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56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47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其包括转向机构及摆动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转向件;第二转向件;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件;第二摆动件;第三摆动件;第四摆动件;所述第三摆动件及第四摆动件与第一摆动件之间的转动位置的连线偏离于第一轴线;所述第三摆动件及第四摆动件与第二摆动件之间的转动位置的连线偏离于第二轴线;第三转向件,所述第三转向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所述第三转向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本申请通过摆动机构使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在倾斜时与地面接触的位置之间的夹角减小,从而减少位于转弯半径外侧的行走轮滚动的距离,提升转向的灵活性。的灵活性。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轮联动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配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轮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多轮转向的车辆在转向过程中,通常会使两个行走轮同时进行转向,同时在转向过程中会使两个行走轮朝向偏转的方向进行倾斜,从而使车体朝向偏转方向倾斜而减少车体的侧翻。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两个行走轮在进行转向时两个行走轮之间的间距仍保持相同,此时转向时需要使位于转向半径外侧的行走轮移动更大的距离,而移动更大的距离需要做更多的功,从而导致行走轮的转向过程较为麻烦。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车辆在转弯的过程中,行走轮的转动过程更加灵活,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轮联动机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轮联动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包括转向机构及摆动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0008]第一转向件,带动第一行走轮沿第一轴线转向,所述第一行走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
[0009]第二转向件,带动第二行走轮沿第二轴线转向,所述第二行走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
[0010]第三转向件,所述第三转向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所述第三转向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
[0011]所述摆动机构包括,
[0012]第一摆动件,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倾斜从而使第一行走轮所在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形成锐角或者钝角夹角;
[0013]第二摆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行走轮倾斜从而使第二行走轮所在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形成锐角或者钝角夹角;
[0014]第三摆动件,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摆动件,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摆动件;
[0015]第四摆动件,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摆动件,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摆动件;
[0016]所述第三摆动件及第四摆动件与第一摆动件之间的转动位置的连线偏离于第一轴线;
[0017]所述第三摆动件及第四摆动件与第二摆动件之间的转动位置的连线偏离于第二轴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摆动机构带动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偏斜的过程中,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与地面接触的位置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减少位于转动半径
外侧的行走轮移动的距离,使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的转动过程更加方便灵活。
[0019]可选的:联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20]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转向件与第二转向件之间沿第三轴线转动;
[0021]第二驱动件,一端与第三转向件转动连接且另一端由第一驱动件带动围绕第三轴线转动;
[0022]套筒,所述套筒转动套接于第一驱动件外;
[0023]所述第三摆动件及所述第四摆动件的中部均转动连接于套筒。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机构带动第三转向件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的转向。
[0025]可选的:所述第一行走轮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所述第一行走轮与第一转向件的连接位置偏离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行走轮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所述第二转向件与第二行走轮的连接位置偏离第二轴线。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转向的过程中,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会发生沿其自身轴线的转动,从而使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在转向时更加方便。
[0027]可选的:所述第三摆动件包括,
[0028]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所述第一摆动杆另一端与套筒转动连接;
[0029]第二摆动杆,所述第二摆动杆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所述第二摆动杆另一端与套筒转动连接;
[0030]所述第四摆动件包括,
[0031]第三摆动杆,所述第三摆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所述第三摆动件的另一端与套筒转动连接;
[0032]第四摆动杆,所述第四摆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所述第四摆动杆的另一端与套筒转动连接;
[0033]所述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第三摆动杆、第四摆动杆与套筒的转动轴线均与第三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0034]所述摆动机构连接有限制第一转向件及第二转向件向上转动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摆动杆或者第三摆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摆动杆或者第四摆动杆转动连接。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摆动杆及第二摆动杆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此时在一个行走轮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另一行走轮不易产生移动,从而使车辆的行驶更加稳定。
[0036]可选的:所述第三转向件包括,
[0037]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
[0038]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
[00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在转向时两者的转动角度不动,使第一行走轮及第二行走轮迎向车辆行驶的方向的夹角变小,从而减慢车辆的行驶速
度,使车辆在转向的过程中减速,增加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0040]可选的:所述第三转向件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实现与第一转向件的连接;所述第三转向件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实现与第二转向件的连接;
