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755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包括粉料进料组件、液料进料组件、混合组件、循环组件以及出料组件,其中粉料进料组件和液料进料组件同时连接至混合组件,循环组件与混合组件连接,出料组件设置在混合组件与循环组件后方,还包括集成控制装置,集成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各组件的开关及性能参数,并实时显示各组件的信息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混合组件内同时设有加热装置和降温装置,从而在循环混合的过程中,始终控制好内部物料的温度,使得物料粘度和粒子吸附能力都处于最理想的状态,使得色粉和硅油充分结合,生产的硅酮胶用色浆均匀细腻,光亮度佳,相较传统工艺着色力更强。相较传统工艺着色力更强。相较传统工艺着色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色浆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酮胶用色浆的制备主要注重分散技术,中国专利CN106928897A公开了一种硅酮胶用黑浆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1.备料:包括硅油、炭黑及适量的稳定剂;2.投料:并分两次以上投放,投料中间间隔时间为5

10分钟;3.搅拌:进行多次刮料,并分散120分钟,温度达到115℃,才能结束搅拌;4.压料:将上述半成品压入螺杆机内;5.研磨:研磨过程中,螺杆机内抽真空,且进行加热和研磨,最终制得成品;6.出料:使用接料桶装料,并待其温度冷却至35℃以下,再打包装入库。
[0003]该制备方法优化了色浆的性能特别是细度方面的性能,然而,色浆的细度数据虽能直接反应色粉的宏观分散状态,但即使在同样的细度条件下,也可能存在色粉微观分散状态不同的情况,而在聚集体的尺寸级别上,炭黑的分散质量越好,展现出的色浆色度和光亮度就越好、着色力就越强。以炭黑的分散为例,粉料在液料中的分散意味着粉末中的附聚物被破坏为较小粒子并被液料介质所润湿,而当介质粘度较低时,已分散的炭黑粒子容易因粒子间的吸引力而再附聚,导致炭黑的着色强度下降;在实际生产中,升高温度因降低物料粘度而导致剪切力降低,影响破碎效果,但不进行升温操作,又无法加速润湿过程,影响色粉粒子的随机分散效果和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获得性能更佳的色浆,就必须进一步协调分散工序与物料温度状态之间的关系。
[0004]除此之外,上述方法中不具有出料检验、并将经过出料检验的不合格物料回缸重处理的装置,即未能有效降低控制其产品一致性的难度,且加大了人工劳动量及中转耗材,进一步地,也不利于定制产品的配方调整。同时,该方法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在混合分散过程中需要多次降桨刮缸,同时物料不密闭,存在扬尘和吸潮问题,也增大了操作量;物料在出料后需要等待其自然冷却,因此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即使及时封装,也存在水汽液化影响物料的情况,不利于将其水分含量的严格控制;还有整体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散系统温控能力不佳、物料难以检验回炉、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包括粉料进料组件、液料进料组件、混合组件、循环组件以及出料组件,其中粉料进料组件和液料进料组件同时连接至混合组件,循环组件与混合组件连接,出料组件设置在混合组件与循环组件后方,还包括集成控制装置,所述集成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各组件的开关及性能参数,并实时显示各组件的
信息状态;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分散机和均质泵,所述混合分散机包括搅拌料缸和设置在搅拌料缸内部的搅拌装置、分散装置,所述混合分散机还包括有加热装置、降温装置和真空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粉料进料组件包括计量式粉料仓、粉料输送器和送料套管,其中粉料输送器水平设置,其始端与计量式粉料仓出口相连,尾端底部与竖直设置的送料套管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液料进料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储料罐和液料计量罐,所述储料罐通过设有补料泵的管道与液料计量罐相连,所述液料计量罐通过设有输送泵的管道连接至混合组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循环泵、三通阀和检测出料阀,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混合分散机出口一端,所述三通阀其中一端与均质泵相连,另一端与后续的出料组件相连,最后一端通过回料管道连接回混合分散机中,所述检测出料阀设置在回料管道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冷却器、分装器,所述分装器分别连接有若干个成品料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搅拌桨和分散杆,所述分散杆上还设有分散盘,所述搅拌料缸上设有观察窗。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使用粉料进料组件和液料进料组件分别对粉料、液料进行计量,然后向混合组件中连续输送预设份量的粉料和液料;
[0014](2)对混合组件中粉料和液料进行预分散,持续10~20min,得到混合后的物料;
[0015](3)开启循环,将物料在混合组件与循环组件之间循环:循环组件对物料进行二次分散研磨;混合组件对物料进行加热混合分散,同时对物料进行抽真空处理,去除气泡、低沸物,降低物料水分含量;
[0016](4)从循环组件中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调整循环组件内的通路,使得物料经过循环组件后进入出料组件;
[0017](5)将物料冷却至35℃以下,进行测温分装。
[0018]优选的,所述硅油与色粉的配比为(1.5~3.5):1。
[0019]优选的,所述物料在混合组件中的加热温度为100~105℃;真空度保持在

