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国良专利>正文

线圈座定位元件组装辅助机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82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圈座定位元件组装辅助机具,包括一设有组装空间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基座上配置有一推进单元,该推进单元有供线圈座置放的承载部;二分设于组装空间两侧的组装单元,每一组装单元上设有一底座,底座上设有定位元件输出口,该定位元件输出口另一侧设有包含动力源的定位元件推出单元。(*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线圈座组装机具,特别是一种线圈座定位元件组装辅助机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圈座定位元件组装辅助机具,包括一设有组装空间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基座上配置有一推进单元,该推进单元有供线圈座置放的承载部;二分设于组装空间两侧的组装单元,每一组装单元上设有一底座,底座上设有定位元件输出口,该定位元件输出口另一侧设有包含动力源的定位元件推出单元。所说的定位元件推出单元的动力源是一自动控制的气压缸,该动力源连接一前端形状与定位元件形状及组装方向相对应的推动板。所说的底座向上延伸有供定位元件堆叠的输送部该输送部设有一与定位元件形状及组装方向相对应的导入口,该导入口向外延伸有导入部,导入部设有引导通道。所说的推进单元的承载部后方设有施力部,该施力部是一自动控制的气压缸,另于承载部前端对应线圈座处设有定位柱,且于承载部两侧设有控制承载部位移的定位块。所说的承载部设有调整板。所说的基座上设有控制推进单元位移行程的止挡块,且于止挡块或底座上有感应元件。藉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1、本技术的定位元件推出单元可以自动推出定位元件,完成定位元件的组装,安装精确度较高且使用方便。2、本技术可设置多个定位元件推出单元,同时组装多个定位元件,提交工作效率。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定位元件输送过程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线圈座定位元件装配动作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线圈座定位元件装配动作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外观图。于该基座20上配置有一推进单元30,且于该基座20上设有控制推进单元30定位于预定位置,前述推进单元30设有施力部31和承载部32,于承载部32前端对应线圈座10处设有定位柱321,可使每一线圈座10固定于适当位置;于该组装空间22两侧配置有二组装单元40,每一组装单元40上设有一底座41,且于该底座41与承载部32两侧相对设有定位凹槽411及定位块322,藉以控制承载部32的位移路径,该底座41设有输出口412及动力源413并延伸有一输送部42,该输送部42设有导入口421,该导入口421的形状相对于定位元件15的形状及组装方向,并于该导入口421向外连接有导入部43,该导入部43另一侧向外延伸有引导通道431及抖动板50,以利固定元件15由抖动板50经引导通道431传送到导入部43经过导入口421到达输送部42,再进行后续的组装动作。请参阅图3、4,如图所示当使用者欲进行定位元件15装配时,先将定位元件15置放于抖动板50上,因为抖动板50成一预定角度地抖动,则固定元件15会依序在引导通道431间移动,当固定元件15移动至导入口421时,由于导入口421是针对定位元件15的形状及组装方向而设置,定位元件15呈预定方向排列,且因为重力作用,定位元件15会由导入口421进入输送部42而到达输送部42下方的输送口412,定位元件15堆叠于输送部42中。底座41后方的动力源413连接一相对于固定元件15的推动板414,即构成一定位元件推出单元,它可将固定元件15由输出口412推出,由于推动板414的前端415是针对定位元件15的组装方向设置,因此,固定元件15会以预定方向组装于线圈座10内,该动力源413可以是一气压缸连接于推动板414,亦可针对每一定位元件15而个别设置。请参阅图5、6,它们是定位元件组装时的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进行组装时,先将线圈座10置放于推进单元30的承载部32上,于承载部32设有定位柱321,可使每一线圈座10定位于预定位置,且于承载部32两侧设有定位块322,藉以控制承载部32的位移路径,再以外力将承载部32推进至组装空间22,以施力部31对承载部32施力,使承载部32持续向前推进,直到承载部32接触至止挡块21而停下,透过止挡块21控制承载部32的位移行程,则将线圈座10定位于适当位置,当线圈座10到达适当位置,令组装单元40后方的动力源413驱动推动板414并将固定元件15推出,由于推动板414的前端415系对应于定位元件15的组装方向,因此,固定元件15会以预定方向紧配组装于线圈座10内,前述的承载部32除以人工方式推动外,还可以其它方式推动。再请参阅图7,它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外观图。如图所示为配合线圈座10的大小,承载部32’上设有调整板323’,可利用调整板323’下方的调整孔324’向两侧相对调整定位柱321’的宽度,这样,就不需因线圈座10的大小不同而更换组装辅助机具,且于承载部32’后方设有气压缸33’,可利用气压缸33’自动化控制,而将承载部32’推进至组装单元40‘之间,并于止挡块21’上配置有感应元件211’,或将感应元件416’配置于底座41’上,则承载部32‘接触到止挡块21’或是底座41’,则感应元件211’、416’会启动底座41’后方的动力源413’,将固定元件15组装至线圈座10内,完成组装的线圈座10,再利用承载部32’后方的气压缸33’将承载部32’退回起始位置,如是完成线圈座定位元件组装自动化,大幅减少时间及人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圈座定位元件组装辅助机具,包括一设有组装空间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基座上配置有一推进单元,该推进单元有供线圈座置放的承载部;二分设于组装空间两侧的组装单元,每一组装单元上设有一底座,底座上设有定位元件输出口,该定位元件输出口另一侧设有包含动力源的定位元件推出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座定位元件组装辅助机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元件推出单元的动力源是一自动控制的气压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座定位元件组装辅助机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元件推出单元的动力源连接一前端形状与定位元件形状及组装方向相对应的推动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座定位元件组装辅助机具,其特征在于底座向上延伸有供定位元件堆叠的输送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座定位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林国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