[0041]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
[0042]第一竖直转动件,垂直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件;
[0043]第一水平转动件,垂直固定于第一竖直转动件且转动连接于第三转向件;
[0044]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
[0045]第二竖直转动件,垂直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向件;
[0046]第二水平转动件,垂直固定于第二竖直转动件且转动连接于第三转向件。
[004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转动机构及第二转动机构将第三转向件分别与第一转向件和第二转向件连接,使第三转向件的两端连接处不易受到影响;
[0048]所述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分别通过第三转动机构与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机构包括,
[0049]第三竖直转动件,垂直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
[0050]第三水平转动件,垂直固定于第三竖直转动件且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
[0051]可选的:所述套筒转动连接有将第一摆动件与第二摆动件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第一摆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第二摆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套筒远离摆动机构的一侧。
[005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套筒与摆动机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车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53]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第三摆动件及第四摆动件的转动处均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栓均套接有沟槽轴承,所述沟槽轴承的外圈分别与连接件、第三摆动件或者第四摆动件抵接,所述螺栓均套接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机构(1)及摆动机构(2),所述转向机构(1)包括,第一转向件(11),带动第一行走轮(3)沿第一轴线(13)转向,所述第一行走轮(3)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13);第二转向件(12),带动第二行走轮(4)沿第二轴线(14)转向,所述第二行走轮(4)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14);第三转向件(15),所述第三转向件(15)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11),所述第三转向件(15)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12);所述摆动机构(2)包括,第一摆动件(21),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3)倾斜从而使第一行走轮(3)所在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形成锐角或者钝角夹角;第二摆动件(22),带动所述第二行走轮(4)倾斜从而使第二行走轮(4)所在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形成锐角或者钝角夹角;第三摆动件(23),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摆动件(21),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摆动件(22);第四摆动件(24),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摆动件(21),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摆动件(22);所述第三摆动件(23)及第四摆动件(24)与第一摆动件(21)之间的转动位置的连线偏离于第一轴线(13);所述第三摆动件(23)及第四摆动件(24)与第二摆动件(22)之间的转动位置的连线偏离于第二轴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联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件(51),位于第一转向件(11)与第二转向件(12)之间沿第三轴线(56)转动;第二驱动件(52),一端与第三转向件(15)转动连接且另一端由第一驱动件(51)带动围绕第三轴线(56)转动;套筒(53),所述套筒(53)转动套接于第一驱动件(51)外;所述第三摆动件(23)及所述第四摆动件(24)的中部均转动连接于套筒(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3)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11),所述第一行走轮(3)与第一转向件(11)的连接位置偏离第一轴线(13),所述第二行走轮(4)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12),所述第二转向件(12)与第二行走轮(4)的连接位置偏离第二轴线(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摆动件(23)包括,第一摆动杆(231),所述第一摆动杆(231)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11),所述第一摆动杆(231)另一端与套筒(53)转动连接;第二摆动杆(232),所述第二摆动杆(232)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12),所述第二摆动杆(232)另一端与套筒(53)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摆动件(24)包括,第三摆动杆(241),所述第三摆动杆(24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11),所述第
三摆动件(23)的另一端与套筒(53)转动连接;第四摆动杆(242),所述第四摆动杆(24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12),所述第四摆动杆(242)的另一端与套筒(5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231)、第二摆动杆(232)、第三摆动杆(241)、第四摆动杆(242)与套筒(53)的转动轴线均与第三轴线(56)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摆动机构(2)连接有限制第一转向件(11)及第二转向件(12)向上转动的弹性件(29),弹性件(29)的一端与第一摆动杆(231)或者第三摆动杆(241)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29)的另一端与第二摆动杆(232)或者第四摆动杆(242)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向件(15)包括,第一支杆(151),所述第一支杆(15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2),所述第一支杆(15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件(11);第二支杆(152),所述第二支杆(15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2),所述第二支杆(15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向件(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向件(15)通过第一转动机构(6)实现与第一转向件(11)的连接;所述第三转向件(15)通过第二转动机构(7)实现与第二转向件(12)的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6)包括,第一竖直转动件(61),垂直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件(11);第一水平转动件(62),垂直固定于第一竖直转动件(61)且转动连接于第三转向件(15);所述第二转动机构(7)包括,第二竖直转动件(71),垂直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向件(12);第二水平转动件(72),垂直固定于第二竖直转动件(71)且转动连接于第三转向件(15);所述第一支杆(151)及第二支杆(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皓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