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52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包括上模盖,所述上模盖的内部嵌入有上模,所述上模的内部设置有斜凹面,所述斜凹面的内部嵌入有斜楔模,所述上模与所述斜楔模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的下侧设置有下模座以及下模辅助模块。通过在上模的内部设置斜凹面,在斜凹面的内部嵌入斜楔模,上模与斜楔模滑动连接,从而保证在上模上移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斜楔模始终与斜凹面的一个斜面相对滑动,而上模是垂直向上移动的,在此过程中斜楔模同时相对于产品向右侧滑动,进而使凸起与上翻边和内折边错位并脱离接触,最终使得斜楔模上移过程中不受产品的上翻边和内折边影响。该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使用方便、便于退料。便于退料。便于退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0003]常规产品倒扣是采用正面压料再侧翻,但对于上翻边一部分倒扣下翻边也是倒扣的零件而言,在冲压成型后由于上模部分被零件倒扣的翻边包覆,导致零件无法正面垂直取出,模具在退回时会带动产品。因此,需要一种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包括上模盖,所述上模盖的内部嵌入有上模,所述上模的内部设置有斜凹面,所述斜凹面的内部嵌入有斜楔模,所述上模与所述斜楔模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的下侧设置有下模座以及下模辅助模块。
[0006]优选地,上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中所述上模与所述斜楔模之间设置有推动单元,所述推动单元适于在所述上模升起时推动所述斜楔模移动。
[0007]优选地,上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中所述推动单元为弹簧。
[0008]优选地,上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中所述上模与所述斜楔模之间设置有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柱。
[0009]优选地,上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中所述斜楔模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柱嵌入在所述通孔的内部。
[0010]优选地,上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中所述斜楔模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嵌入在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内部。
[0011]优选地,上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中所述斜楔模的两侧均设置有凸起。
[0012]优选地,上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中所述下模辅助模块包括侧冲压单元,所述侧冲压单元适于从所述斜楔模的两侧进行冲压。
[0013]优选地,上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中所述下模辅助模块还包括下模基座,所述下模座以及下模辅助模块均安装在所述下模基座上。
[0014]优选地,上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中两个所述侧冲压单元位于所述斜楔模的两侧。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模的内部设置斜凹面,在斜凹面的内部嵌入斜楔模,上模与斜楔模滑动连接,从而保证在上模上移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斜楔模始终与
斜凹面的一个斜面相对滑动,而上模是垂直向上移动的,在此过程中斜楔模同时相对于产品向右侧滑动,进而使凸起与上翻边和内折边错位并脱离接触,最终使得斜楔模上移过程中不受产品的上翻边和内折边影响。该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使用方便、便于退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立体图;
[0018]图3为上模与斜楔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斜楔模的立体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上模盖,2、上模,3、斜楔模,4、产品,5、下模座,6、下模辅助模块,7、斜凹面,8、导向柱,9、弹簧,10、凸起,11、内折边,12、上翻边,13、弹簧安装孔,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如图1~图5所示,一种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包括上模盖1,上模盖1的内部嵌入有上模2,上模2的内部设置有斜凹面7,斜凹面7的内部嵌入有斜楔模3。上模2与斜楔模3滑动连接,且斜凹面7的其中一面为斜面,斜楔模3沿该斜面滑动。上模2与斜楔模3之间设置有导向单元,导向单元包括导向柱8,导向柱8与且斜凹面7的斜面相互平行,保证斜楔模3相对于上模2的移动轨迹为斜线。斜楔模3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4,导向柱8嵌入在通孔14的内部。上模2与斜楔模3之间设置有推动单元,推动单元适于在上模2升起时推动斜楔模3移动,推动单元为弹簧9,具体地,设置有两个弹簧9,斜楔模3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弹簧安装孔13,弹簧安装孔13与导向柱8相互平行,弹簧9嵌入在弹簧安装孔13的内部。上模2下压和上移过程中由于弹簧9的弹力作用,斜楔模3的下底面均低于上模2的下底面。在冲压完毕后退料时,上模2上移时,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斜楔模3沿导向柱8移动,在此过程中斜楔模3同时相对于产品4向右侧滑动,进而使凸起10与上翻边12和内折边11错位并脱离接触。
[0025]上模2的下侧设置有下模座5以及下模辅助模块6。下模辅助模块6包括侧冲压单元,侧冲压单元位于斜楔模3的两侧,侧冲压单元适于从斜楔模3的两侧进行冲压。下模辅助模块6还包括下模基座,下模座5以及下模辅助模块6均安装在下模基座上。斜楔模3的两侧均设置有凸起10。在上模向下冲压时,斜楔模3先与下模座5上的金属板接触,随后弹簧9收缩,斜楔模3与上模2相对滑动,直至上模2下压到位,随后位于斜楔模3两侧的侧冲压单元向斜楔模3的侧面冲压,从而形成产品4的上翻边12以及内折边11。由于凸起10与上翻边12和内折边11紧贴,且上翻边12和内折边11顶部将凸起10包覆,对于常规模具而言,此时若上模2上移必将带动产品4一起上移,而本专利中在上模2上移时,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斜楔模3始终与斜凹面7的一个斜面相对滑动,而上模2是垂直向上移动的,因此,在此过程中斜楔模3同时相对于产品4向右侧滑动,进而使凸起10与上翻边12和内折边11错位并脱离接触,最终使得斜楔模3上移过程中不受产品4的上翻边12和内折边11影响。
[0026]工作原理:在上模向下冲压时,斜楔模3先与下模座5上的金属板接触,随后弹簧9收缩,斜楔模3与上模2相对滑动,直至上模2下压到位,随后位于斜楔模3两侧的侧冲压单元向斜楔模3的侧面冲压,从而形成产品4的上翻边12以及内折边11。由于凸起10与上翻边12和内折边11紧贴,且上翻边12和内折边11顶部将凸起10包覆,在上模2上移时,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斜楔模3始终与斜凹面7的一个斜面相对滑动,而上模2是垂直向上移动的,因此,在此过程中斜楔模3同时相对于产品4向右侧滑动,进而使凸起10与上翻边12和内折边11错位并脱离接触,最终使得斜楔模3上移过程中不受产品4的上翻边12和内折边11影响。侧冲压单元回复原位,随后取出产品4即可。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盖(1),所述上模盖(1)的内部嵌入有上模(2),所述上模(2)的内部设置有斜凹面(7),所述斜凹面(7)的内部嵌入有斜楔模(3),所述上模(2)与所述斜楔模(3)滑动连接,所述上模(2)的下侧设置有下模座(5)以及下模辅助模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与所述斜楔模(3)之间设置有推动单元,所述推动单元适于在所述上模(2)升起时推动所述斜楔模(3)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单元为弹簧(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与所述斜楔模(3)之间设置有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柱(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退料的模具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模(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精新模汽车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