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76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包括安装壳体和辅助操作机构,所述安装壳体安装于汽车内部,且一端设有用于操作杆操作的开口,另一端安装有电子手刹按键和自动驻车按键,用于对电子手刹按键和自动驻车按键进行辅助按压调节的所述辅助操作机构安装于安装壳体表面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现有的驻车结构,在电子手刹按键和自动驻车按键上增设辅助操作机构,避免人员在行车时意外触动按键,同时人员在操作杆处于N档即空档时,自动驻车按键按下,辅助人员零时停车,在操作杆处于P档即停车档时,电子手刹拉起,可以辅助人员进行手刹的拉起,避免人员在停车时,遗忘驻车及白天光线过亮无法准确通过灯光判断其状态,也方便人员停车操作。便人员停车操作。便人员停车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驻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驻车EPB(Electrical Parking Brake),是指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电子手刹是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
[0003]现有的电子手刹在使用时,利用按下车内的按钮来控制卡钳的刹车,停车前拉起,行车前按下,还有一个AUTO HOLD功能按键(辅助临时停车,如等红绿灯等),跟现有的机械式手刹远离类似,但是由于其形变量较小,人员在操作时,仅仅通过观察按键上的灯亮灭来判断是否拉起跟按下,若在白天使用时,不是很明显,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其状态,同时,大部分车的电子手刹都是直接设置在档位后面,人员在操作档位时,不规范的操作,也会导致误触电子手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辅助驻车避免人员遗忘或者因外界灯光太亮导致无法准确操作的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包括安装壳体和辅助操作机构,所述安装壳体安装于汽车内部,且一端设有用于操作杆操作的开口,另一端安装有电子手刹按键和自动驻车按键,用于对电子手刹按键和自动驻车按键进行辅助按压调节的所述辅助操作机构安装于安装壳体表面一端。
[0006]优选的,所述辅助操作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壳体上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安装有调节环板,所述调节环板一端套在操作杆外侧,且内侧安装有挤压件,所述防护壳底部两端固定有与调节环板相适配的限位板,且调节环板底部开有调节槽,所述防护壳内安装有用于电子手刹按键调节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用于自动驻车按键调节的第二调节组件,辅助操作机构能够辅助人员对电子手刹按键和自动驻车按键的调节,避免人员操作意外。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电子手刹按键外端相适配的调节扣板,所述调节扣板外端开有安装口,且调节扣板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外端均转动安装有与防护壳底部相固定的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内侧分别安装有朝向相反的复位件,所述安装口内安装有与两个连接杆相套合的调节件,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实现对电子手刹按键调节。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套接在两个连接杆外端内的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两端均固定有棱形卡套,且安装口两侧内壁均开有与棱形卡套相适配的棱形卡口,所述调节齿轮一端开有倒角,且另一端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位于棱形卡套外侧,并与安装口内壁和调节齿轮外侧相抵,所述调节齿轮内开有用于两个连接杆插接的调节腔,且两个连接杆位于调节腔一端外侧均固定有棱形板,所述调节腔内固定有适用于棱形板的棱形
套,所述调节环板尾端固定有与调节齿轮相适配的调节齿板,且调节齿板外端固定有联动件,通过调节件实现对调节扣板的调节。
[0009]优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固定在调节齿板外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块内滑动插接有棱形柱,且棱形柱底端固定有与调节齿轮外端倒角相适配的斜块,所述棱形柱外侧套有与斜块和安装块相抵的联动弹簧,且斜块底部尾端开有倒角,通过联动件实现对调节齿轮位置进行移动,方便对调节扣板不同方向的调节,实现对电子手刹的拉起与按下。
[0010]优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内侧的两个抵块,两个所述抵块之间固定有弧形杆,且弧形杆外侧滑动套接有与连接杆外侧固定的连接板,所述弧形杆外侧套有与连接板和抵块相抵的复位弹簧,通过复位件实现对转动后的调节扣板进行复位。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防护壳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均滑动插接有调节杆,且调节杆顶部均固定有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杆底部固定有按片,且两个调节板顶部均固定有调节半圆板,所述调节槽内固定有与调节半圆板相适配的联动凸起,所述调节杆顶部套有与调节板和支撑板相抵的调节弹簧,所述调节板内固定有与支撑板相插接的限位杆,通过第二调节组件,使得操作杆在位于N档即空档时,能够对自动驻车按键进行按压。
[0012]优选的,所述挤压件包括挤压环板,所述调节环板两端均开有挤压口,且挤压环板两端均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滑动插接有固定在挤压口内的滑杆,且滑杆外侧套有与挤压口内壁和移动块外侧相抵的推紧弹簧,通过挤压件实现对操作杆在不同档位时与操作杆对的紧密接触,提高后续调节的精准性。
[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顶部设有打开口,且打开口内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闭合板,所述闭合板外端底部固定有两个与调节环板尾端相适配的梯形块,通过梯形块与调节环板尾端相抵,使得人员在移动到最前端的P档停车时,人员可以打开闭合板对其按键进行检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现有的驻车结构,在电子手刹按键和自动驻车按键上增设辅助操作机构,避免人员在行车时意外触动按键,同时人员在操作杆处于N档即空档时,自动驻车按键按下,辅助人员零时停车,在操作杆处于P档即停车档时,电子手刹拉起,可以辅助人员进行手刹的拉起,避免人员在停车时,遗忘驻车及白天光线过亮无法准确通过灯光判断其状态,也方便人员停车操作。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挤压件,使其套在操作杆一侧,从而满足操作杆在竖直及倾斜状态下的稳定套和,使得调节更加精准。
[0016]3.本专利技术设有闭合板,人员可以打开观察按键状态并手动调节,使得调节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视后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操作机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操作机构与电子手刹按键及自动驻车按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挤压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调节组件局部剖视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联动件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两个朝向相反的复位件结构示意图;图12本专利技术调节扣板与调节齿轮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3本专利技术调节齿轮局部剖视内部棱形套结构示意图;图14本专利技术调节齿轮局部剖视内部棱形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安装壳体;2

