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转向自动复位的无轨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31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转向自动复位的无轨平车,包括无轨平车,无轨平车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无轨平车行驶过程中发生角度偏离时,在内复位拉杆上复位弹簧与连接复位杆上二级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滚轮的角度重新回复到初始状态,同时支撑杆在平衡杆表面旋转,平衡杆在平衡座表面旋转,保证无轨平车行驶过程的稳定性,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时,支撑连杆挤压定位缓冲板使其挤压内减震弹簧,有效减缓竖直方向产生的震动,侧减震压杆在减震架内滑动并挤压外减震弹簧,减缓水平及倾斜方向产生的震动,保证无轨平车行驶的稳定性,适合推广。合推广。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转向自动复位的无轨平车


[0001]本技术属于无轨平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转向自动复位的无轨平车。

技术介绍

[0002]无轨平车又称无轨道平板车、无轨道电动平车等,属于电动平车的一种特殊车型,该种车型被用于多个车间过跨运输,相比于轨道平车,无轨车脱离了对轨道的依赖,实现了行动作业的灵活、自由化;用在工厂场地和车间运输物料更加快捷便利,节省时间,降低成本,但是无轨平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行驶角度的偏转,需要对无轨平车的角度通过控制机构进行不断调整,使得无轨平车能够保持直线行驶,操作复杂,增大了能源的消耗,不能够在行驶角度发生偏离后自动复位,使用效果较差,同时无轨平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在震动作用下同样会使无轨平车的行驶角度发生变化,缺乏震动保护机构,无法保证无轨电车保持直线行驶,进而影响无轨平车实际的使用。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转向自动复位的无轨平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转向自动复位的无轨平车,包括无轨平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轨平车(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3),且驱动机构(2)转动连接在联轴器(4)的内部,所述联轴器(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内复位拉杆(5),所述内复位拉杆(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复位杆(6),所述连接复位杆(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平衡杆(8),所述平衡杆(8)转动连接在平衡座(9)的表面,所述平衡座(9)固定安装在无轨平车(1)的表面,联轴器(4)的表面螺接安装有电动旋转座(10),所述电动旋转座(10)固定安装在支撑连杆(11)的表面,所述支撑连杆(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缓冲板(12),所述定位缓冲板(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内减震弹簧(13),所述内减震弹簧(13)固定安装在减震架(14)的表面,所述减震架(14)固定安装在减震座(15)的内壁,定位缓冲板(12)滑动连接在减震座(15)的内部,减震架(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侧减震压杆(16),所述侧减震压杆(1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外减震弹簧(17),所述外减震弹簧(17)固定安装在减震座(15)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转向自动复位的无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由固定座、驱动电机和驱动杆组成,固定座固定在无轨平车(1)的表面,驱动电机固定在固定座的内壁,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递连接在驱动杆的表面,滚轮(3)固定安装在驱动杆的表面,处于同一竖直面的驱动机构(2)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机构(2)上的驱动杆转动连接座联轴器(4)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转向自动复位的无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复位拉杆(5)由连杆、复位弹簧和转动槽组成,内复位拉杆(5)设置有多组,每组联轴器(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四组内复位拉杆(5),四组内复位拉杆(5)呈“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丁亚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电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