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17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其支撑梁结构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支撑架包括有支撑架A、支撑架B与支撑架C,在支撑架C的上端连接有调节螺纹杆A,在调节螺纹杆A的上端连接有U型顶托,支撑梁结构包括有矩形管支撑梁与固定连接在矩形管支撑梁两侧的连接件,矩形管支撑梁通过该连接件安装在调节螺纹杆A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高强度矩形管支撑梁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支撑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其连接方式和常规的盘扣式钢管支架水平杆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矩形管支撑梁端部与锁扣连接部位的焊接方式和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梁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并且可以提供具有一定刚度和承载力的水平承载面。载面。载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模板支撑体系由顶板模板支撑组合结构、框架柱模板支撑组合结构、剪力墙模板支撑组合结构三个系列组成,三套系统组合灵活,结构严密,可按照客户各工程的不同要求进行设计配置,其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如专利号为CN200620066918.7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及其与支撑梁的组合装置,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包括一体成型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塑料模板面板,相邻的两层模板面板之间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用来连接相邻两层模板面板并提高模板支撑力的四周闭合的闭合空间,在模板面板上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与其配合的塑料支撑梁形状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凸条或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凸条或第二限位槽设在与塑料支撑梁接触的面上,模板面板为两层,所述的闭合空间为连接在两层模板面板之间的第一加强筋和两层模板面板之间形成的闭合空间,在模板面板成型面的背面还设有与第一加强筋位置一一对应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的第二加强筋包括所述的第二凸条,闭合空间为连接在相邻两层模板面板之间的第三加强筋和相邻两层模板面板之间形成的闭合空间;相邻两层模板面板之间的第三加强筋的位置一一对应,支撑梁由塑料一体成型,所述的塑料支撑梁包括周边闭合的外管体,在所述外管体的内侧壁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与所述的外管体之间或所述的加强筋与所述的加强筋之间的横截面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闭合空间,在与建筑模板配合的面上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对建筑模板限位并与建筑模板配合的部分形状相适应的第一限位凸条或第一限位槽;建筑模板的第二凸条安装在建筑模板支撑梁的第一限位槽内或建筑模板的第二限位槽安装在建筑模板支撑梁的第一限位凸条上,建筑模板支撑在建筑模板支撑梁上,建筑模板安装在一起,在建筑模板支撑梁的外管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还凸设有支撑机构,在相邻两建筑模板支撑梁的支撑机构上安装有支撑条,建筑模板安装在支撑条、建筑模板支撑梁上,在所述的外管体内设有周边闭合的内管体,所述的内管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柱形或多边形,所述的加强筋包括连接在所述的外管体对角线位置的四条加强筋和连接在所述的外管体中心线位置的四条加强筋,在所述的外管体与所述的加强筋之间和/或所述的加强筋与所述的加强筋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密闭空间和/或矩形的密闭空间,内管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加强筋包括连接在外管体对角线位置的两条加强筋和连接在外管体中心线位置的四条加强筋,内管体靠近外管体设有两条凹槽的配合面的一侧的边延伸至外管体;在与建筑模板配合的面上设有两条所述的第一限位槽。
[0004]如上述支撑梁等目前现有的支撑结构,其施工方式通常是采用平摆浮搁的承重梁(双槽钢托梁的方式),其承载力和承重功能较低,存在支撑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在搭设和拆
除过程中无法保证架体的稳定性,施工安全性较低。
[0005]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本技术中设置的高强度矩形管支撑梁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支撑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其连接方式和常规的盘扣式钢管支架水平杆相同,而且上下连接位置可以根据施工需求和净空高度任意连接,本技术优化了矩形管支撑梁端部与锁扣连接部位的焊接方式和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梁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并且可以提供具有一定刚度和承载力的水平承载面,使该支撑梁结构的用途多样化。
