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明恩专利>正文

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71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特别是指一种以简易而牢固的结构,平整的电极面及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所完成的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其主要是由二侧开有沟槽的磁芯氧化铁粉芯与穿孔式电路板粘固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磁芯系与穿孔式电路板以胶粘方式固定,在磁芯绕线并将其线端直接穿设于穿孔式电路板电极孔中以焊锡焊固。(*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特别是指一种以简易而牢固的结构,平整的电极面及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所完成的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按,在表面粘着(SURFACE MOUNTING)日趋被普遍采用的要求下,做为电源阻流滤波用的电源电感器,亦必须走向表面粘着式(SURFACE MOUNTING STYLE),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产品,不论是海鸥型基座式,或是磁芯端面镀银钯式,均需很贵的制作成本,且在使用上,有端子不平整,高度太高或银钯翘起等结构不良,引起的作业不良等严重缺失。传统的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有两种形式,一为海鸥型基座式,另一为磁芯端面镀银钯式1.海鸥型基座式(参见图1)此种构造是将传统式产品(A),直接架置在附有海鸥型端子的基座(B)上,把线圈的线头及线尾直接缠绕在端子(C)上,再把缠绕好线端的端子,浸入400-450℃的高温锡液里做浸焊,而完成之。但此型式具有如下的缺点①线端缠绕时,由于线的拉力(电源线圈所用的线均很粗,拉力很大)及缠绕的扯力,易形成端子翘起。又,在高温浸焊时,焊热对磁芯(D)、线包(E)及端子(C)的热冲不同,冷却的时间不同等因素,亦会更加使端子产生翘起(F)及每只端子(C)之间的不平整问题(参见图1-1)。②浸焊时,锡液的高热,会熔软基座(B),冷却后,造成胶突(G)(参见图1-1)。③浸焊后,各个端子(C)的吃锡及自锡液中拉起的时间及角度不同,形成的沾锡角(H),亦会造成各端子(C)的平整度(水平度)不齐一的问题,造成表面粘着焊不到或焊不牢等情况(参见图1-2)。2.磁芯端面镀银钯式(参见图二)此种构造是直接于磁芯(D)端面镀上银钯,经800℃的高温烧结,而构成电极面(I),即所谓的基体金属化(SUBSTRATE ME-TERLIZATION)的做法。此附电极面(I)的磁芯(D),烧结号,将其线端(J)引至电极端面(I),经450℃左右的热熔着及压平,再点上银膏,经红外线重熔处理(IR REFLOW),使之平整。此种结构及生产方式,有以下的特点与缺点①减少直接作业人员的工时,但在材料工程及后处理工程投资甚大,且相当耗用能源;A.银烧结需800℃的烧结炉。B.需450℃的热熔机,及压平装置。C.在后处理作业,需红外线重熔处理机(IR REFLOW MA-CHINE)。②所用银钯、银膏皆为贵金属,成本甚高,且有重金属烧结作业公害。③虽有压平作业,但因电源部位符合负载的要求,所用线材均属粗线,整型压平相当困难,各只端子的平整度,难以达到,因此,需要点银膏及一次红外线重熔处理,使之平整,然仍不见得做到平整。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鉴于前述传统技术的缺点,积其多年实际从事电子零件制造设计丰富专业知识,期以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制造一种简易而牢固的结构及平整的端子面为设计依归,经不断研究、改良后,终有本技术的研创成功,公诸于世。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其是以穿孔式电路板(PCB)代替海鸥型基座及磁芯镀银钯方式,可达避免海鸥型基座式的端子翘起与胶突及磁芯镀银钯式的银钯剥落所造成导通不良、松动等的接触不良缺失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其是以简易式设备工具即可生产,可摒除磁芯镀银钯式的需巨额投资,及使用贵金属高材料费及重金属高温烧结公害的缺失。本技术的又一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其孔的上、下两端铜垫镀锡,孔壁亦镀铅锡,形成上电极面与底电极面导通的电极结构,底电极面在线圈加工过程中,不需加工,即能维持四个电极而均确保维持在同一水平平面度,使表面粘著作业达到极优的作业性。本技术的再一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其是以线圈的线端与底极面直接焊固来代替线端缠绕于海鸥式端子的方式,能达省工时及端子无不平整的功效。