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变压器线圈绕组翻身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212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变压器线圈绕组翻身架,中轴固定在翻身支架的支架平台上,中间穿有一任意绕轴径向旋转的翻身叉头,翻身叉头另一端水平搁置在叉头托架上。将绕线完成的成形线圈绕组一端的出轴装入叉头内固定,另一段装上吊环,用钢丝绳挂到行车或电动葫芦的吊钩上,吊钩上升,就可将横放的绕圈竖起。能有效地将数吨重的变压器绕组竖起,并不损伤绕组绝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变压器制造中使用的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大型变压器线圈绕组翻身架
技术介绍
大型变压器制造过程中,三相高压和低压绕组在绕线过程中一般均采用卧绕,即把铜排绕组绕在圆型、横放并缓慢旋转的绕线模上。待绕完后必须要将横着的绕组连同模芯一起竖起,然后抽出模芯,用专用吊笼将绕组吊入变压器铁芯,完成阶段组装。由于变压器对绝缘要求高,绕组铜排外面均包有绝缘层,一只成型绕圈绕组连同模芯有时重达数吨,因此将其竖起,又不碰伤绝缘是制造中的一道关键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变压器线圈绕组翻身架,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地将数吨重的变压器绕组竖起,并不损伤绕组绝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变压器线圈绕组翻身架,中轴固定在翻身支架的支架平台上,中间穿有一任意绕轴径向旋转的翻身叉头,翻身叉头另一端水平搁置在叉头托架上。所述的翻身支架在与叉头托架对应的三个方向设有斜角支撑。本技术有益效果因为本技术装有一只可旋转翻身叉头,行车吊钩上升时,一头用钢丝绳吊起时会自然沿中轴翻转,直至到达所要的角度;同时由于钢丝绳吊在木模一端,与线圈间保持一定距离角,因此不会碰伤绝缘,整个过程没任何物体碰到线圈,因此可有效解决翻身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翻身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翻身旋转叉头;2-中轴;3-中轴平台;4-中轴固定螺栓;5-叉头托架;6-翻身支架;7-绕线模出轴;8-成形线圈绕组;9-吊钩;10-钢丝绳;11-斜角支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图2是本技术结构形状图,用两套中轴固定螺栓4将中轴2固定在翻身支架6的中轴平台3上,中轴中间有一只可360度转动的翻身旋转叉头1,翻身旋转叉头1呈三通结构,直通孔穿入中轴2,留有一定间隙,可绕中轴作径向360度翻转,另一孔作为固定绕线模出轴孔。翻身旋转叉头的另一头水平搁在叉头托架5上。翻身支架6在与叉头托架5对应的三个方向设有斜角支撑11。图3是实际翻身使用示意图,行车水平吊运,先将绕线模出轴7穿入翻身旋转叉头1内,随后行车另一吊钩9用钢丝绳10吊住成形线圈绕组8的另一头吊环,松去水平吊运钢丝绳,此时数吨重的成形线圈绕组8一头通过叉头支承在叉头托架5上,另一头由行车吊住,保持水平位置不变。翻身时,行车边向翻身架方向移动,边升吊钩,由于成形线圈绕组8一端穿入叉头,因此在行车行进和吊钩上升过程中,成形线圈绕组沿中轴作翻转,直至竖直,然后松去叉头,吊出成形线圈绕组。整个过程平稳无冲击力,同时钢丝绳等翻身零部件始终与成形线圈绕组保持一定距离,因此有效保证绝缘不被碰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变压器线圈绕组翻身架,其特征在于中轴固定在翻身支架的支架平台上,中间穿有一任意绕轴径向旋转的翻身叉头,翻身叉头另一端水平搁置在叉头托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变压器线圈绕组翻身架,其特征在于中轴固定在翻身支架的支架平台上,中间穿有一任意绕轴径向旋转的翻身叉头,翻身叉头另一端水平搁置在叉头托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变压器绕圈绕组翻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