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进贵专利>正文

按钮式控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32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钮控制开关,其开关本体两边设有四个固定导电片的固定座和穿孔;内部设有滑动槽,使按钮可上下移动。按钮中间有定位孔,可置入活动导电片和定位弹簧,以选择导通电源回路。固定导电片下端有倒钩,能与固定座底部的回钩凸缘配合;其上端经穿孔穿入开关本体,供活动导电片选择不同的电路回路;此外,配合固定螺丝及导线固定片,可锁制导线。该控制开关将两个单回路开关组合成为双按钮开关,因而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按扭式控制开关的改进,其新颖的结构在于将两个控制回路的导通部分设计在同一开关本体3内,进而使两种控制动作得以简化而为一种动作。对使用者而言,可获得更便捷的操作方式,对生产者而言,可获得更低廉的制造成本及优异的产品特性,因此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在一般加工制造现场里,加工工具和制造成型机械均有颇为繁复的功能控制,致使控制箱里布满了许多复杂的控制按扭,对现场操作人员而言甚为不便,且稍有不慎,极易出差错。例如一些比较危险的机械,如冲床、锻造机、压制机等等,在进料时,冲制刀具绝不可同时下冲,否则,轻者损毁模具及材料,重者操作者自身安全难保。然而,现场操作人员在长时间工作以致身心疲惫的情况下,疏忽与不慎实难以意料,并且防不胜防。繁杂的控制按扭,无疑是增加意外事故的重要因素。再者,繁复的控制组件,相对来说故障率亦高,一旦整个生产线上有一台加工机具发生故障,就会使整个生产线停滞,其所造成的损失,实难以估计。而现行常见的双回路线路电源控制开关,是由两个单回路控制器组合而成,如附图说明图1(a)所示,两者借两组燕尾槽12相互嵌合固定。使用时如图1(b)及(c)所示,处于两种常见的电源回路状态。欲达到上述状态,则需两道操作手续,方能得到G1回路导通,G2回路断电,或G1回路断电,G2回路导通状况,在使用上颇为麻烦,在成本上则因为是由两个构件组成,所以相对成本亦较高,极不符合简便可靠、高经济性的要求。因此,一种构造简单、具有多功能、操作便捷、功效稳定可靠的控制开关,对现场操作人员来说,可谓是一种安全保障,对生产者而言,则为确保生产流程正常动作的要素。本专利技术者有鉴于上述状况,深感一种可靠简便的控制开关对产业界是极需的,故以多年从事电机设计的经验,精心研究,设计出本技术的新颖结构。故此,本技术的按扭式控制开关的主要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两道操作手续简化成为单一操作手续的按扭式控制开关,进而精简工作中的操作动作,从而达到便于使用操作的目的。本技术的按扭式控制开关的又一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单一整体、构件简单、电源导通效果稳定的按扭式控制开关,从而达到可降低成本,且功能更佳的目的。本技术的按扭式控制开关的再一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固定导电片311-314,其装设方式如图3(a)所示,乃借固定导电片311-314本身下端回折部位所设的固定倒钩,将其推置压入可令其自行卡置固定于开关本体3上的导电片固定座351-354底部的回钩凸缘371-374中,无须按传统方式那样须再经机具加压夹置才能固定于其上,从而可达到精简加工制造手续的成效。为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进一步了解,特配合附图作以下说明。图示部分图1中(a)为通常的组合式按扭控制开关的立体图;(b)和(c)为通常的组合式按扭控制开关的电路状态与动作示意图;图2中(a)为本技术的立体(b)和(c)为本技术的电路状态与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组合立体图,其中(a)为本技术的导电片的卡置固定方式的示意图。图号部分1、2-通常的单回路控制开关;12-燕尾槽;3-开关本体;311-314-固定导电片;321-324-导线固定片;331-334-固定螺丝;4-控制按扭;41-活动导电片;42-定位弹簧;351-354-导电片固定座;43-定位孔;341-344-导电片穿孔;361-364-固定倒钩;371-374-回钩凸缘。