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式连接构件、包括该构件的按键以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811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按键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其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具有一枢轴。第二支臂包括第一孔、第二孔、以及连接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一槽,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槽使枢轴由第一孔移动至第二孔。当枢轴移动至第二孔时,枢轴与第二孔的孔壁接合,使第一支臂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当枢轴移动至第一孔时,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二结合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组装该剪刀式连接构件的方法,包括利用一次注射成型方法形成剪刀式连接构件并定位枢轴在第一孔中。然后,将枢轴经由槽移动进入第二孔中,使得枢轴与第二孔的孔壁接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按键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及其组装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不同直径的枢轴孔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包括该构件的按键、以及组装该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键盘是用以输入文字/数字或指令给计算机系统的最为普遍应用的工具。而键盘上的按键,为了平衡使用者按压在每一个按键上的力,在按键的帽盖以下,一般设计一种剪刀式连接构件。即使施力是在按键的侧边或侧端,剪刀式连接构件都能够将施力平均地散布在整个按键面上,使使用者容易操作按键。特别是对于空间有严格限制要求的携带式装置的键盘,例如超薄型笔记本计算机,其按键高度不能太高,所以更是经常需要使用这种剪刀式连接构件,以便利于操作。典型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具有一内支臂和一外支臂。其通常是利用注射成型方法制作,利用两支臂在中点附近可转动地连接组装方式构成剪刀式连接构件。但是由于内支臂和外支臂的连接构件设计的限制,传统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在注射成型时,通常是两个形成在个别区域且互不相关的单独支臂,需要占据相当大的注射成型面积。因此造成注射工艺成本的增加,同时也使得组装剪刀式连接构件的程序不容易简化。在组装传统的剪刀式连接构件时,必须分别将内支臂和外支臂先区分开来。而后再将两个毫无关联的支臂,通过其连接机构仔细的套接,以便完成剪刀式连接构件的组装。这种繁复的程序相当费时费工,因而造成组装成本的增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剪刀式连接构件,以降低注射工艺成本和组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不同直径的枢轴孔的剪刀式连接构件,用以降低注射工艺成本和组装成本。其利用一次注射成型时,将剪刀支臂的枢轴设置在较大的枢轴孔中,达到积集度较高的注射成型构件,减少注射成型所占面积从而降低注射成本。再将剪刀支臂的枢轴由较大的枢轴孔位移至较小的枢轴孔并与其孔壁接合,这样很容易地完成组装过程并降低组装成本。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剪刀式连接构件以及包括该构件的按键。本专利技术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包括一第一支臂以及一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具有一枢轴。第二支臂包括一第一孔、一第二孔、以及连接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一槽,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槽使枢轴由第一孔移动至第二孔。当枢轴移动至第二孔时,枢轴与第二孔的孔壁接合,使第一支臂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当枢轴移动至第一孔时,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二结合状态。本专利技术剪刀式连接构件还包括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用以使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紧密结合的机构。如一凸块设置在第一支臂或第二支臂互相面对的任一侧边。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凸块使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紧密结合用以避免晃动。或者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分别具有形状成互补关系的一第一侧缘和一第二侧缘。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第一侧缘和第二侧缘可移动地互相抵接。或者一封口部设置在第二孔的一侧。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封口部与枢轴的端部抵接,以防止枢轴在第二孔内移动。本专利技术同时也提供一种组装该剪刀式连接构件的方法,其包括利用一次注射成型方法,形成剪刀式连接构件,且枢轴位于第一孔中。然后,通过槽将枢轴移动进入第二孔中,使得枢轴与第二孔的孔壁接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图2A是第一实施例的剪刀构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一结合状态时的立体图;图2B是第一实施例的剪刀构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一结合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2C是第一实施例的剪刀构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一结合状态时的俯视图;图3A是第一实施例的剪刀构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二结合状态时的立体图;图3B是第一实施例的剪刀构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二结合状态时的侧视图;图3C是第一实施例的剪刀构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二结合状态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图5A是本专利技术剪刀式连接构件的第一变形;图5B是本专利技术剪刀式连接构件的第二变形;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应用于按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具有不同直径枢轴孔的剪刀式连接构件,以降低注射工艺成本和组装成本。为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详尽的说明,结合图1至图6描述如下参照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剪刀式连接构件10包括一第一支架12和一第二支架14。第一支架12是由第一支臂1210、第二支臂1212、第一横杆1214以及第二横杆1216所组成的一框架。并且枢轴120约设置在支臂1210和1212的中点。第二支架14也是由二支臂1410和1412以及横杆1414所组成的框架。支臂1410和1412包括一第一孔142、一第二孔144、以及连接第一孔142和第二孔144的一槽140,第一孔142的直径大于第二孔144的直径。槽140使枢轴120由第一孔142位置移动至第二孔144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槽140是第一孔142和第二孔144的一个共同开口。