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建筑中梁、柱一般采用现浇,但是现场工作量大,施工进度慢,虽然逐渐增加梁、柱的预制量,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中梁与柱、梁与梁、很多采用后浇槽口的形式搭接,这样在现场吊装时容易钢筋打架,另外由于钢筋干涉,拼接出很容易出现很大的空隙,对于现场支模造成很大的困难,另外支模一般都是一次性的,虽然木模板价格便宜,但是重复利用率很低,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施工进度,另还有一种主次梁端设有后浇段,这样相对前一种钢筋打架的问题减少了很多,吊装的精度要求也比较低,但是一样会采用木模板,这样模板的使用率比较低。所以现今急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提高施工效率的前提。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CN211691487U公开了一种类似模板装置的结构,它采用四个相互拼接的模板,四个模板的四个拐角的连接处均设有L形固定板,L形固定板朝向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包括底模和侧模,所述底模和侧模构成浇筑空间,所述侧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侧模与所述底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侧模设有与所述底模平行设置的嵌入槽,所述底模嵌入所述嵌入槽内并与所述嵌入槽过盈配合,所述底模设有多个楔口,所述楔口设置在所述浇筑空间外侧,所述底模设有与所述楔口配合使用的楔块,所述楔块楔入所述楔口内并紧贴所述第一侧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模与所述底模整体成型为L型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侧模的长度长于所述底模和第一侧模的长度,所述侧模和底模构成成型模,两个所述成型模呈L型设置并构成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两个所述成型模的第一侧模在所述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的拐角内侧通过连接模板拼接,两个所述成型模的第二侧模在所述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的拐角外侧拼接,所述连接模板通过所述底模上的楔口和楔块固定,所述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的底面在拐角处形成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模的长度长于所述底模和第一侧模的长度,所述侧模和底模构成成型模,两个所述成型模呈“一”字型设置并构成横向模具,两个所述成型模的第一侧模拼接,所述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还包括纵向模,所述纵向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爱星,陈甫亮,田宝晴,
申请(专利权)人:筑友智造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