本技术的按扭式控制开关的主要设计考虑,在于改善传统的组合式按扭开关的不便,借由本技术的导电片位置的设计变化,使原需两个单一回路控制开关组合才能达到的功能,今只需单一控制开关和单一操作手续即可完全取代之,从而获致精简实用的效益。本技术如图3所示,开关本体3的外观两边各设有供H1与H2电源回路用的固定导电片311-314,扣置固定用的导电片固定座351-354的底部固定部位设有回钩状凸缘371-374。固定导电片311-314装配时如图3(a)所示,穿过导电片穿孔341-343后借推挤而使其下端之固定倒钩361-364卡置于回钩状凸缘上,即可达到牢固定位的效果。固定导电片的中间部位还设有螺纹孔,电路导线可置于其上,再以导线固定片321-324配合固定螺丝331-334锁制,使其不致滑脱。在开关本体3的内部,H1电源回路的两个固定导电片311、312置于本体内部的中间部位,而H2电源回路的两个固定导电片313、314则设于其上,两者间有一间距。使控制按扭4所带动的活动导电片41可上下移动于其间,分别导通H1回路或H2回路。此控制按扭4可呈L状,置于开关本体3内,可作上下移动,并受本体3内部中空部位所设滑动槽的约束。控制按扭4本身中间设有一矩形定位孔43,供两端带有接触点的条板形的中间为凸起状的活动导电片41穿置其中,并以弹簧42顶置定位,使其可作导通电源回路之选择。在常态时,控制按扭4借弹簧弹力靠向下方,此时活动导电片41连带被牵引向下,使H1回路保持导通,H2回路则为断电状态;而当控制按扭4被顶起上移,活动导电片41亦随之上移,H1回路即马上自动呈断电状态,而借上移的活动导电片41靠附接触,H2回路则呈通路状态;又如欲回复原始状态,则只须按下控制按扭4,即得预期的状态。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按扭式控制开关构造简单可靠,确实改进了传统的组合开关,具有很好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按钮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开关本体,外观两边设有四个导电片固定座和导电片穿孔,可供固定导电片穿入并扣置卡紧于其上,内部中空部位设有滑动槽,可供控制按钮上下移动之用;一个控制按钮,呈L状,中间设有一个矩形定位孔,可置入活动导电片和定位弹簧,作为带动活动导电片以选择导通电源回路之用;一个活动导电片,呈条板形,中间为凸起状,两端设接触点,配合弹簧,置于控制按钮中,借以导通电源回路;四个固定导电片,其本身具有回折形状,且其下端设有倒钩,使其能与导电片固定座底部的回钩凸缘配合,于推压卡置后可自行扣合牢固;其上端借导电片穿孔而穿置进开关本体,供活动导电片视欲导通哪一电源回路而作不同的选择用;再有,所述四个固定导电片配合四个固定螺丝及导线固定片,可锁制导线。专利摘要一种按钮控制开关,其开关本体两边设有四个固定导电片的固定座和穿孔;内部设有滑动槽,使按钮可上下移动。按钮中间有定位孔,可置入活动导电片和定位弹簧,以选择导通电源回路。固定导电片下端有倒钩,能与固定座底部的回钩凸缘配合;其上端经穿孔穿入开关本体,供活动导电片选择不同的电路回路;此外,配合固定螺丝及导线固定片,可锁制导线。该控制开关将两个单回路开关组合成为双按钮开关,因而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成本较低。文档编号H01H13/56GK2114213SQ9122845公开日1992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林进贵 申请人:林进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钮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开关本体,外观两边设有四个导电片固定座和导电片穿孔,可供固定导电片穿入并扣置卡紧于其上,内部中空部位设有滑动槽,可供控制按钮上下移动之用;一个控制按钮,呈L状,中间设有一个矩形定位孔,可置入活动导电片和定位弹簧,作为带动活动导电片以选择导通电源回路之用;一个活动导电片,呈条板形,中间为凸起状,两端设接触点,配合弹簧,置于控制按钮中,借以导通电源回路;四个固定导电片,其本身具有回折形状,且其下端设有倒钩,使其能与导电片固定座底部的回钩凸缘配合,于推压卡置后可自行扣合牢固;其上端借导电片穿孔而穿置进开关本体,供活动导电片视欲导通哪一电源回路而作不同的选择用;再有,所述四个固定导电片配合四个固定螺丝及导线固定片,可锁制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进贵
申请(专利权)人:林进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