图2A、图2B和图2C是剪刀构件10的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在第一结合状态的立体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当枢轴120移动至第二孔144时,枢轴120与第二孔144的一孔壁1440接合,使得第一支架1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架14形成第一结合状态,如图2A所示。即当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枢轴120就不能在第二孔144内进行径向移动,如图2B所示。图3A、图3B和图3C是剪刀构件10的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在第二结合状态的立体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当枢轴120移动至第一孔142时,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形成第二结合状态。当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形成第二结合状态时,枢轴120可在第一孔142内进行径向移动。即第一孔142的直径大于枢轴120的直径。而第一孔142的孔壁与枢轴120的间距则提供作为一次注射成型时的模具空间。本专利技术剪刀式连接构件10还包括当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用以使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紧密结合的机构。在第一实施例中,该机构是一凸块122,其设置在第一支架12面对第二支架14的一侧边124。当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凸块122使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紧密结合,从而避免产生晃动。在此需注意,凸块也可作为支架的一突出部,其位置可设置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互相面对的任一支臂的侧边,以便达到避免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在第一结合状态时产生晃动的目的。此外,参照图2A,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分别具有形状成互补关系的一第一侧缘126和一第二侧缘146。当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形成第二结合状态时,第一侧缘126和第二侧缘146之间间隔有一预定距离,以提供在一次注射成型时的模具空间。当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第一侧缘126和第二侧缘146可移动地互相抵接,如图2C所示。这样,当第一支架1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架14时,也可减少产生晃动的机会。参照图4,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使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紧密结合的机构是一封口部148。封口部148设置在第二孔144的一侧,其可完全将第二孔的侧边封住或部分封住。当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枢轴120不仅与第二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刀式连接构件,所述剪刀式连接构件应用于一按键,所述剪刀式连接构件包括:一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具有一枢轴;以及一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包括一第一孔、一第二孔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一槽,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 其中,所述槽使枢轴由第一孔位置移动至第二孔位置,当枢轴移动至第二孔时,枢轴与第二孔的一孔壁接合,使第一支臂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当枢轴移动至第一孔时,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二结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刀式连接构件,所述剪刀式连接构件应用于一按键,所述剪刀式连接构件包括一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具有一枢轴;以及一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包括一第一孔、一第二孔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一槽,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其中,所述槽使枢轴由第一孔位置移动至第二孔位置,当枢轴移动至第二孔时,枢轴与第二孔的一孔壁接合,使第一支臂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当枢轴移动至第一孔时,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二结合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其中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枢轴就不能在第二孔内进行径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其中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二结合状态时,枢轴在第一孔内进行径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其中第一支臂具有包括一凸块的一侧边,所述侧边面对第二支臂,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所述凸块使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紧密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二支臂具有包括一凸块的一侧边,所述侧边面对第一支臂,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所述凸块使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紧密结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其中第一支臂包括一第一侧缘,第二支臂包括一第二侧缘,所述第一侧缘和所述第二侧缘的形状形成互补关系,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第一侧缘和第二侧缘可移动地互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其中第二支臂包括一封口部,其设置在第二孔的一侧,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所述封口部与枢轴的一端部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其中枢轴包括一枢轴体和一端部,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第一结合状态时,所述端部与第二支臂的一侧边抵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连接构件,其中所述槽是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一共同开口。10.一种按键,其中,所述按键包括如权利要求1、2、3、4、5、6、7、8或9项所述的剪刀式连接构件。11.一种剪刀式连接构件,所述剪刀式连接构件应用于一按键,所述剪刀式连接构件包括一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具有一枢轴和一侧边,所述侧边包括一凸块;以及一第二支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士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