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55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横梁和两个竖梁,所述横梁固定在两个竖梁的内侧之间,两个所述竖梁相对的一侧之间的内侧均固定有发动机侧悬置,所述横梁的顶部固定有发动机横悬置,两个所述竖梁的顶部均设置有冷却散热机构,所述冷却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竖梁顶部的铜板和冷却液箱,所述铜板内侧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有铜管,两个所述铜管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铜杆,所述铜管的内壁固定有第一磁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挂系统技术领域。该发动机悬置总成,通过冷却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利用热传递原理对发动机表面的热量进行快速吸附,进而达到对发动机进行快速散热的目的,进一步可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一步可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一步可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挂系统
,具体为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重型汽车还普遍都采用斯太尔重型汽车发动机悬置,由于斯太尔重型汽车发动机悬置属于上个世纪中期的产品,被引进到国内后又没有经过技术改进,结构老化,与国内的载货情况、路况、装载使用要求差异很大,各大主机厂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都在想尽办法的实现整车的成本降低。
[0003]根据专利号为CN205970809U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第一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发动机左悬置,第一竖梁远离发动机左悬置的一端与横梁的一端连接,横梁远离第一竖梁的一端与第二横梁的一端连接,第二横梁远离横梁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发动机右悬置,该发动机悬置总成其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制造,但是该发动机悬置总成无散热作用,导致发动机在工作时,热量得不到快速散发,且该发动机悬置总成稳定性不高,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解决了无散热作用,导致发动机在工作时,热量得不到快速散发,且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横梁和两个竖梁,所述横梁固定在两个竖梁的内侧之间,两个所述竖梁相对的一侧之间的内侧均固定有发动机侧悬置,所述横梁的顶部固定有发动机横悬置,两个所述竖梁的顶部均设置有冷却散热机构。
[0006]所述冷却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竖梁顶部的铜板和冷却液箱,所述铜板内侧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有铜管,两个所述铜管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铜杆,所述铜管的内壁固定有第一磁块,所述铜杆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磁块相适配的第二磁块,两个所述铜杆的另一端之间固定有石墨烯板,所述石墨烯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石墨烯板的外侧固定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铜板的背面固定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一端贯穿冷却液箱并延伸至冷却液箱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导热杆的表面与冷却液箱正面的接触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两个所述竖梁的侧面均贯穿开设有第三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横梁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稳定板,所述第一稳定板的一侧与右侧所述竖梁的内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稳定板,所述第二稳定板的一侧与左侧所述竖梁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板与第二稳定板交叉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竖梁底部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有减震弹簧杆,所述竖梁的底部固定有吸音棉垫。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同性磁极。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发动机悬置总成,通过在两个竖梁的顶部均设置有冷却散热机构,冷却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竖梁顶部的铜板和冷却液箱,铜板内侧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有铜管,两个铜管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铜杆,铜管的内壁固定有第一磁块,铜杆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磁块相适配的第二磁块,两个铜杆的另一端之间固定有石墨烯板,石墨烯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石墨烯板的外侧固定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铜板的背面固定有导热杆,导热杆的一端贯穿冷却液箱并延伸至冷却液箱的内部,通过冷却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利用热传递原理对发动机表面的热量进行快速吸附,进而达到对发动机进行快速散热的目的,进一步可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15](2)、该发动机悬置总成,通过在横梁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稳定板,第一稳定板的一侧与右侧竖梁的内侧固定连接,横梁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稳定板,第二稳定板的一侧与左侧竖梁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稳定板与第二稳定板交叉设置,通过第一稳定板与第二稳定板的设置,便于增加整个发动机悬置总成的稳定性,使得两个竖梁不易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竖梁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铜管结构的剖视立体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石墨烯板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中:1

横梁、2

竖梁、3

发动机侧悬置、4

发动机横悬置、5

冷却散热机构、501

铜板、502

冷却液箱、503

铜管、504

铜杆、505

第一磁块、 506

第二磁块、507

石墨烯板、508

第一通孔、509

散热片、510

第二通孔、 511

导热杆、6

密封圈、7

第三通孔、8

第一稳定板、9

第二稳定板、10

减震弹簧杆、11

吸音棉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横梁1和两个竖梁2,横梁1固定在两个竖梁2的内侧之间,两个竖梁2相对的一侧之间的内侧均固定有发动机侧悬置3,横梁1的顶部固定有发动机横悬置4,两个竖梁2的顶部均设置有冷却散热机构5,冷却散热机构5包括固定在竖梁2顶部的铜板501和冷却液箱502,内部存有冷却液,铜板501内侧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有铜管503,两个铜管50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铜杆504,铜管503的内壁固定有第一磁块505,铜杆504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磁块505 相适配的第二磁块506,两个铜杆504的另一端之间固定有石墨烯板507,具有强导热性,能吸附快速发动机表面的热量,石墨烯板507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508,增大石墨烯板507的表面
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石墨烯板 507的外侧固定有散热片509,能快速对石墨烯板507表面的热量进行散发,散热片509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510,增大散热片509的表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铜板501的背面固定有导热杆511,为铜质材料,导热杆511 的一端贯穿冷却液箱502并延伸至冷却液箱502的内部。
[0023]导热杆511的表面与冷却液箱502正面的接触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圈6,防止冷却液箱502内部的冷却液外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横梁(1)和两个竖梁(2),所述横梁(1)固定在两个竖梁(2)的内侧之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梁(2)相对的一侧之间的内侧均固定有发动机侧悬置(3),所述横梁(1)的顶部固定有发动机横悬置(4),两个所述竖梁(2)的顶部均设置有冷却散热机构(5);所述冷却散热机构(5)包括固定在竖梁(2)顶部的铜板(501)和冷却液箱(502),所述铜板(501)内侧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有铜管(503),两个所述铜管(50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铜杆(504),所述铜管(503)的内壁固定有第一磁块(505),所述铜杆(504)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磁块(505)相适配的第二磁块(506),两个所述铜杆(504)的另一端之间固定有石墨烯板(507),所述石墨烯板(507)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508),所述石墨烯板(507)的外侧固定有散热片(509),所述散热片(509)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510),所述铜板(501)的背面固定有导热杆(511),所述导热杆(511)的一端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倩罗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鑫康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