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装配式建筑中,需要对梁、楼板和墙板等构件在设计时拆分成模块,然后在工厂实现模块化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将各个预制构件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或钢筋锚固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单向叠合板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预制构件,桁架钢筋单向叠合板由于其技术成熟,没有专利限制等原因已成为市场占有量最大的一种单向叠合板。单向叠合板根据接缝构造、支座构造、长宽比可做成单向板或双向板。在实际装配式项目使用上,单向板通常采用板侧面不出筋,叠合板密拼连接的接缝构造;双向板一般采用留设300mm左右后浇带,板侧钢筋出筋,并在后浇带处进行搭接连接的接缝构造。现场施工过程中,两个楼板之间的空隙需要先在底部搭设支撑最后再拆除支撑,施工步骤复杂、需要的配件太多,成本太高;模板底部还要搭设竖向支撑,施工进度缓慢,而且模板与楼板之间的空隙容易漏浆,后期清理漏浆浪费人力物力。
[0003]单向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预制楼板、底板和附加钢筋,所述预制楼板为单向叠合板的预制部分,所述底板设置在两块所述预制楼板的拼缝下方且所述底板的宽度大于拼缝的宽度,所述附加钢筋横跨两块所述预制楼板之间的拼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埋件和连接件,所述预埋件预埋在所述预制楼板的底面,所述底板上开设两列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预埋件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端和定位端,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穿过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贯通孔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上还设置有锚固增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钢筋伸入所述预制楼板的长度大于等于15d,d为所述附加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6mm,相邻所述附加钢筋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中锚固有沿所述预制楼板长轴方向铺设的多根主受力筋以及沿所述预制楼板短轴方向铺设的构造钢筋,所述构造钢筋的末端伸出所述预制楼板并置于两块所述预制楼板的拼缝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预制楼板的拼缝的宽度为50
‑
10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甫亮,田宝晴,
申请(专利权)人:筑友智造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