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74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包括: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传动模块Ⅱ以及车桥总成模块Ⅲ;通过匹配两套驱动电机系统共用一套AMT变速箱,实现在不同车速、不同负载下的驱动力不同耦合,实现动力实时分配,如急加速、超车、高速、爬坡时双电机同时工作,提高整车动力性;普通工况单电机驱动,提高电机负载率,优化电机工作效率,提升整车经济性;双电机构型对于其中一组电机失效时,仍能保证其正常行驶功能,提高整车安全性;双电机共用两挡换挡,保证换挡可靠性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电机输出扭矩和电机工作在高效率区间,提高动力性经济性。所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行星排减速模块都具备支持其旋转运动所需的轴承、轴承密封件以及润滑油。滑油。滑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

技术介绍

[0002]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总体朝着动力系统集成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车企纷纷将驱动电机、变速箱、减速器、车桥等作为电驱动总成产品进行一体化集成。通过一体化集成设计,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总成的体积重量,提高系统的功率、体积、扭矩密度,另一方面通过集成化和精细化的匹配,提升电驱动总成的NVH水平,便于系列化、批量化生产,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和降低开发及生产成本。
[0003]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桥多采用电动车单电机匹配AMT变速箱、单电机匹配减速器、双电机匹配减速器以及双电机匹配AMT变速箱方案,且多为单电机方案,其系统集成度较低。
[0004]而且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桥中各个元件之间松散的安装在车架上,缺乏一定的统一整体性,造成维修维护不方便,而且各个元件如果不牢固的固定在车体上容易造成损坏而影响车辆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包括: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传动模块Ⅱ以及车桥总成模块Ⅲ;
[0006]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分布在车桥两侧;
[0007]驱动电机模块Ⅰ与传动模块Ⅱ连接;
[0008]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分别通过连接传动模块Ⅱ共用车桥总成模块Ⅲ的两挡变速换挡模块;再经过行星减速和差速器将动力分配到两个半轴上,最终传递到车轮上,实现电机分布式驱动和动力传递耦合。
[0009]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其中一套为第一驱动电机M1;
[0010]传动模块Ⅱ设有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以及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
[0011]车桥总成模块Ⅲ设有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行星减速模块、差速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
[0012]第一驱动电机M1输出的动力依次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和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将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
[0013]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包括两个空套在中间轴上的两对独立齿轮模块;
[0014]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其中另一套为第二驱动电机M2;
[0015]传动模块Ⅱ还设有第四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和第五齿轮传动减速模块;
[0016]第二驱动电机M2的输出动力依次通过第四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和第五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将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与第一驱动电机M1 动力汇合。
[0017]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差速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设置在车桥壳体上;
[0018]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分别通过差速器的支撑轴承固定在车辆壳体上;
[0019]行星减速模块固定连接在桥壳壳体上。
[0020]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减速传动机构承载件模块;
[0021]减速传动机构承载件模块包括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两挡变速换挡模块承载件、差速器承载件以及行星减速承载件;
[0022]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连接在车桥桥壳上;
[0023]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通过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连接在车桥桥壳上;
[0024]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通过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连接在车桥壳体上;
[0025]两挡变速换挡模块通过两挡变速换挡模块承载件连接在车桥桥壳上;
[0026]差速器连接差速器承载件,行星减速模块连接行星减速承载件;
[0027]差速器承载件和行星减速承载件为一体式冲焊件,一体式冲焊件中部两侧各有一个能够容纳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的敞口槽,并将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安装到敞口槽内,通过螺栓固定。
[0028]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电机M1和第二驱动电机M2分别包括:定子和可围绕定子轴线旋转的转子;
[0029]第一驱动电机M1的转子与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的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轴通过花键连接;
[0030]第二驱动电机M2的转子与第四齿轮传动减速模块的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轴通过花键连接;
[0031]定子通过螺栓配合固定于车桥壳体上。
[0032]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还设有第一传动齿轮;
[0033]第四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还设有第二传动齿轮;
[0034]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轴上,并通过轴承固定在减速传动机构承载件模块上;
[0035]第二传动齿轮安装在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轴上,并通过轴承固定在减速传动机构承载件模块上。
