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15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包括补液壶、循环水泵、出水软管、连接软管、进水软管,所述补液壶设置有贯穿壶体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用以连通外界与所述补液壶内的空气,所述第二支管用以连通外界与所述补液壶内的防冻液;冷却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支管的外露端之间通过所述出水软管连通;所述第二支管的外露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软管连通;冷却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进水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外置微型水泵形成一个加注循环,在加注防冻液时可以边加注液体,边排出管路内部的空气。边排出管路内部的空气。边排出管路内部的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防冻液加注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防冻液,又被称作汽车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为使汽车在冬季低温下仍能继续使用。防冻液都会加入了一些能够降低水冰点的物质作为防冻剂,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冻结。防冻液是由防冻添加剂及防止金属产生锈蚀的添加剂和水组成的液体。它需要具有防冻性,防蚀性,热传导性和不变质的性能。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及车辆的使用寿命。
[0003]电动汽车防冻液的作用与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主要功能是给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MCU)、高压配电盒(PDU)等关键零件实现散热降温的作用。不具备空调制热功能,电动汽车空调制热功能,是通过PTC加热器通电,将电能转换成热能。
[0004]在车辆生产制造过程中,主机厂一般在总装车间最终线通过专用的加注机对防冻液进行加注,加注机具有抽真空、保压、定量加注、故障报警、加注数据实时上传至MES系统等功能,适合批量生产,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但加注机使用程序复杂、价格昂贵。在4S店、修理店、或个人更换防冻液时一般都是通过手工操作:燃油汽车加注防冻液时可开启发动机并保持怠速运转,此时汽车的冷却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故防冻液可顺利加注,但电动汽车由于构造和原理与之不同。加注防冻液时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由于水泵没有启动,防冻液不能进入冷却系统内部管路,同时管路内部存在的大量空气不能排出。若冷却系统不能够加入足量的防冻液,可能导致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件因内部过热,影响车辆使用性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利用外置微型水泵形成一个加注循环,在加注防冻液时可以边加注液体,边排出管路内部的空气。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包括补液壶、循环水泵、出水软管、连接软管、进水软管,所述补液壶设置有贯穿壶体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用以连通外界与所述补液壶内的空气,所述第二支管用以连通外界与所述补液壶内的防冻液;冷却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支管的外露端之间通过所述出水软管连通;所述第二支管的外露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软管连通;冷却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进水软管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的内插端的端口位于所述补液壶内的所述防冻液的液面之上,使得通过所述第一支管进入所述补液壶内的空气直接与所述补液壶内的空气相融。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管的内插端的端口延伸至所述补液壶的底部,深入所述防冻液内,能够抽取所述补液壶内的所述防冻液。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为硬质管,所述第二支管的内插端套接有延长管,使得所述第二支管能够通过所述延长管深入到所述防冻液内,所述延长管为软质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补液壶还包括盛液罐、封闭盖,所述盛液罐用以盛装所述防冻液,所述封闭盖对接盖合在所述盛液罐的端口处,用以封闭所述盛液罐。
[0011]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盖与所述盛液罐的对接端口设置有封闭环,所述封闭盖的对接端口上设置有外接闭环,所述盛液罐的对接端口上设有内接闭环,所述外接闭环能够盖合在所述内接闭环,封闭所述补液壶。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垂直贯穿所述封闭盖的顶板,所述第二支管垂直贯穿所述封闭盖的顶板,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不接触。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封闭盖的贯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封闭盖的贯穿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面积。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出水软管为透明材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补液壶为透明材质,所述补液壶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积刻度。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通过循环水泵自构建加注循环,不需要车辆的启动,即可完成防冻液的加注、更换,降低安全隐患。在加注防冻液的同时,排空冷却系统的管道内的滞留空气,加注效果好。
[0018]2.出水软管为透明材质,可以直接观察,排出的防冻液的颜色、空气含量等,当出水软管中的排出防冻液不在含有空气时,则说明冷却系统的内部防冻液已经加满。
[0019]3.补液壶的局部位置或者盛液罐可以设置透明材质,用以观察补液壶的内部存液情况,补液壶的外壁设置有容积刻度,可以记录补液量。
附图说明
[0020]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的补液壶的截面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的封闭盖的俯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在工作时的防冻液流向图。
[0026]图中:1、补液壶;2、第一支管;3、第二支管;4、循环水泵;5、出水软管;6、连接软管;7、进水软管;8、延长管;9、防冻液;11、盛液罐;12、封闭盖;22、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41、输入端;42、输出端;43、电源线;111、内接闭环;121、外接闭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在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设计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
[00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防冻液加注装置主要包括补液壶1、循环水泵4、出水软管5、连接软管6、进水软管7,所述补液壶1设置有贯穿壶体的第一支管2、第二支管3,所述第一支管2用以连通外界与所述补液壶1内的空气,所述第二支管3用以连通外界与所述补液壶1内的防冻液9;冷却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支管2的外露端之间通过所述出水软管5连通;所述第二支管3的外露端与所述循环水泵4的输入端4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软管6连通;冷却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4的输出端42之间通过进水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液壶(1)、循环水泵(4)、出水软管(5)、连接软管(6)、进水软管(7),所述补液壶(1)设置有贯穿壶体的第一支管(2)、第二支管(3),所述第一支管(2)用以连通外界与所述补液壶(1)内的空气,所述第二支管(3)用以连通外界与所述补液壶(1)内的防冻液(9);冷却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支管(2)的外露端之间通过所述出水软管(5)连通;所述第二支管(3)的外露端与所述循环水泵(4)的输入端(4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软管(6)连通;冷却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4)的输出端(42)之间通过进水软管(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2)的内插端的端口位于所述补液壶(1)内的所述防冻液(9)的液面之上,使得通过所述第一支管(2)进入所述补液壶(1)内的空气直接与所述补液壶(1)内的空气相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管(3)的内插端的端口延伸至所述补液壶(1)的底部,深入所述防冻液(9)内,能够抽取所述补液壶(1)内的所述防冻液(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防冻液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2)、所述第二支管(3)为硬质管,所述第二支管(3)的内插端套接有延长管(8),使得所述第二支管(3)能够通过所述延长管(8)深入到所述防冻液(9)内,所述延长管(8)为软质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进谭辉窦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