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67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涉及电驱车桥技术领域。该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减速器、第二行星减速器及驱动轴。第一电机与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太阳轮传动连接,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行星架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第二行星减速器与第一行星减速器平行且并列设置,并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行星减速器传动连接,且通过第二行星减速器输出动力至驱动轴。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减速器反向传动连接,以使第一电机的动力也能够经第一齿圈及第二行星减速器输出。该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其均也具有成本较低,且稳定性较好的特点。且稳定性较好的特点。且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车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桥作为承受汽车的载荷,并维持汽车在道路上的正常行驶的机构,其动力稳定输出至关重要。现有的电驱车桥一般采用电子控制的方式控制两个电机适配汽车转向等情况时的动力输出,其成本较高,且稳定性较差。
[0003]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其均也具有成本较低,且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减速器、第二行星减速器及驱动轴;
[0007]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太阳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行星架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机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架及所述驱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17)、第一行星减速器(11)、第二行星减速器(12)及驱动轴(13);所述第一电机(16)与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11)的第一太阳轮(11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11)的第一行星架(113)与所述驱动轴(13)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机(16)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架(113)及所述驱动轴(13)输出扭矩;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12)与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11)平行且并列设置,并与所述驱动轴(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7)与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12)传动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12)输出动力至所述驱动轴(13);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11)的第一齿圈(114)与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12)反向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机(16)的动力也能够经所述第一齿圈(114)及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12)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7)与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12)的第二太阳轮(12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12)的第二行星架(123)与所述驱动轴(13)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电机(17)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行星架(123)及所述驱动轴(13)输出扭矩;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12)的第二齿圈(124)与所述第一齿圈(114)反向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齿圈(114)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齿圈(124)反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6)和所述第一齿圈(114)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电机(17)和所述第二齿圈(124)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11)与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12)以所述驱动轴(13)所在的竖直面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3)包括第一半轴(131)和第二半轴(132),所述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还包括差速器(18);所述差速器(18)分别与所述第一半轴(131)和第二半轴(132)传动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架(113)和所述第二行星架(123)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利邓福敏付祖发胡姗姗李青员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