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16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包括有主框架、防护栏、内燃机、电动机、内置腔体等;主框架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栏,主框架左侧前部固定安装有内燃机,主框架左侧后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内置腔体设置于主框架内中部。通过分流导板的导向作用,使得风流对旋转发点叶片进行驱动将动力传递至一级发电机输入轴中,使得一级发电机进行发电,一级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供车内电子设备使用及蓄电池充电,能够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改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条件,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能源利用带来巨大压力,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得到快速发展并有极高前景的新能源汽车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电动汽车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新能源汽车具有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
[0003]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但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或存在缺点明显,其续航能力不高,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是从成本上、动力还是续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当需要长途驾驶时,由于运行过程较长,电动汽车不能随时补充电能,导致电动汽车难以胜任长途运行,造成使用局限性,同时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利用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动力来源供新能源汽车使用、能够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可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的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电源主要来源于电池技术、电池技术续航能力不高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是: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包括有主框架,还包括有: 防护栏,主框架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栏,防护栏用以保护主框架内部的零部件; 内燃机,主框架左侧前部固定安装有内燃机,主框架左侧后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用以驱动新能源汽车; 内置腔体,内置腔体设置于主框架内中部; 遮挡叶片调节组件,遮挡叶片调节组件设于内置腔体上,遮挡叶片调节组件在外置动力装置的运行之下用以调节遮挡叶片打开或关闭; 一级风能发电组件,内置腔体前后两侧设置有一级风能发电组件,一级风能发电组件用以使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供车内电子设备使用及对蓄电池充电; 防渗板开合组件,主框架上设有防渗板开合组件,防渗板开合组件用于防止内燃机内的油物渗入至主框架内部零部件中。
[0006]进一步地,遮挡叶片调节组件包括有外置动力杆、前置腔体、活动杆、固定调节槽块和遮挡片,内置腔体上滑动式连接有外置动力杆,外置动力杆与外置动力装置联接,内置腔体右侧固定安装有前置腔体,前置腔体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与主框架转动式连接,活动杆中部固接有固定调节槽块,固定调节槽块与外置动力杆限位配合,活动杆上固接有两片遮挡片。
[0007]进一步地,一级风能发电组件包括有分流导板、底部拱形板、顶部防护板、旋转轴体、旋转发点叶片、第一发电轴体、锥齿轮一和一级发电机,内置腔体前后两侧设置有分流导板,主框架内底部焊接有两块底部拱形板,内置腔体前后两侧上方固定连接有顶部防护板,主框架上转动式连接有两根旋转轴体,旋转轴体与内置腔体转动式连接,旋转发点叶片对称固接于旋转轴体上,内置腔体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一级发电机,内置腔体内转动式连接有两根第一发电轴体,一级发电机输入轴一端与第一发电轴体左端固接,第一发电轴体右端焊接有锥齿轮一,旋转轴体中部同样焊接有锥齿轮一,同一水平的两个锥齿轮一相互啮合。
[0008]进一步地,分流导板呈横向大V状,能够使风流分别流向分流导板上下方向,起对风流进行导向的作用,使风流流向旋转发点叶片上。
[0009]进一步地,底部拱形板和顶部防护板呈拱形板状,底部拱形板和顶部防护板的拱形表面用于对风流进行导向,最大程度使风流流向旋转发点叶片上,同时底部拱形板和顶部防护板能够对旋转发点叶片进行保护。
[0010]进一步地,防渗板开合组件包括有旋转齿轮、防渗油板、连接异形杆、滑动齿条、固定导杆、压缩弹簧、固定导板、拨动齿板、挤压弹簧、固定拉动杆和升降推杆,旋转轴体上对称固接有旋转齿轮,主框架上滑动式连接有两块防渗油板,防渗油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异形杆,连接异形杆与主框架滑动式连接,连接异形杆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齿条,同侧滑动齿条与旋转齿轮啮合,主框架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导杆,同侧连接异形杆与固定导杆滑动式连接,固定导杆与连接异形杆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滑动齿条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导板,同侧两个固定导板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拨动齿板,拨动齿板与两个固定导板之间均连接有挤压弹簧,最下方两个遮挡片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拉动杆,主框架上滑动式连接有两根升降推杆,同侧升降推杆与固定拉动杆限位配合。