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024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具有进气侧和排气侧;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与所述气缸盖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进气侧且与所述气缸体连接;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设于所述排气侧;水泵出水管路,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水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将水泵布置在发动机的进气侧,避免使水泵产生热害问题。同时将冷却水套的进水口布置在发动机的排气侧,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前端空间,使发动机前端管路布置更加紧凑,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横向和纵向尺寸。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横向和纵向尺寸。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横向和纵向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冷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具有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用于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0003]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不合理,导致管路设计过长,增大了发动机纵向和横向尺寸。并且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管路设计离散,零部件数量众多,增加发动机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不合理,而导致管路设计过长,增大了发动机纵向和横向尺寸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具有进气侧和排气侧;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与所述气缸盖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进气侧且与所述气缸体连接;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设于所述排气侧;水泵出水管路,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水套连接。
[0006]进一步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调温器,所述调温器位于所述进气侧且与所述水泵间隔开布置;水泵进水管路,所述水泵进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调温器连通,所述水泵进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水泵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进水管路包括:水泵进水软管,所述水泵进水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进水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调温器连通;支管,所述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进水软连通,所述支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发动机的冷却水壶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调温器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冷却液温度的管口,所述管口的个数为6个,6个所述管口间隔开集成在所述调温器上,以分别连接散热器出水管、机油冷却器回水软管、暖风回水软管、散热器进水管、缸盖出水软管和所述水泵进水软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出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泵出水软管、第一水泵出水硬管、第二水泵出水软管和第二水泵出水硬管;其中,所述第一水泵出水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硬管与所述冷却水套连接。
[0010]进一步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正时罩,所述正时罩设于所述气缸体且与所述气缸盖连接;多个支架,所述第一水泵出水硬管通过多个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气缸体和所述正时罩连接,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硬管通过多个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正时罩和所述气缸盖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上设有排气歧管,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EGR进水硬
管,所述EGR进水硬管设于所述气缸盖,且所述EGR进水硬管位于所述排气歧管的下方;EGR进水软管,所述EGR进水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EGR进水硬管连通,所述EGR进水软管的第二端与EGR冷却器连通。
[0012]进一步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气缸盖出水管组件,所述气缸盖出水管组件设于所述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出水管组件集成有暖风回水硬管,所述暖风回水硬管的第一端与整车暖风芯体连通,所述暖风回水硬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调温器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出水管组件集成有EGR冷却器出水口,所述EGR冷却器出水口和所述EGR冷却器之间设有EGR出水软管。
[0014]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将水泵布置在发动机的进气侧,避免使水泵产生热害问题。同时将冷却水套的进水口布置在发动机的排气侧,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前端空间,使发动机前端管路布置更加紧凑,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横向和纵向尺寸。
[00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7]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动机缸体缸盖水套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发动机冷却系统100;
[0026]气缸盖11;气缸体12;
[0027]正时罩21;水泵22;调温器23;管口231;传统调温器232;电子调温器233;
[0028]水泵进水管路30;水泵进水软管31;支管32;
[0029]水泵出水管路40;第一水泵出水软管41;第一水泵出水硬管42;第二水泵出水软管43;第二水泵出水硬管44;
[0030]支架50;
[0031]EGR进水硬管61;EGR进水软管62;EGR冷却器63;EGR出水软管64;
[0032]暖风回水硬管71;EGR冷却器出水口72;
[0033]机油冷却器回水软管81;暖风回水软管82;缸盖出水软管83;机冷进水软管84;
[0034]缸盖水套91;缸盖出水口911;缸体水套92;缸体水套入口921;缸体水套出水口922;除气管接头93;排气歧管94;发动机除气软管95;冷却水套进水口9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36]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37]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8]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40]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100。
[0041]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100包括气缸盖11、气缸体12、水泵22、冷却水套、和水泵出水管路40。
[0042]具体而言,气缸盖11具有进气侧和排气侧。气缸体12与气缸盖11连接。水泵22位于发动机进气侧且与气缸体12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具有进气侧和排气侧;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与所述气缸盖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进气侧且与所述气缸体连接;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设于所述排气侧;水泵出水管路,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水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温器,所述调温器位于所述进气侧且与所述水泵间隔开布置;水泵进水管路,所述水泵进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调温器连通,所述水泵进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水泵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进水管路包括:水泵进水软管,所述水泵进水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进水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调温器连通;支管,所述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进水软连通,所述支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发动机的冷却水壶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冷却液温度的管口,所述管口的个数为6个,6个所述管口间隔开集成在所述调温器上,以分别连接散热器出水管、机油冷却器回水软管、暖风回水软管、散热器进水管、缸盖出水软管和所述水泵进水软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出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泵出水软管、第一水泵出水硬管、第二水泵出水软管和第二水泵出水硬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广梅钟鹏松任方利陆俊波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