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64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架(1),该线圈架(1)呈筒状,该线圈架(1)两端置有呈垂直延长状的端壁(2);所述线圈架(1)设置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该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组装后上部形成小窗(5),所述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密封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感线圈,特别涉及电感线圈绝缘外科的新型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通常,所谓电感线圈为,靠中心部缠有线圈来导入电能,并激活稼动体的一种电磁体,它常用于,自动售货机之门的启动装置等利用电来维持直线运动的装置,其用途甚广。在过去的电感线圈中,人们为了将线圈固定于线圈架上,使用绝缘胶带缠绕线圈,或采用以模具与树脂来套住中心部之线圈,使其成为一体的铸造方法。但在第一个方法中,因为绝缘胶带的表面露在外部,其表面较为粗糙,影响美观,尤其是它的密封性能与绝缘性能较差,因此产品常发生不良,耐久性差,另外,因须要由手动来完成缠胶带工序,使其生产性能受限。在第2个方法中,在利用模具来进行一体性铸造过程中,虽有环氧树脂缠绕线圈,但铸造成型物之表面不够光滑,其形象也单调,并且在模具内安排线圈也较难,在成型过程中线圈与模具相粘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短路及露于外部等问题。它具有制做较难、生产性落后等弊端,另外,因成型后,还需要由手动来完成去除异物之工序,因此要耗费大量时间,导致生产性大幅受限。在此方法中,因产品在模具内成型,要待硬化,将需要大量的高价模具,从而要耗大额的设施费用,且因模具而浪费很多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感线圈密封外壳;该密封外壳包住电感线圈后可以很容易的注入环氧树脂,使产品外观良好,并且绝缘性、密封性和耐久性良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包括线圈架,该线圈架呈筒状,该线圈架两端置有呈垂直延长状的端壁;所述线圈架设置左外包壳和右外包壳;该左外包壳和右外包壳组装后上部形成小窗,所述左外包壳和右外包壳密封连接。上述线圈架两端端壁的外边缘部分设置轨道,上述左外包壳和右外包壳的内边缘设置与端壁的轨道相对应的轨道。上述左外包壳和右外包壳的纵截面呈“ㄈ”字形。上述线圈架两端端壁的其中一端端面处设置线圈的导线引出孔。上述线圈架呈方筒状。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的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包在电感线圈的外部,形成的电感线圈产品时产品的外观就是左右外包壳的外观,其表面洁净,而且可形成多样状态。线圈架上缠绕电感线圈;左右两个外包壳与线圈架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包围在电感线圈外围的密封外壳;该外壳的上部留有小窗,可以通过这个小窗向密封的外壳内注入具有足够绝缘性、粘度和熔融点的硬化物——通常是环氧树脂等聚合树脂类物质。这样绝缘层的厚度可以利用该外壳的控制非常容易的保持一致,所以利用这种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可以非常简单的完成电感线圈的硬化物的填充和制作,它不仅能使产品外观良好,产品的绝缘性和密封性非常良好,而且其耐久性也可大幅度提高。由于往开放的线圈架上缠绕线圈非常容易的实现自动化,所以线圈的质量非常良好,其缠绕速度也提高很大。尤其可贵的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的硬化物的填充工序,无需担心线圈与模具相粘而引起短路或外露等问题,所以无需购置高价的模具及占用场所,因此节省了昂贵注入熔融硬化物的设备费用。产品注入熔融硬化物后,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直至硬化,便可完成,因此大大节省了空间并节约了时间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性和生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后的主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分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组合后左外包壳和右外包壳密封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注入熔融的硬化物的示意图;图5是图1的侧端面剖视图。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包括呈方筒状的线圈架1,该线圈架1两端置有呈垂直延长状的端壁2,端壁2的外边缘部分设置轨道7。线圈架1设置纵截面呈“ㄈ”字形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的内边缘设置与端壁2的轨道7相对应的轨道6。该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组装后上部形成用于向内注入熔融的硬化物如环氧树脂的小窗5。如图3所示,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之间涂抹粘接剂形成密封连接。线圈架1两端端壁2的其中一端端面处设置线圈的导线引出孔8,从电感线圈9引出的导线10穿过该引出孔8。利用本技术的密封外壳具体生产电感线圈的过程如下在线圈架1靠中心部缠有线圈来向嫁动体导引磁力的电感线圈9。上述线圈架在方筒状中心部的两端呈垂直延长状的端壁2,它的作用为;可防止被缠于中心部的线圈向外脱落,即起牵引作用,而且可将填充物锁住于左右外包壳3、4之内,另外,为分别与左右壳完全衔接,线圈架之边缘部分形成了轨道7,左右壳以少量间隔围住中心部的线圈,壳与线圈架同时具有可相互对应的轨道6,两者在组装时,衔接而成,组装时上部形成小窗,当上述线圈架与左右壳相结合时,通过上部小窗5,将填充物11注入,并将中心部之线圈完全包住,内部空间应彻底充满,其作用与容器相似。上述填充物在组装时,通过小窗流入到上述线圈与左右壳形成的空间内,注满之后,短时间内得以硬化。在此说明,形成于上述左右外包壳之内的轨道如图5所示,其端面呈“ㄈ”字形,为防止填充物漏出,壳之轨道与线圈架之轨道衔接而成。因此,当工人将上述左右壳与线圈架衔接后,左右壳临时被固定于线圈架上, 并可维持其形状。而将填充物注入其中空间得以硬化之后,上述左右壳及线圈架之结合度更为坚固,不会分解,其绝缘性能与封闭性将得以维持。另外,上述左右壳及线圈架之材质方面,若选更能与环氧树脂(填充物-epoxy)相粘的材料,那么它的固定将更为坚固,产品的耐久性能可获大幅提高。为防止填充物之漏出,上述左右壳之连接部位,可涂粘剂,在此,粘剂的种类可以是多样的,可使用所有具有耐热性的粘剂。终止所述,本技术之电感线圈的制做方法可按如下程序说明。(a)同时具有相互对应轨道的线圈架与左右外包壳相组合的阶段(b)为保证组装后的线圈架与左右外包壳彻底封合,在连接部位涂粘剂阶段;(c)通过上述线圈架与左右外包壳形成的小窗,将填充物充满于上述线圈及左右壳之空间内的阶段;(d)在待填充物完全硬化的短时间内,让窗一直朝上方的阶段。本实施例仅使用了有棱角的椭圆形外包壳,但在其它的具体实施中,只要能保证左右壳的结合,壳的形状可以是多样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架(1),该线圈 架(1)呈筒状,该线圈架(1)两端置有呈垂直延长状的端壁(2); 所述线圈架(1)设置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该左外包 壳(3)和右外包壳(4)组装后上部形成小窗(5),所述左外包 壳(3)和右外包壳(4)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架(1),该线圈架(1)呈筒状,该线圈架(1)两端置有呈垂直延长状的端壁(2);所述线圈架(1)设置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该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组装后上部形成小窗(5),所述左外包壳(3)和右外包壳(4)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架(1)两端端壁(2)的外边缘部分设置轨道(7),上述左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迪凯希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