[0036]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轴;
[0037]第五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包括:第三齿轮和第二轴;
[0038]第一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0039]第三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0040]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和第五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均与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啮合。
[0041]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包括: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四轴以及第三轴;
[0042]第三传动齿轮安装在第三轴上,第三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桥壳上;
[0043]第四传动齿轮安装在第四轴上,第四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桥壳上;
[0044]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之间装有换挡结合套,换挡结合套通过内花键齿与
中间轴外花键啮合,并实现在中间轴轴向方向左右滑动。
[0045]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行星减速模块包括:太阳轮、行星齿齿轮组和齿圈;
[0046]太阳轮与中间轴通过键连接,行星减速模块的齿圈固定在桥壳上,驱动电机模块Ⅰ输出的动力通过行星齿齿轮组输出至差速器上。
[0047]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电机M1和第二驱动电机M2还分别连接有液冷系统;
[0048]液冷系统包括冷却水道,冷却水道内的冷却液通过冷却驱动件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
[0049]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50]本方案提出的双电机电驱动桥匹配两套驱动电机系统共用一套AMT变速箱,实现在不同车速、不同负载下的驱动力不同耦合以及动力实时分配。
[0051]本技术提供的双电机电驱桥中的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输出的动力依次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和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将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在两挡变速换挡模块作用下实现齿轮模块与中间轴啮合,中间轴直接与行星减速模块太阳轮连接,行星减速模块太阳轮齿圈与桥壳固定连接,再通过行星架直连差速器的差速器壳,在差速器作用下实现动力分配到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最后分别传递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
[0052]第二驱动电机M2一侧构型与第一驱动电机一侧相同,动力输出依次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将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传动模块Ⅱ以及车桥总成模块Ⅲ;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分布在车桥两侧;驱动电机模块Ⅰ与传动模块Ⅱ连接;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分别通过连接传动模块Ⅱ共用车桥总成模块Ⅲ的两挡变速换挡模块(10);再经过行星减速和差速器将动力分配到两个半轴上,最终传递到车轮上,实现电机分布式驱动和动力传递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其中一套为第一驱动电机M1(1);传动模块Ⅱ设有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2)以及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3);车桥总成模块Ⅲ设有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4)、行星减速模块(5)、差速器(6)、第一半轴(7)和第二半轴(13);第一驱动电机M1(1)输出的动力依次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2)和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3)将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4);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4)包括两个空套在中间轴(9)上的两对独立齿轮模块;两套驱动电机模块Ⅰ其中另一套为第二驱动电机M2(14);传动模块Ⅱ还设有第四齿轮传动减速模块(12)和第五齿轮传动减速模块(11);第二驱动电机M2(14)的输出动力依次通过第四齿轮传动减速模块(12)和第五齿轮传动减速模块(1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4),与第一驱动电机M1(1)动力汇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差速器(6)、第一半轴(7)和第二半轴(13)设置在车桥壳体上;第一半轴(7)和第二半轴(13)分别通过差速器(6)的支撑轴承固定在车辆壳体上;行星减速模块(5)固定连接在桥壳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传动机构承载件模块;减速传动机构承载件模块包括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两挡变速换挡模块承载件、差速器承载件以及行星减速承载件;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2)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连接在车桥桥壳上;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3)通过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连接在车桥桥壳上;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4)通过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承载件连接在车桥壳体上;两挡变速换挡模块(10)通过两挡变速换挡模块承载件连接在车桥桥壳上;差速器(6)连接差速器承载件,行星减速模块(5)连接行星减速承载件;差速器承载件和行星减速承载件为一体式冲焊件,一体式冲焊件中部两侧各有一个能够容纳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4)的敞口槽,并将第三齿轮传动减速模块(4)安装到敞口槽内,通过螺栓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电机M1(1)和第二驱动电机M2(14)分别包括:定子和可围绕定子轴线旋转的
转子;第一驱动电机M1(1)的转子与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2)的第一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轴(2

2)通过花键连接;第二驱动电机M2(14)的转子与第四齿轮传动减速模块(12)的第二齿轮传动减速模块轴(12

2)通过花键连接;定子通过螺栓配合固定于车桥壳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桥,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庆孔卓张庆鹏许电波赵飞翔李彬王坤玉徐秀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