[0007]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其支撑梁结构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支撑架包括有支撑架A、支撑架B与支撑架C,所述支撑架B设置在支撑架A的上端,支撑架B与支撑架A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C设置在支撑架B的上端,所述支撑架C与支撑架B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C的上端连接有调节螺纹杆A,在调节螺纹杆A的上端连接有U型顶托,所述支撑梁结构包括有矩形管支撑梁与固定连接在矩形管支撑梁两侧的连接件,矩形管支撑梁通过该连接件安装在调节螺纹杆A之间。
[0008]进一步,所述支撑架A、支撑架B与支撑架C的结构相同,均通过多条支撑管与角度连接杆安装组成,在支撑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条相互横向平行设置的水平连接杆A。
[0009]进一步,所述支撑架A的底部设置有可调底座,该可调底座包括有调节螺纹杆B、下限位螺母与支撑底板,调节螺纹杆B与所述支撑架A之间通过螺纹相互旋接,下限位螺母套装在调节螺纹杆B上,下限位螺母对插入支撑管的长度进行限位,支撑底板固定连接在调节螺纹杆B的下端。
[0010]进一步,所述支撑管上套装有多个法兰盘,四个支撑管上的法兰盘通过所述水平连接杆A和角度连接杆相互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有U型连接块与限位销板,在U型连接块上开设有限位销孔,U型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矩形管支撑梁的端部相互固定连接,U型连接块的另一端与固定在调节螺纹杆A上的圆盘式螺母相互插接。
[0012]进一步,所述限位销板安装在所述限位销孔的内部,限位销孔通过所述限位销板与所述圆盘式螺母之间相互限位锁定。
[0013]进一步,所述调节螺纹杆A上套装有用于调节调节螺纹杆A下端插入支撑管长度的上限位螺母,在调节螺纹杆A之间连接有水平连接杆B,水平连接杆B设置在上限位螺母的上端并与所述矩形管支撑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0014]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S1:首先根据施工方案进行物料准备;
[0016]步骤S2:按施工顺序搭设盘扣支架至方案中需求的高度;
[0017]步骤S3:将U型顶托插入调节螺纹杆A;
[0018]步骤S4:旋转U型顶托的圆盘式螺母至工程需求的计算高度;
[0019]步骤S5:在矩形管支撑梁上直接铺设梁底的龙骨;
[0020]步骤S6:铺设梁底胶合板;
[0021]步骤S7:铺设梁钢筋;
[0022]步骤S8:铺设梁测模板胶合板和背楞;
[0023]步骤S9:准备进行混凝土浇筑。
[0024]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其支撑梁结构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支撑架包括有支撑架A、支撑架B与支撑架C,在支撑架C的上端连接有调节螺纹杆A,在调节螺纹杆A的上端连接有U型顶托,支撑梁结构包括有矩形管支撑梁与固定连接在矩形管支撑梁两侧的连接件,矩形管支撑梁通过该连接件安装在调节螺纹杆A之间,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5]1.本技术可以作为支撑梁,可以为施工中盘扣支架提供水平承载作业面和承重梁使用,与该型水平连接杆两侧专门设计的可调节高度的法兰盘相组合,既能够实现支撑结构与支撑管之间的有效连接,形成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其支撑梁结构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有支撑架A(1)、支撑架B(2)与支撑架C(3),所述支撑架B(2)设置在支撑架A(1)的上端,支撑架B(2)与支撑架A(1)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C(3)设置在支撑架B(2)的上端,所述支撑架C(3)与支撑架B(2)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C(3)的上端连接有调节螺纹杆A(8),在调节螺纹杆A(8)的上端连接有U型顶托(13),所述支撑梁结构包括有矩形管支撑梁(15)与固定连接在矩形管支撑梁(15)两侧的连接件(17),矩形管支撑梁(15)通过该连接件(17)安装在调节螺纹杆A(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A(1)、支撑架B(2)与支撑架C(3)的结构相同,均通过多条支撑管(4)与角度连接杆(6)安装组成,在支撑管(4)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条相互横向平行设置的水平连接杆A(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矩形管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A(1)的底部设置有可调底座,该可调底座包括有调节螺纹杆B(9)、下限位螺母(11)与支撑底板(12),调节螺纹杆B(9)与所述支撑架A(1)之间通过螺纹相互旋接,下限位螺母(11)套装在调节螺纹杆B(9)上,下限位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强张文马靳庆峨胡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鼎维固模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