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
本申请涉及车辆转向配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用于导向的车轮在转向过程中通常是同时朝向一个方向转动,利用转动的车轮进行导向使车辆朝向需要的方向行驶。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两个行走轮进行偏转的过程中两个行走轮的转动角度相同,而两个行走轮的行走半径不同,此时会导致位于外侧的行走轮产生打滑,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车辆在转弯过程中,行走轮的滚动方向贴近车辆的行驶方向,本申请提供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机构、驱动机构及摆动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转向件,带动第一行走轮沿第一轴线转向,所述第一行走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第二转向件,带动第二行走轮沿第一轴线转向,所述第二行走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第三转向件,所述第三转向件的一端与第一转向件转动连接;第四转向件,所述第四转向件的一端与第二转向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筒,连接于车身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转向件与第二转向件之间沿第三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套筒同轴转动;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一端与第三转向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另一端由第一驱动件带动围绕第三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同时与第三转向件及第四转向件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机构(1)、驱动机构(2)及摆动机构(3),所述转向机构(1)包括,/n第一转向件(11),带动第一行走轮(4)沿第一轴线(15)转向,所述第一行走轮(4)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15);/n第二转向件(12),带动第二行走轮(5)沿第一轴线(15)转向,所述第二行走轮(5)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16);/n第三转向件(13),所述第三转向件(13)的一端与第一转向件(11)转动连接;/n第四转向件(14),所述第四转向件(14)的一端与第二转向件(12)转动连接;/n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n套筒(21),连接于车身;/n第一驱动件(22),位于第一转向件(11)与第二转向件(12)之间沿第三轴线(24)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22)与套筒(21)同轴转动;/n第二驱动件(23),所述第二驱动件(23)一端与第三转向件(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23)另一端由第一驱动件(22)带动围绕第三轴线(24)转动;/n所述第二驱动件(23)同时与第三转向件(13)及第四转向件(14)的一端转动连接;/n所述摆动机构(3)包括,/n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机构(1)、驱动机构(2)及摆动机构(3),所述转向机构(1)包括,
第一转向件(11),带动第一行走轮(4)沿第一轴线(15)转向,所述第一行走轮(4)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15);
第二转向件(12),带动第二行走轮(5)沿第一轴线(15)转向,所述第二行走轮(5)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16);
第三转向件(13),所述第三转向件(13)的一端与第一转向件(11)转动连接;
第四转向件(14),所述第四转向件(14)的一端与第二转向件(12)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
套筒(21),连接于车身;
第一驱动件(22),位于第一转向件(11)与第二转向件(12)之间沿第三轴线(24)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22)与套筒(21)同轴转动;
第二驱动件(23),所述第二驱动件(23)一端与第三转向件(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23)另一端由第一驱动件(22)带动围绕第三轴线(24)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23)同时与第三转向件(13)及第四转向件(14)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摆动机构(3)包括,
第一摆动件(31),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4)倾斜从而使第一行走轮(4)所在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形成锐角或者钝角夹角;
第二摆动件(32),带动所述第二行走轮(5)倾斜从而使第二行走轮(5)所在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形成锐角或者钝角夹角;
第三摆动件(33),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摆动件(31),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摆动件(32);
第四摆动件(34),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摆动件(31),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摆动件(32);
所述第三摆动件(33)及第四摆动件(34)的中部均转动连接于套筒(21);
所述第三转向件(13)与第二驱动件(23)的转动位置及第四转向件(14)与第二驱动件(23)的转动位置分别位于第三轴线(24)垂直于第一轴线(15)至第二轴线(16)的连线的延伸线所处的竖直平面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件(11)与第三转向件(13)的转动轴线至第一轴线(15)的连线,与,第三转向件(13)形成的朝向第三轴线(24)的夹角为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转向件(12)与第四转向件(14)的转动轴线至第二轴线(16)的连线,与,第四转向件(14)形成的朝向第三轴线(24)的夹角为第二夹角;
所述第一轴线(15)至第三转向件(13)与第一转向件(11)的转动轴线的连线,与,第一轴线(15)至第三轴线(24)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第三夹角;
所述第二轴线(16)至第四转向件(14)与第二转向件(12)的转动轴线的连线,与,第二轴线(16)至第三轴线(24)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第四夹角;
当第一轴线(15)、第二轴线(16)及第三轴线(24)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第一轴线(15)与第二轴线(16)的垂直连线均垂直于第三轴线(24)及第二驱动件(23);
第一夹角等于第二夹角;
第三夹角等于第四夹角;
所述第三转向件(13)与第二驱动件(23)连接的位置及第四转向件(14)与第二驱动件(23)连接的位置分别位于第三轴线(24)垂直于第一轴线(15)和第二轴线(16)的垂直连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摆动件(33)及第四摆动件(34)与第一摆动件(31)的转动轴线相交于第一轴线(15),所述第三摆动件(33)及第四摆动件(34)与第二摆动件(32)的转动轴线相交于第二轴线(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远离第三摆动件(33)及第四摆动件(3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件(35),所述连接件(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摆动件(31)及第二摆动件(3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31)、第二摆动件(32)及连接件(35)的两端连接处均穿设有螺栓(36),所述螺栓(36)均螺纹连接有螺母(361),所述螺栓(36)均套接有沟槽轴承(37),所述沟槽轴承(37)的外圈分别与第三摆动件(33)、第四摆动件(34)或者连接件(35)抵接,所述螺栓(36)均套接有两个对锁平面轴承(38),所述对锁平面轴承(38)分别位于沟槽轴承(37)的两侧,所述对锁平面轴承(38)靠近沟槽轴承(37)的侧壁分别与第三摆动件(33)、第四摆动件(34)或者连接件(35)的端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车辆转向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皓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