0.084~

0.094MPa;循环时长为1.5h
±
0.5h。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中循环组件和混合组件的结合,形成往复式混合的设备结构,不再是利用单一的混合分散设备进行操作,而是通过连通的管道系统,让物料在往复经过混合组件、循环组件的过程中,反复进行色粉粒子的破碎与润湿,两者互促以取得更好的分散效果,通过往复式循环来混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混合效果,还能在更低的搅拌器输出功率下达到所需的结果,从而减少搅拌器耗能;
[0022]1.1、通过物料的循环运动取代了分散杆的上下升降运动,可以省去降桨操作,兼之物料在循环系统中附着性降低,省去多次刮缸操作,实现全程不开缸,节省人力、加快出料,不仅降低了工作量、提升了生产效率,也避免了物料的扬尘、吸潮问题;
[0023]1.2、循环泵控制循环速率,保证循环过程中色粉在粒径降低时被及时浸润,破坏其聚集体,避免其粒径减小、表面能增大而发生团聚,从而得到更好的分散效果,使得生产的硅酮胶用色浆均匀细腻,光亮度佳,相较传统工艺着色力更强;
[0024]1.3、循环组件中设置有出料阀,便于对物料在循环中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相较于分批次、成梯度投料试制,物料在循环组件中性能曲线连续,在进行小规模试制、配方调整时耗用更低、精细程度更高;同时提前判断物料性能便于对不合格物料的再处理,避免设备内留存不合格料、进而产出大量过渡料,增大不必要耗用。
[002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集成控制系统控制计量式粉料仓和液料计量罐进料,不仅可以提升进料过程的精确度,还通过控制速率连续进料优化了初混效率;另外还能随时把控进料量、剩余物料存量,保证原料及时补充。
[0026]3、本专利技术中的出料组件包括有冷却器来对物料进行冷却,相比自然冷却,可以极大的减少冷却时间,从而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料进料组件、液料进料组件、混合组件、循环组件以及出料组件,其中粉料进料组件和液料进料组件同时连接至混合组件,循环组件与混合组件连接,出料组件设置在混合组件与循环组件后方,还包括集成控制装置,所述集成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各组件的开关及性能参数,并实时显示各组件的信息状态;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分散机和均质泵,所述混合分散机包括搅拌料缸和设置在搅拌料缸内部的搅拌装置、分散装置,所述混合分散机还包括有加热装置、降温装置和真空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进料组件包括计量式粉料仓、粉料输送器和送料套管,其中粉料输送器水平设置,其始端与计量式粉料仓出口相连,尾端底部与竖直设置的送料套管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料进料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储料罐和液料计量罐,所述储料罐通过设有补料泵的管道与液料计量罐相连,所述液料计量罐通过设有输送泵的管道连接至混合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循环泵、三通阀和检测出料阀,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混合分散机出口一端,所述三通阀其中一端与均质泵相连,另一端与后续的出料组件相连,最后一端通过回料管道连接回混合分散机中,所述检测出料阀设置在回料管道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用色浆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荣朱轶丽刘琼艳吴舒怡谭昀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卡乐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