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阀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673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向阀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换向阀,包括连接于主阀和先导阀之间的增压装置,且增压装置分别与主阀和先导阀互相连通;增压装置能够对先导阀增压,以提供主阀换向的压力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上述换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主阀和先导阀之间设置增压装置,相比传统的换向阀中利用机组自身压差换向,本申请能够更快更便捷的建立起主阀内的高低压差来实现换向阀的换向,如此便降低了能耗,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换向需求在任何时间实现换向,提高了换向阀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能源浪费。避免了能源浪费。避免了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阀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涉及阀门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向阀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换向阀是热泵型空调器的重要零件,包括电磁线圈、先导阀和主阀。通过电磁线圈与先导阀的共同作用实现主阀的换向,以切换制制冷剂的流通方向,从而使得空调器在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003]现有的换向阀的压差通常由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来建立,由于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需要带动整个系统来建立压差,且连接管路过长,因此换向阀通过换向实现制冷制热的整个过程比较久,且耗能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换向的换向阀。
[0005]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换向阀,包括互相连通的主阀和先导阀,所述先导阀驱动所述主阀实现所述换向阀的换向;所述换向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阀和所述先导阀之间的增压装置,且所述增压装置分别与所述主阀和所述先导阀互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能够对所述先导阀增压,以提供所述主阀换向的压力差。
[0007]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在所述主阀和所述先导阀之间设置所述增压装置,相比传统的换向阀中利用机组自身压差换向,本申请能够更快更便捷的建立起所述主阀内的高低压差来实现所述换向阀的换向,如此便降低了能耗,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换向需求在任何时间实现换向,提高了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能源浪费。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阀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内具有主阀腔,所述主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三流通口;所述先导阀包括导阀体,所述导阀体内具有导阀腔,所述导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导阀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互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且所述增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相连通。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阀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内具有主阀腔,所述主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一流通口;所述先导阀包括导阀体,所述导阀体内具有导阀腔,所述导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导阀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一流通口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一流通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互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且所述增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相连通。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阀体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四流通口;所述导阀体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导阀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所述第三连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管,并使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互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连接管。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流通口通过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流通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流通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管路上,所述第一流通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管路上;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管路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阀体包括位于所述主阀体相对两端且分别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主阀体和所述导阀体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主阀腔连通,并使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互通;所述主阀体和所述导阀体之间还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连通口,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主阀腔连通,并使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互通;所述换向阀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相对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位置,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管上相对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所述主阀腔两端的压力值。
[001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所述主阀腔两端的压力值,从而判定所述换向阀是否处于正常换向状态,或者是否失效。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装置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启/停。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增压装置之间,以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启/停。
[001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增压装置之间,以此测量从所述增压件流出的流体的压力,从而判定压力值是否达到换向所需压力,若已经达到换向所需压力,则使所述增压装置停止工作,从而实现所述增压装置的即开即停,达到节省耗能的目的。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增压装置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工作时间来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启/停。
[001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增压装置上设置所述控制器,以此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工作时间,从而实现所述增压装置的即开即停,达到节省耗能的目的。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装置为小型压缩机或者气泵增压设备。
[0020]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换向阀,所述压缩机连接于所述换向阀。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换向阀,通过在所述主阀和所述先导阀之间设置所述增压装置,相比传统的换向阀中利用机组自身压差换向,本申请能
够更快更便捷的建立起所述主阀内的高低压差来实现所述换向阀的换向,如此便降低了能耗,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换向需求在任何时间实现换向,提高了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空调系统制冷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空调系统制热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30]100、换向阀;10、主阀;11、主阀体;111、主阀腔;1111、第一流通口;1112、第二流通口;1113、第三流通口;1114、第四流通口;1115、第一腔室;1116、第二腔室;1117、第三腔室;112、第一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阀,包括互相连通的主阀(10)和先导阀(20),所述先导阀(20)驱动所述主阀(10)实现所述换向阀的换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阀(10)和所述先导阀(20)之间的增压装置(30),且所述增压装置(30)分别与所述主阀(10)和所述先导阀(20)互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30)能够对所述先导阀(20)增压,以提供所述主阀(10)换向的压力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10)包括主阀体(11),所述主阀体(11)内具有主阀腔(111),所述主阀体(11)上开设有与所述主阀腔(111)连通的第三流通口(1113);所述先导阀(20)包括导阀体(21),所述导阀体(21)内具有导阀腔(211),所述导阀体(21)上开设有与所述导阀腔(211)连通的第一连通口(2111);所述第一连通口(2111)和所述第三流通口(1113)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0),且所述第一连通口(2111)和所述第三流通口(111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40)互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0)上,且所述增压装置(3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40)分别与所述主阀腔(111)和所述导阀腔(21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10)包括主阀体(11),所述主阀体(11)内具有主阀腔(111),所述主阀体(11)上开设有与所述主阀腔(111)连通的第一流通口(1111);所述先导阀(20)包括导阀体(21),所述导阀体(21)内具有导阀腔(211),所述导阀体(21)上开设有与所述导阀腔(211)连通的第一连通口(2111);所述第一连通口(2111)和所述第一流通口(1111)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0),且所述第一连通口(2111)和所述第一流通口(11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40)互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0)上,且所述增压装置(3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40)分别与所述主阀腔(111)和所述导阀腔(21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11)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主阀腔(111)连通的第二流通口(1112)和第四流通口(1114);所述导阀体(21)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导阀腔(211)连通的第二连通口(2112)、第三连通口(2113)和第四连通口(2114);所述第三连通口(2113)和所述第三流通口(1113)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管(42),并使所述主阀腔(111)和所述导阀腔(211)互通;所述第一连接管(40)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通口(2111),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连接管(4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永斌何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