本技术的再一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不用重金属(银钯、银膏),不但降低生产成本,且能避免重金属高温烧结的公害者。本技术的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包括基板和粘固于基板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电极孔,缠绕在磁芯上的线圈的线端直接穿设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电极孔中以焊锡焊固。为实现本技术前述目的技术手段,兹列举一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附图式的简要说明图1是习用海鸥型基座式电源电感器平面图。图2是习用磁芯端面镀银钯式电源电感器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制造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制造流程正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源电感器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附图中的参照号数(A)传统电感 (B)海鸥型基座(C)端子 (D)磁芯(E)线包 (F)翘起端子(G)胶突 (H)沾锡角(I)电极面 (J)线端(10)磁芯 (11)突点(12)沟槽(20)穿孔式电路板 (21)铜垫(210)孔(22)凹穴 (23)上电极面(24)底电极面(30)铜线 (31)线头(32)线尾首先请先参阅图3的本技术作实施例制造流程图及图4的本技术实施例制造流程正面图,由图可知本技术的制造过程为(1)材料(参见图4-1,4-2)本技术磁芯(10)下端设有一突点(11),而侧面开有沟槽(12)。穿孔式电路板做为基板,此电路板上的四角各设有上、下二个铜垫(21)及孔(210),上、下铜垫(21)均镀锡且孔壁均镀上锡铅合金,以构成上下导通的电极,即上电极面(23)与底电极面(24)成一电极组,在其中央并开设有一凹穴(22)。(2)绕线(参见图4-3)将磁芯(10)缠绕上铜线(30),并将线头(31)及线尾(32)顺沟槽(12)向下拉伸贴紧内壁。(3)线端成型及线端预焊(参见图4-4)在容纳线头(31)及线尾(32)通过的沟槽(12)加胶(EPOXY)将线头(尾)粘固,以避免线圈松卷及控制线端成型的间距,后将线端成型,并行预焊。(4)组合(参见图4-5)将成型及预焊后的电感器与穿孔式电路板(20)组合,磁芯底端突点(11)沾胶后对准穿孔式电路板凹穴(22),而定位粘固磁芯(10)与穿孔式电路板(20)上,此设计可收胶粘牢固及接着于中心之效。而线端(线头及线尾)则穿设入孔(210)中,并以电烙铁将焊锡填满孔(210)而成。如此的加工底电极面(24)于线圈加工过程中“不经加工”,即可维持四个电极面均确保维持在同一平面度,如此即完成本技术制造程序。经由此方法所制成的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具有以下结构的特征(1)穿孔式电路板(20)具四个孔(210),每个孔上的上铜垫(21)及底铜垫及孔壁,均镀上锡铅合金,构成上下导通的电极。(2)磁芯(10)侧面开沟槽(12),使之容纳线端通过,并加环氧树脂粘牢,可避免线圈松卷及控制线端成型的间距。(3)穿孔式电路板(20)中间开设有一凹穴(22),磁芯底端中间设有一突点(11),可收胶粘牢固及接着于中心之效。本技术的优点再阐明如后(1)底电极组合及加工程序中“不经加工”,因此四个电极端子维持0.05MM以内的水平平整度,使表面粘着作业达到极优的作业性。(2)没有海鸥型基座式的端子翘起与胶突等问题,亦不会有镀银钯式的银钯式的银钯剥落,造成导通不良、松动等的接触不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包括基板和粘固于基板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电极孔,缠绕在磁芯上的线圈的线端直接穿设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电极孔中以焊锡焊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包括基板和粘固于基板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电极孔,缠绕在磁芯上的线圈的线端直接穿设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电极孔中以焊锡焊固。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粘着式电源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有四个电极孔,每个所述电极孔上、下端均设有一铜垫,且该上铜垫、下铜垫及各电极孔孔壁上均镀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恩
申请(专利权)人:徐明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