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埋式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46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埋式电感器,包括磁芯座与绕线圈,绕线圈位于磁芯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圈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绕线圈的其中一出脚为下方出脚。所述磁芯座为磁芯实体。所述磁芯座由塑胶体与位于塑胶体内的可调螺旋状磁芯体或呈螺旋状的铜、铝材之芯组成。所述绕线圈的另一出脚位于侧面或下方出脚。所述绕线圈为扁平线,绕线圈的下部起绕点脚为下出脚,上层为侧面出脚。所述绕线圈的出脚为直插式或贴片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组装方便、一体化成型且体积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器,具体说是一种内埋式电感器
技术介绍
人们在选择电子产品时,往往会在相同功能的情况下,选择具备 轻、薄、小特点的产品,所以,现有的电子产品在选用电子原器件时, 同样要求电子原器件具备轻、薄、小的特点。最早的电感器需要具有一 铁芯,然后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这种电感器的体积不易縮小,不利 于电子产品进行微小化设计。随后,人们设计了内埋式电感器,该电感 器将线圈埋藏在一铁芯座内或塑胶体内,并裸露线圈的两端子于铁芯座 或掣胶体外。5见有的内埋式电感器有多种,但在制作结构上仍有不足, 影响产品的加工与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组装方便、 一体化成型且体积小 的内埋式电感器。本技术的目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埋式电感器,包括磁芯座与绕线圈,绕线圈位于磁芯座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圈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绕线圈的其中一出脚为下 方出脚。所述磁芯座为磁芯实体。所述磁芯座由塑胶体与位于塑胶体内的可调螺旋状磁芯体或呈螺旋 状的铜、铝材之芯组成。所述绕线圈的另 一 出脚位于侧面或下方出脚。所述绕线圈为扁平线,绕线圈的下部起绕点脚为下出脚,上层为侧 面出脚。所述绕线圈的出脚为直插式或贴片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内埋式电感器中的绕线圈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在同等体积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电感量与较小的高度;内埋式电感器中 的出脚为直插式或贴片式或其它形式的端子,因此,可以加工出多种出 脚形式的成品,满足多场合的需要,增加了产品的多样化,本技术 经过改进后可以获得结构较理想的内埋式电感器产品。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内埋式电感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2为本技术内埋式电感器注塑胶料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二)',阁3a为图l的剖面阁;图3b为图2的剖面图4a与图为本技术内埋式电感器其二韵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a与图5b为本技术内埋式电感器其三的剖面绕线顺序图; 图6a与图6b为本技术内埋式电感器其四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内埋式电感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型所述的内埋式电感器主要由磁芯座 IO与绕线图20组成,绕线圈内埋于磁芯座内,磁芯座可以由金属磁粉 经过绝缘处理后加工成与模体相同的形状,磁芯座还可以由塑胶料11 注塑成与模体相同的形状。绕线圈由导线绕圆心多房缠绕而成,绕线圈 的形状与模体相匹配,绕线图的两端出脚21、 22可以同时往下伸出, 或者一只脚22往下伸出,另一只脚21从侧面伸出。绕线圈20可以是圆 导线,还可以是扁平导线,绕一圈孤出脚21、 22可以是直插式还可以 赂片式。在生产制作时, 一种方法是将绕线图20巻置于模具的模腔 内,再加以磁粉一体成型,另一种方法是将线圈置于塑胶模具的模腔 内,再注塑塑胶ll加以成型,再将螺旋磁芯12或铜、铝材料螺旋体12 旋入成可调电感器内埋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埋式电感器,包括磁芯座与绕线圈,绕线圈位于磁芯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圈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绕线圈的其中一出脚为下方出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埋式电感器,包括磁芯座与绕线圈,绕线圈位于磁芯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圈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绕线圈的其中一出脚为下方出脚。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埋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座 为磁芯实体。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埋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座 由塑胶体与位于塑胶体内的可调螺旋状磁芯体或呈螺旋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达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