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三凹槽(29),所述第一海绵块(28)与所述第三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龙陈允秋朱文斌陈军王耀
申请(专利权)人:鑫古河金属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