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105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包括导轨铝型材、加强钢板和安装支架;导轨铝型材包括铝合金材质的型材本体,在型材本体的顶部设有圆弧形的上轨面、底部设有圆弧形的下轨面,在型材本体的前部中部设有前部凹槽、后部中部设有后部凹槽,在前部凹槽内设有前部加强钢板,在后部凹槽内设有后部加强钢板;安装支架位于后部加强钢板的后方,前部加强钢板、导轨铝型材、后部加强钢板和安装支架采用组装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的导轨结构设计,便于拆装,可分段组装和拆卸因而便于维护,一侧磨损后可拆卸并调转另一侧使用因而利用率高,轻量化的设计、便捷维护的特性以及重复使用的方式降低了使用成本。用成本。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篷盖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篷盖系统是用于车辆(通常指渣土车等工程车辆)的环保设施,车辆在行驶时,若不对车斗内的渣土进行苫盖,则在气流的作用下,车厢内的渣土会飞扬起来,并到处悬浮/飘落,导致环境污染,令施工区域、行驶路线上的粉尘度增加。为了解决前述污染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在车辆的车厢上设置苫布或者设置篷盖系统来封闭车厢,避免渣土在气流下飞扬,其中篷盖系统以其电动话操作的特性降低了人力负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篷盖系统一般包括可以滑动展开和折叠的支撑系统和驱动支撑系统展开/折叠的驱动系统,在支撑系统上安装篷布,当支撑系统完全展开时,篷布将车辆的车厢顶部封闭,当支撑系统完全折叠时,篷布随之被折叠收纳,车厢顶部打开。其中,支撑系统由导轨、滚轮和支架等部件构成,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作用下,多个滚轮及支架构成的移动组件沿着导轨平移移动,通常情况下,篷布折叠后位于车斗的前部,篷布展开时从车斗的前部向后部逐渐牵拉展开。由此可知,安装在车帮上的导轨是篷盖系统的重要组件,对篷盖系统的工作特性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0004]现有的导轨通常为钢制导轨(类似铁轨的形状),向车斗上进行安装或者对车斗进行篷盖改造时,将铁轨的底部与车帮焊接。上述结构的导轨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整体钢制的导轨重量较大,导致篷盖系统的重量较大,加装到车辆上时导致车辆负担增大,油耗提高;其次,前述的钢制导轨只在单一位置与滚轮接触,这样在长时间使用导轨发生磨损之后,需要对导轨进行拆卸更换,卸除的导轨只能作为废料,不再具备利用价值,导致材料的浪费;再者,前述钢制导轨在发生部分变形、破损、磨损等问题时通常需要整体进行拆卸更换,而不能分段更换;再者,由于前述导轨是整体式结构,因此在更换维护时只能整体从车帮上切割下来,这导致对车辆的车帮存在损伤。
[0005]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导轨结构,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轻量化、强度高、便于拆装、可分段组装和拆卸、便于修补且利用率高的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包括导轨铝型材、加强钢板和安装支架;导轨铝型材包括铝合金材质的型材本体,在型材本体的顶部设有圆弧形的上轨面、底部设有圆弧形的下轨面,在型材本体的前部中部设有前部凹槽、后部中部设有后部凹槽,在前部凹槽内设有前部加强钢板,在后部凹槽内设有后部加强钢板;安装支架位于后部加强钢板的后方,前部加强钢板、导轨铝型材、后部加强钢板和安装支架采用组装螺栓固定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与现有的钢制导轨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令导轨结构的主体部分由导轨铝型材和前后两个加强钢板构成,实现了一种钢铝复合结构设计,在保证导轨整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令整个导轨更加轻量化,有助于整个车辆篷盖系统的轻量化设计,能够降低车辆的负担,降低了车辆油耗。因此相较于现有的钢制导轨,本导轨的铝合金及钢板复合结构具有结构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
[0010]通过令导轨铝型材的型材本体上部带有圆弧形的上轨面、下部带有圆弧形的下轨面,令本导轨结构的上下轨面均能够与滚轮接触,因此上方的轨面发生磨损后,可以将导轨拆卸后调转方向令下方的轨面转移到上方继续使用,因而本导轨结构的利用率高,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与现有的钢制导轨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导轨支持分段式设计,这样当其中的某些导轨段发生变形、破损、磨损等问题时,可以只对该段导轨进行拆卸和更换,其它导轨段保持不变,因此易于进行维护操作(即易于修补)且降低维护操作的操作强度,降低维护操作的成本。
[0011]本导轨结构的安装支架与车辆车帮焊接固定后,其它部件采用组装螺栓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因此在对导轨结构的主体部分进行维护操作时(如更换导轨段的操作、上轨面磨损后调转导轨方向令下轨面移动到上方的操作),能够在不对安装支架进行切割的情况下进行,因此不会对车辆车帮造成损伤。
[0012]优选地:在型材本体的中部设有中部型材孔,在中部型材孔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侧部型材孔,侧部型材孔和中部型材孔的延伸方向与型材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0013]优选地:前部凹槽和后部凹槽两者的尺寸相同,前部加强钢板的宽度等于前部凹槽的宽度,前部加强钢板的厚度等于前部凹槽的深度,后部加强钢板的宽度等于后部凹槽的宽度,后部加强钢板的厚度等于后部凹槽的深度。
[0014]优选地:安装支架整体为U形形状,采用同一金属板弯折制得;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板和位于两侧的固定板,连接板与后部加强钢板抵靠,两个固定板的后部边缘与车辆车帮焊接固定。
[0015]优选地:在前部加强钢板、型材本体、后部加强钢板和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组装螺栓贯穿相应的连接孔。
[0016]优选地:前部加强钢板上的连接孔为沉头连接孔,组装螺栓具有沉头螺帽且沉头螺帽位于沉头连接孔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端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导轨铝型材与组装螺栓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端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支架与组装螺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导轨铝型材;1

