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模式输出有中间轴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0001]本技术是关于大马力拖拉机及非道路车辆用新型CVT(ContinuouslyVariable Transmission)无级传动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多模式输出有中间轴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非道路传动系统按换挡方式分为手动换挡系统;有级式动力不间断自动换挡系统;无级式连续CVT换挡系统。
[0003]1.手动换挡系统:由手动换挡杆,换挡轴与拨叉组成的换挡系统;该系统换挡时需要分离主离合器,切断变速箱输入轴的动力,人工操作选挡与换挡过程,作业时需要停车换挡。
[0004]2.动力不间断自动换挡系统:指发动机到变速箱的动力不中断条件下车辆进行的换挡过程;多采用湿式多片离合器作为换挡执行机构,需要挡位变换时,换挡的两个离合器按照控制油压的变化,在不完全切断动力的条件下,顺序分开与结合两个离合器,完成动力不间断条件下的行驶换挡。
[0005]3.液压机械无级变速换挡系统(HMCVT):该传动系由液压柱塞变量泵/ 马达/多排行星机构/湿式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输出有中间轴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输出轴,其同轴穿过发电机转子轴后同时与行星架、离合器C2从动盘及动力输出轴联结,所述发电机转子轴同轴穿过电动机转子轴后与太阳轮联结;齿轮Z1,其与所述电动机转子轴连接;齿圈轴,其一端与行星齿圈联结,另一端与C1/C2主动盘联结,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从所述齿圈轴内同心穿过;齿轮Z3,其与离合器C1从动盘联结;中间汇流轴,其同时与齿轮Z2、齿轮Z4及超越离合器主动盘联结;齿轮Z6,其与超越离合器从动盘联结;齿轮Z5,其与离合器C3主动盘联结;以及中央传动主动轴,其同时与离合器C3从动盘和齿轮Z7联结;其中所述齿轮Z1与所述齿轮Z2啮合,所述齿轮Z4同时与所述齿轮Z3和齿轮Z5啮合,所述齿轮Z6与所述齿轮Z7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输出有中间轴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所述发电机转子轴以及所述电动机转子轴为三轴同心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输出有中间轴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离合器C1从动盘与所述C1/C2主动盘结合,所述离合器C2从动盘与所述C1/C2主动盘分离时,所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能够实现机电功率并联输出模式,在所述机电功率并联输出模式下,发动机的全部功率通过所述发动机输出轴、所述行星架分配到所述行星齿圈与所述太阳轮上;分配至所述行星齿圈的机械功率通过所述离合器C1从动盘、所述齿轮Z3及所述齿轮Z4汇流到所述中间汇流轴上;分配至所述太阳轮的机械功率经所述发电机转子轴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所述发电机的电功率经控制系统变压变频后传递给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将机械功率通过所述电动机转子轴、所述齿轮Z1及所述齿轮Z2汇流到所述中间汇流轴上;当所述离合器C3主动盘与所述离合器C3从动盘结合时,汇流后的功率经所述齿轮Z4及所述齿轮Z5传递给所述中央传动主动轴用以驱动车轮;当所述离合器C3主动盘与所述离合器C3从动盘分离时,汇流后的功率经所述超越离合器主动盘、所述超越离合器从动盘、所述齿轮Z6及所述齿轮Z7传递给所述中央传动主动轴用以驱动车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输出有中间轴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离合器C2从动盘与所述C1/C2主动盘结合,所述离合器C1从动盘与所述C1/C2主动盘分离时,所述行星架与所述行星齿圈被锁止为一体,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架及所述行星齿圈与所述发电机转子轴和所述发动机输出轴共同按照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旋转,所述发动机的功率全部转化为所述发电机的电功率,此时所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能够实现双电机串联无级变速输出模式,所述双电机串联无级变速输出模式的功率传递路线如下:所述发动机的全部功率经所述发动机输出轴、所述离合器C2从动盘、所述C1/C2主动盘、所述齿圈轴、所述行星齿圈、所述行星架、所述太阳轮传递给所述发电机转子轴供所述发电机发电,所述发电机的电功率经整流逆变后通过所述电动机转子轴、所述齿轮Z1及所
述齿轮Z2传递给所述中间汇流轴;当所述离合器C3主动盘与所述离合器C3从动盘结合时,所述中间汇流轴的功率经所述齿轮Z4及所述齿轮Z5传递给所述中央传动主动轴用以驱动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