电子手刹按键;3

自动驻车按键;4

辅助操作机构;5

防护壳;6

调节环板;7

挤压件;8

限位板;9

调节槽;10

第一调节组件;11

第二调节组件;12

调节扣板;13

安装口;14

连接杆;15

安装板;16

复位件;17

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1),所述安装壳体(1)安装于汽车内部,且一端设有用于操作杆操作的开口,另一端安装有电子手刹按键(2)和自动驻车按键(3);辅助操作机构(4),用于对电子手刹按键(2)和自动驻车按键(3)进行辅助按压调节的所述辅助操作机构(4)安装于安装壳体(1)表面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操作机构(4)包括固定在安装壳体(1)上的防护壳(5),所述防护壳(5)内安装有调节环板(6),所述调节环板(6)一端套在操作杆外侧,且内侧安装有挤压件(7),所述防护壳(5)底部两端固定有与调节环板(6)相适配的限位板(8),且调节环板(6)底部开有调节槽(9),所述防护壳(5)内安装有用于电子手刹按键(2)调节的第一调节组件(10)和用于自动驻车按键(3)调节的第二调节组件(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包括与电子手刹按键(2)外端相适配的调节扣板(12),所述调节扣板(12)外端开有安装口(13),且调节扣板(12)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4),两个所述连接杆(14)外端均转动安装有与防护壳(5)底部相固定的安装板(15),且两个安装板(15)内侧分别安装有朝向相反的复位件(16),所述安装口(13)内安装有与两个连接杆(14)相套合的调节件(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驻车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7)包括转动套接在两个连接杆(14)外端内的调节齿轮(18),所述调节齿轮(18)两端均固定有棱形卡套(19),且安装口(13)两侧内壁均开有与棱形卡套(19)相适配的棱形卡口(20),所述调节齿轮(18)一端开有倒角,且另一端设有挤压弹簧(21),所述挤压弹簧(21)位于棱形卡套(19)外侧,并与安装口(13)内壁和调节齿轮(18)外侧相抵,所述调节齿轮(18)内开有用于两个连接杆(14)插接的调节腔(22),且两个连接杆(14)位于调节腔(22)一端外侧均固定有棱形板(23),所述调节腔(22)内固定有适用于棱形板(23)的棱形套(24),所述调节环板(6)尾端固定有与调节齿轮(18)相适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容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银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