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梁楼板加固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225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05
一种无梁楼板加固支模装置,包括支撑柱(1)和无梁楼板(2),支撑柱(1)的顶部为无梁楼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中部或上部外围设置有固定框架(3),固定框架(3)的上端四周分别通过模板固定槽(4)或铰接轴安装有侧模板(5),四块侧模板(5)中的一个或多个开设有靠近上端的浇筑口(6),侧模板(5)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模板固定框(7)和下模板固定框(8),上模板固定框(7)位于下模板固定框(8)的上方,并且上模板固定框(7)的内框大于下模板固定框(8)的内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搭设和固定便捷,能适应不同高度和倾斜角度加固模板的固定需要,整体加固质量好。整体加固质量好。整体加固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梁楼板加固支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梁楼板加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无梁楼板加固支模装置,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在较大面积的地下室以及大跨度建筑中,无梁楼板结构有着越来越多的运用,提高楼板承载能力和刚度,以免楼板太厚,就需要在支撑柱与楼板之间设置加固结构,以提高承载受力面积。之前修建的房屋的楼板也有采用无梁结构,在对旧楼进行加固中也需要对无梁楼板进行必要的加固。在加固施工中需要进行支模,对无梁楼板的加固采用传统模板的话搭设和固定难度较大,更主要的是传统模板固定一般需要在模板上开设贯穿孔,并安装对拉螺杆,会对加固结构产生破坏,不利于提高整体加固质量。一直以来缺乏一种安装方便,搭设和固定便捷,能适应不同高度和倾斜角度加固模板的固定需要,整体加固质量好的加固支模装置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加固支模装置结构简单,对无梁楼板的加固采用传统模板的话搭设和固定难度较大,不能适应不同高度和倾斜角度加固模板的固定需要,加固质量不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搭设和固定便捷,能适应不同高度和倾斜角度加固模板的固定需要,整体加固质量好的一种无梁楼板加固支模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无梁楼板加固支模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无梁楼板,支撑柱的顶部为无梁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中部或上部外围设置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上端四周分别通过模板固定槽或铰接轴安装有侧模板5,四块侧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开设有靠近上端的浇筑口,侧模板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模板固定框和下模板固定框,上模板固定框位于下模板固定框的上方,并且上模板固定框的内框大于下模板固定框的内框,下模板固定框的底部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或者下模板固定框的底部与支撑柱的底部所在的地面之间安装有支撑架。
[000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为U型结构或门型结构,U型结构或门型结构的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侧模板呈倒梯形结构,四块侧模板拼接组合形成一个上端大、下端小的腔体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模板的上端与无梁楼板的底面相接触,或者侧模板的上端外边缘设置有固定板或固定座,固定板或固定座的上端面与无梁楼板的底面相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固定框和下模板固定框的侧面分别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上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件,上模板固定框与下模板固定框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固定框和下模板固定框的内框以及侧模板任意水平面上的外轮廓都呈相似矩形。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在固定框架上活动安装有侧模板,便于调节侧模板的倾斜角度,同时采用了上模板固定框和下模板固定框从下往上托住侧模板的固定方式,实现了对倾斜侧模板的固定和支撑,不需要通过对拉螺杆进行固定。
[0012]2、本技术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搭设和固定便捷,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能适应不同高度和倾斜角度加固模板的固定需要,整体加固质量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侧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固定框架的俯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固定框架的侧面示意图
[0017]图中:支撑柱1,无梁楼板2,固定框架3,模板固定槽4,侧模板5,浇筑口6,上模板固定框7,下模板固定框8,连接孔9,连接件10,支撑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9]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无梁楼板加固支模装置,包括支撑柱1和无梁楼板2,支撑柱1的顶部为无梁楼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中部或上部外围设置有固定框架3,固定框架3的上端四周分别通过模板固定槽4或铰接轴安装有侧模板5,四块侧模板5中的一个或多个开设有靠近上端的浇筑口6,侧模板5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模板固定框7和下模板固定框8,上模板固定框7位于下模板固定框8的上方,并且上模板固定框7的内框大于下模板固定框8的内框,下模板固定框8的底部与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支撑架11,或者下模板固定框8的底部与支撑柱1的底部所在的地面之间安装有支撑架11。
[0020]所述固定框架3为U型结构或门型结构,U型结构或门型结构的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
[0021]所述侧模板5呈倒梯形结构,四块侧模板5拼接组合形成一个上端大、下端小的腔体结构。
[0022]所述侧模板5的上端与无梁楼板2的底面相接触,或者侧模板5的上端外边缘设置有固定板或固定座,固定板或固定座的上端面与无梁楼板2的底面相固定。
[0023]所述上模板固定框7和下模板固定框8的侧面分别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上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件10,上模板固定框7与下模板固定框8之间通过连接件10相连接固定。
[0024]所述上模板固定框7和下模板固定框8的内框以及侧模板5任意水平面上的外轮廓都呈相似矩形。
[0025]参见图1,本技术在支撑柱1的中部或上部外围设置有固定框架3,固定框架3为U型结构或门型结构,U型结构或门型结构的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固定框架3安装在支撑柱1的外表面上,并实现封闭式固定,使得固定框架3与支撑柱1之间实现稳固的临时固定,为上部的模板结构提供支撑和所必须的安装平面,可调性好。
[0026]固定框架3的上端四周分别安装有侧模板5,侧模板5的底部与固定框架3的上端之
间有多种安装固定方式,其中一种方式是在固定框架3的上端四周分别开设有模板固定槽4,将侧模板5的底部镶嵌固定在模板固定槽4内,实现侧模板5底部的固定,同时拆卸也很方便,也便于调节侧模板5的倾斜角度。另外一种固定方式是在固定框架3的上端四周分别安装铰接轴,将侧模板5底部通过铰接轴安装在固定框架3的上端。
[0027]侧模板5为普通木模板结构或钢模板结构,且呈倒梯形结构,四块侧模板5拼接组合形成一个上端大、下端小的腔体结构,腔体内用于设置钢筋网或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侧模板5的上端与无梁楼板2的底面相接触,或者侧模板5的上端外边缘设置有固定板或固定座,固定板或固定座的上端面与无梁楼板2的底面相固定。
[0028]侧模板5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模板固定框7和下模板固定框8,上模板固定框7位于下模板固定框8的上方,并且上模板固定框7的内框大于下模板固定框8的内框。上模板固定框7的内框、下模板固定框8的内框以及侧模板5任意水平面上的外轮廓都呈相似矩形,在对侧模板5进行固定时,从下往上进行固定,使得上模板固定框7和下模板固定框8分别从下往上托住侧模板5,进而实现对侧模板5的固定和支撑,不需要通过对拉螺杆进行固定。上模板固定框7和下模板固定框8的侧面分别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上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梁楼板加固支模装置,包括支撑柱(1)和无梁楼板(2),支撑柱(1)的顶部为无梁楼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中部或上部外围设置有固定框架(3),固定框架(3)的上端四周分别通过模板固定槽(4)或铰接轴安装有侧模板(5),四块侧模板(5)中的一个或多个开设有靠近上端的浇筑口(6),侧模板(5)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模板固定框(7)和下模板固定框(8),上模板固定框(7)位于下模板固定框(8)的上方,并且上模板固定框(7)的内框大于下模板固定框(8)的内框,下模板固定框(8)的底部与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支撑架(11),或者下模板固定框(8)的底部与支撑柱(1)的底部所在的地面之间安装有支撑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楼板加固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3)为U型结构或门型结构,U型结构或门型结构的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克冰王瑞丰普娜胡丽霞刘方曹力余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远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