1、型材本体;1

2、侧部型材孔;1

3、中部型材孔;1

4、前部凹槽;
1

5、后部凹槽;1

6、上轨面;1

7、下轨面;2、前部加强钢板;3、后部加强钢板;4、安装支架;4

1、连接板;4

2、固定板;5、组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25]请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包括导轨铝型材1、加强钢板和安装支架4。其中,导轨铝型材1作为导轨结构的基础部分,通过将导轨的基础部分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实现导轨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加强钢板用于保证整个导轨结构的结构强度,令导轨结构满足在车辆篷盖系统中的使用要求,安装支架4用于本导轨结构与车辆的车帮固定连接。
[0026]本导轨结构是由铝合金型材和钢板构成的复合结构导轨,实现整体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保证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导轨结构有利于实现车辆篷盖系统的轻量化设计,轻量化的篷盖系统能够降低车辆的负担,降低油耗。...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导轨铝型材(1)、加强钢板和安装支架(4);导轨铝型材(1)包括铝合金材质的型材本体(1

1),在型材本体(1

1)的顶部设有圆弧形的上轨面(1

6)、底部设有圆弧形的下轨面(1

7),在型材本体(1

1)的前部中部设有前部凹槽(1

4)、后部中部设有后部凹槽(1

5),在前部凹槽(1

4)内设有前部加强钢板(2),在后部凹槽(1

5)内设有后部加强钢板(3);安装支架(4)位于后部加强钢板(3)的后方,前部加强钢板(2)、导轨铝型材(1)、后部加强钢板(3)和安装支架(4)采用组装螺栓(5)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车辆篷盖系统的钢铝复合导轨结构,其特征是:在型材本体(1

1)的中部设有中部型材孔(1

3),在中部型材孔(1

3)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侧部型材孔(1

2),侧部型材孔(1

2)和中部型材孔(1

3)的延伸方向与型材本体(1

1)的长度方向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中良陈世周武可意陶家勇黄天鹏谷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福悦同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