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雨环境风能采集组件,内置腔体右部设置有雨环境风能采集组件,雨环境风能采集组件包括有密封槽板、二级发电机、第二发电轴体、圆形固定框、旋转发电扇体和锥齿轮二,顶部防护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槽板,内置腔体右部固定安装有二级发电机,二级发电机输入轴两端固接有第二发电轴体,第二发电轴体与内置腔体转动式连接,密封槽板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设置有三个圆形固定框,圆形固定框内转动式连接有旋转发电扇体,第二发电轴体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固接有三个锥齿轮二,旋转发电扇体上同样固接有锥齿轮二,相邻的两个锥齿轮二相互啮合。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三级风能采集部件,内置腔体中部设置有三级风能采集部件,三级风能采集部件包括有转动轴体、扭转叶片和三级发电机,内置腔体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三级发电机,三级发电机输入轴两端固接有转动轴体,内置腔体与转动轴体转动式连接,转动轴体与主框架转动式连接,转动轴体上固接有扭转叶片。
[0013]进一步地,扭转叶片为螺旋状,能够使扭转叶片快速对空气进行导流,同时能够增加扭转叶片的迎风面积,减小风阻损耗,最大程度应用风流对扭转叶片进行推动。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风冷散热组件,外置动力杆上设置有风冷散热组件,风冷散热组件包括有固定U形槽板和散热封板,外置动力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U形槽板,分流导板上滑动式连接有散热封板,散热封板与内置腔体滑动式连接,散热封板与固定U形槽板限位配合。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分流导板的导向作用,使得风流对旋转发点叶片进行驱动将动力传递至一级发电机输入轴中,使得一级发电机进行发电,一级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供车内电子设备使用及蓄电池充电,能够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改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条件,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0016]通过遮挡片的导向作用,在下雨时风流会为旋转发电扇体提供动力,使得二级发电机输入轴转动,使二级发电机进行发电,使得设备下雨天时依然能够发电为新能源汽车供电,进而能够提高风能的利用率。
[0017]通过设置的防渗油板,在此设备使用时,防渗油板能够一直使主框架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使流入主框架内的风能够顺利从流出,在此设备不使用时防渗油板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内燃机内的油物渗入至主框架内部零部件中。
[0018]风流经过旋转发点叶片后,风流能够通过扭转叶片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包括有主框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防护栏(2),主框架(1)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栏(2),防护栏(2)用以保护主框架(1)内部的零部件; 内燃机(3),主框架(1)左侧前部固定安装有内燃机(3),主框架(1)左侧后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4),内燃机(3)和电动机(4)用以驱动新能源汽车; 内置腔体(5),内置腔体(5)设置于主框架(1)内中部; 遮挡叶片调节组件(6),遮挡叶片调节组件(6)设于内置腔体(5)上,遮挡叶片调节组件(6)在外置动力装置的运行之下用以调节遮挡叶片打开或关闭; 一级风能发电组件(7),内置腔体(5)前后两侧设置有一级风能发电组件(7),一级风能发电组件(7)用以使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供车内电子设备使用及对蓄电池充电; 防渗板开合组件(8),主框架(1)上设有防渗板开合组件(8),防渗板开合组件(8)用于防止内燃机(3)内的油物渗入至主框架(1)内部零部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其特征在于,遮挡叶片调节组件(6)包括有外置动力杆(61)、前置腔体(62)、活动杆(63)、固定调节槽块(64)和遮挡片(65),内置腔体(5)上滑动式连接有外置动力杆(61),外置动力杆(61)与外置动力装置联接,内置腔体(5)右侧固定安装有前置腔体(62),前置腔体(62)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转动连接有活动杆(63),活动杆(63)与主框架(1)转动式连接,活动杆(63)中部固接有固定调节槽块(64),固定调节槽块(64)与外置动力杆(61)限位配合,活动杆(63)上固接有两片遮挡片(6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级风能发电组件(7)包括有分流导板(71)、底部拱形板(72)、顶部防护板(73)、旋转轴体(74)、旋转发点叶片(75)、第一发电轴体(76)、锥齿轮一(77)和一级发电机(78),内置腔体(5)前后两侧设置有分流导板(71),主框架(1)内底部焊接有两块底部拱形板(72),内置腔体(5)前后两侧上方固定连接有顶部防护板(73),主框架(1)上转动式连接有两根旋转轴体(74),旋转轴体(74)与内置腔体(5)转动式连接,旋转发点叶片(75)对称固接于旋转轴体(74)上,内置腔体(5)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一级发电机(78),内置腔体(5)内转动式连接有两根第一发电轴体(76),一级发电机(78)输入轴一端与第一发电轴体(76)左端固接,第一发电轴体(76)右端焊接有锥齿轮一(77),旋转轴体(74)中部同样焊接有锥齿轮一(77),同一水平的两个锥齿轮一(77)相互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其特征在于,分流导板(71)呈横向大V状,能够使风流分别流向分流导板(71)上下方向,起对风流进行导向的作用,使风流流向旋转发点叶片(75)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其特征在于,底部拱形板(72)和顶部防护板(73)呈拱形板状,底部拱形板(72)和顶部防护板(73)的拱形表面用于对风流进行导向,最大程度使风流流向旋转发点叶片(75)上,同时底部拱形板(72)和顶部防护板(73)能够对旋转发点叶片(75)进行保护。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其特征在于,防渗板开合组件(8)包括有旋转齿轮(81)、防渗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银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