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及与框架梁的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510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7
本方案的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包括两块侧端面设台阶状缺口的边缘叠合楼板,两块边缘叠合楼板的台阶状缺口密拼形成现浇区,现浇区内放多个横跨板缝的立体附加筋,立体附加筋包括闭合端和开口端,闭合端和开口端均向竖直方向反折,现浇区内浇筑现浇混凝土。本方案的边缘现浇叠合楼板板缝与框架梁的连接构造,包括两块边缘叠合楼板以及叠合梁,叠合梁包括预制部和现浇部,两块边缘叠合楼板设于预制部顶面,两块边缘叠合楼板的台阶状缺口与现浇部形成现浇区,现浇区内放有多个横跨现浇部的立体附加筋,立体附加筋包括闭合端和开口端,闭合端和开口端均向竖直方向反折,现浇区内浇筑现浇混凝土将两块边缘叠合楼板和叠合梁连接成整体。梁连接成整体。梁连接成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及与框架梁的连接构造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及与框架梁的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中,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通常采用在工厂预制好楼板,然后在施工现场将两块楼板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为了加强楼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叠合楼板,虽然叠合楼板的整体性较好,但是现场湿作业较多,环境污染较大,而且需要大量的模板和支撑,施工效率较低。目前也有施工单位采用全预制楼板,在相邻的两个全预制楼板之间现浇混凝土,靠混凝土将两个全预制楼板连成整体,施工效率高、现场湿作业少。比如,JGJ1

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所用叠合板及连接节点,以及T/CECS715

2020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规程中所用的叠合板及连接节点。为了增强两个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受力性能,叠合板的侧端面都设置伸出钢筋,因此带来以下的技术问题:板侧边缘出筋导致生产工艺复杂、现场钢筋打架;板较薄,需要大量支撑模板;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包括相邻放置的两块边缘叠合楼板,所述边缘叠合楼板的侧端面设置有台阶状缺口,两块所述边缘叠合楼板的台阶状缺口密拼以形成现浇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区内放置有多个横跨两块所述边缘叠合楼板的板缝的立体附加筋,所述立体附加筋包括闭合端和开口端,所述闭合端和所述开口端均向竖直方向反折,所述现浇区内浇筑现浇混凝土将相邻两块所述边缘叠合楼板连接成整体,所述立体附加筋锚固于所述现浇混凝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附加筋包括一端闭合另一端开口的开口箍,所述开口箍的闭合端向竖直方向反折延伸形成支撑部,所述开口箍的开口端向竖直方向反折延伸形成钩挂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钩挂部的延伸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立体附加筋彼此平行,且多个所述立体附加筋的闭合端和开口端交错放置。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叠合楼板中预埋有多个受力筋,所述受力筋的末端形成C型箍筋且所述C型箍筋置于所述台阶状缺口中,所述边缘叠合楼板的相邻的两个C型箍筋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立体附加筋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其特征在于,相邻密拼放置的两块所述边缘叠合楼板的C型箍筋在水平方向交错放置,所述立体附加筋的闭合端位于其中一块所述边缘叠合楼板的两个C型箍筋之间,所述立体附加筋的开口端之间放置另一块所述边缘叠合楼板的一个C型箍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缘现浇叠合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甫亮施明哲李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筑友智造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