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与建筑顶板搭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20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与建筑顶板搭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包括均为镁合金或铝合金材质的顶支撑块以及支撑龙骨,可由连接板进行组装固定连接,且在支撑龙骨上设置有可与建筑顶板快速拼接装配的拼接通孔,能够实现建筑顶板搭建结构的快速组装,拆装方便,搬运成本低,搬运效率高,重量小,载荷能力强,使用周期长,循环使用效率高。另外,顶支撑块与支撑龙骨之间的抵接面为相互对应的倾斜面,可使搭建的整体建筑顶板搭建结构承受的重力分布更均衡,进一步提高整体建筑顶板搭建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顶板搭建结构采用上述的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进行搭建,拆装方便,安全性高,循环使用效率高。使用效率高。使用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与建筑顶板搭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建材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与建筑顶板搭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楼板等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中,需要顶板搭建结构作为临时性支护结构进行浇筑支撑,搭建的顶板搭建结构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且混凝土凝固后即可拆除。以搭建的顶板搭建结构进行支护,可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方便快速地完成楼板等建设,有效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搭建的顶板搭建结构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支护过程中,需要承受其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这对搭建的顶板搭建结构的负载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若搭建的顶板搭建结构负载能力不足以支撑其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载荷,则会导致浇筑的混凝土出现变形、凹凸不平,甚至出现坍塌的安全事故。
[0004]传统的顶板搭建结构的建材以木板拼合为主,木板之间的拼合主要采用铁钉加木条的装配件方式进行拼合连接,但木板的韧性较大而刚性不足,虽能够承载足够的荷载,却容易变形,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支撑块,以及用于抵接设置在所述顶支撑块左右两侧的支撑龙骨;且所述支撑龙骨与所述顶支撑块抵接后,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顶支撑块的底部具有朝向下凸起的顶支撑杆装配柱,且所述顶支撑杆装配柱的中间开设有顶支撑杆装配孔;所述支撑龙骨的边缘具有背离顶部一体向下延伸的龙骨折边,且所述支撑龙骨的前后龙骨折边上均开设有用于与建筑顶板拼接的拼接通孔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在所述支撑龙骨与所述顶支撑块抵接后,所述连接板用于所述支撑龙骨与所述顶支撑块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龙骨与所述顶支撑块连接的端部上具有一体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前后侧面上具有内凹的装配凹槽Ⅰ,且所述装配凹槽Ⅰ内开设有装配孔Ⅰ;所述顶支撑块的底部的前后侧面上具有与所述装配凹槽Ⅰ对应的装配凹槽Ⅱ;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装配孔Ⅰ对应的装配孔Ⅱ;在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龙骨与所述顶支撑块时,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嵌入至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龙骨的所述装配凹槽Ⅰ内,且所述装配孔Ⅰ与所述装配孔Ⅱ采用包括插销锁紧,以及所述连接板的中间部位嵌入至所述顶支撑块的装配凹槽Ⅱ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龙骨的与所述顶支撑块连接的端部具有中空型腔Ⅰ,且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减重槽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龙骨的前后龙骨折边上均开设有拼接凹槽Ⅰ;所述拼接通孔Ⅰ开设在所述支撑龙骨的前后龙骨折边的所述拼接凹槽Ⅰ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顶板组装用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龙骨的背离抵接所述顶支撑块的一侧的龙骨折边上开设有拼接凹槽Ⅱ;且在所述拼接凹槽Ⅱ内开设有用于拼接相邻的支撑龙骨的拼接通孔Ⅱ。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发谭魏郭族帆宋卓能陈善荣郑梁
申请(专利权)人:嘉丰工业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