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53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其中侧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边卡槽,第二边卡槽设置于侧板本体的底部,第一安装板设置于侧板本体的正面左侧,第二安装板设置于侧板本体的正面右侧,安装孔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上,散热板通过上应力凹槽均匀安装于侧板本体的正表面,承载板分别设置于散热板的上下两端,第一密封条嵌装于第二密封条的内部,第二密封条嵌装于第二安装板的内部,主固定座通过紧固螺栓设置于侧板本体的底部,紧固板通过下应力凹槽均匀安装于侧板本体的反表面,第一加固板设置于侧板本体的反面左侧,第二加固板设置于侧板本体的反面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降低应力功能与散热功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降低应力功能与散热功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降低应力功能与散热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的说是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

技术介绍

[0002]总所周知,应力是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一般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就会产生抵抗外力的应力;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内部固有的应力叫内应力,它是由于物体内部各部分发生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而产生的。按照内应力作用的范围,可将它分为三类:第一类内应力(宏观内应力),即由于材料各部分变形不均匀而造成的宏观范围内的内应力;第二类内应力(微观内应力),即物体的各晶粒或亚晶粒(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固体物质都是晶体)之间不均匀的变形而产生的晶粒或亚晶粒间的内应力;第三类内应力(晶格畸变应力),即由于晶格畸变,使晶体中一部分原子偏离其平衡位置而造成的内应力,它是变形物体(被破坏物体)中最主要的内应力。
[0003]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人们对汽车各方面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汽车的散热器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由于汽车散热器有残余应力的零件,其内部组织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因此需要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用以克服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包括侧板本体、第一边卡槽、第二边卡槽、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安装孔、散热板、承载板、上应力凹槽、下应力凹槽、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主固定座、紧固螺栓、紧固板、第一加固板以及第二加固板,所述侧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边卡槽,所述第二边卡槽设置于侧板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侧板本体的正面左侧,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于侧板本体的正面右侧,所述安装孔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上,所述散热板通过上应力凹槽均匀安装于侧板本体的正表面,所述承载板分别设置于散热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密封条嵌装于第二密封条的内部,所述第二密封条嵌装于第二安装板的内部,所述主固定座通过紧固螺栓设置于侧板本体的底部,所述紧固板通过下应力凹槽均匀安装于侧板本体的反表面,所述第一加固板设置于侧板本体的反面左侧,所述第二加固板设置于侧板本体的反面右侧。
[0006]上述的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
安装板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
[0007]上述的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设置的数量为四个。
[0008]上述的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散热板设置的数量比为2:1。
[0009]上述的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应力凹槽与下应力凹槽均与所述承载板的尺寸相适配。
[0010]上述的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板设置的数量为四个。
[0011]上述的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板与第二加固板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通过设置的应力分散结构有效降低汽车散热器零件的残余应力,保证汽车散热器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侧板本体、2第一边卡槽、3第二边卡槽、4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6安装孔、7散热板、8承载板、9上应力凹槽、10下应力凹槽、11第一密封条、12第二密封条、13主固定座、14紧固螺栓、15紧固板、16第一加固板、17第二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3,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包括侧板本体1、第一边卡槽2、第二边卡槽3、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安装孔6、散热板7、承载板8、上应力凹槽9、下应力凹槽10、第一密封条11、第二密封条12、主固定座13、紧固螺栓14、紧固板15、第一加固板16以及第二加固板17,侧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边卡槽2,第二边卡槽3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底部,第一安装板4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正面左侧,第二安装板5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正面右侧,安装孔6设置于第一安装板4与第二安装板5上,散热板7通过上应力凹槽9均匀安装于侧板本体1的正表面,承载板8分别设置于散热板7的上下两端,第一密封条11嵌装于第二密封条12的内部,第二密封条12嵌装于第二安装板5的内部,主固定座13通过紧固螺栓14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底部,紧固板15通过下应力凹槽10均匀安装于侧板本体1的反表面,第一加固板16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反面左侧,第二加固板17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反面右侧。
[0019]本技术中,其中第一安装板4与第二安装板5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6,
便于安装;散热板7设置的数量为四个,有效提高散热效率;承载板8与散热板7设置的数量比为2:1,便于承载多数量的散热板7;上应力凹槽9与下应力凹槽10均与承载板8的尺寸相适配;紧固板15设置的数量为四个,与散热板7一一对应;第一加固板16与第二加固板17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有效加固侧板本体1结构。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第一安装板4与第二安装板5将侧板本体1安装于汽车散热器的侧部,利用上应力凹槽9与下应力凹槽10分别从上下两处进行应力降低,完成安装后进行压力脉冲试验,对相关的尺寸予以测量,测量结果要远优于更改前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试验后的汽车散热器零件的形变较小。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应力分散结构有效降低汽车散热器零件的残余应力,保证汽车散热器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便于使用。
[0021]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应力的汽车散热器侧板,包括侧板本体(1)、第一边卡槽(2)、第二边卡槽(3)、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安装孔(6)、散热板(7)、承载板(8)、上应力凹槽(9)、下应力凹槽(10)、第一密封条(11)、第二密封条(12)、主固定座(13)、紧固螺栓(14)、紧固板(15)、第一加固板(16)以及第二加固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边卡槽(2),所述第二边卡槽(3)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安装板(4)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正面左侧,所述第二安装板(5)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正面右侧,所述安装孔(6)设置于第一安装板(4)与第二安装板(5)上,所述散热板(7)通过上应力凹槽(9)均匀安装于侧板本体(1)的正表面,所述承载板(8)分别设置于散热板(7)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密封条(11)嵌装于第二密封条(12)的内部,所述第二密封条(12)嵌装于第二安装板(5)的内部,所述主固定座(13)通过紧固螺栓(14)设置于侧板本体(1)的底部,所述紧固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英侯靖李胜巩徐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