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电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73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变电阻器,通过使滑动触头(35)的接片(35a、35b)在同心设置在基板(10)表面上的集电器及电阻体上滑动来调节电阻值。在基板(10)的中心孔(11a)内形成具有阶差面(11c)的凹部(11b),在旋转轴(30)上形成与阶差面(11c)相对的阶差面(33)。阶差面(11c)与阶差面(33)相互接触,在旋转轴(30)旋转时虽然由于摩擦力会产生树脂粉末,但该树脂粉末不会向基板的表面飞散。因此可实现能够不受基板与旋转轴之间生成的树脂粉末的不良影响的可变电阻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可变电阻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使安装在可旋转的旋转轴上的滑动触头在基板上的电阻体及集电体上的滑动,来调节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器。在基板100的中心孔(轴承孔)101中安装由能够自由旋转的具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滑动触头的由树脂成型品构成的旋转轴107,在旋转轴107上安装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滑动触头108,该滑动触头108具有在电阻器105上滑动接触的接片108a和在集电器104上滑动接触的接片108b。由接片108a与108b的位置来调节端子112与113之间的电阻值。而且,在基板100上安装有由树脂成型品构成的盖109,如附图说明图11所示,在该盖109上,形成由扣合在基板100的背面边缘上的扣合钩109a。即,在使用如图12所示的模具121、122对盖109进行树脂成型时,扣合钩109a是由模具121的销部121a所形成,而由销部121a的拔出痕迹则形成开口109b。图7(a)给出了6个开口109a的图示。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如图7~10所示的可变电阻器中,在旋转轴107的中心孔107a中插入图中未表示的轴杆,由该轴杆给予旋转轴107以旋转力。可变电阻器中旋转轴的旋转数可达数百万次。旋转轴107的凸缘部107b与基板100的表面相滑动接触(图8中符号A所表示的部位),会产生树脂粉末。产生的树脂粉末可能会附着到附近的集电体104及电阻体105上,形成接片108a与108b的接触障碍,导致旋转寿命的下降。如图7~12所示,由于不可避免地要形成为得到扣合钩109a而将销部121a拔出的痕迹开口109b,所以灰尘等微细异物就容易从该开口109b进入盖109的内部,从而可能发生滑动触头108的接触障碍或短路,导致旋转寿命的下降。而且,在基板100上安装盖109时,盖109有发生不规则倾斜的可能性。例如盖109沿如图10所示的箭头Y方向倾斜时,盖109的顶部就会对滑动触头108的接片108a产生压力,将会导致接片108a变形等。进而,在图13中,由于在所述可变电阻器中,由于旋转轴107的旋转数可达数百万次,所以就要求旋转轴107及与其配合的轴承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轴杆的偏心或不均匀所带来的冲击。也就是说,希望轴承101的有效孔径部分C尽量的大,旋转轴107的壁厚B尽量的厚。因此,在传统的可变电阻器中,为了确保轴承孔101的有效孔径部分C的必要量,就需要基板100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样,就很难实现薄形化,而且,轴杆的大型化,虽然对其自身的抗旋转断裂强度可获得提高,但由于必须确保旋转轴107的壁厚B具有足够的厚度,所以,轴杆(中心孔)的大型化就使得可变电阻器自身的体积增大。这与电子部件的小型化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使小型化的实施变得困难。换言之,为了使基板100薄形化,应使有效径部分C变小,或为了使轴杆大型化而使壁厚B变薄,这些都会导致轴承部分的强度下降,引起易于磨损等问题。进而,如图7~9所示,集电体104是由含银等良导体的涂料经涂敷、烧成而在基板100上形成,并具有与另一端子112的另一端112b的规定的物理接合强度。但是,这种接合属于金属材料112与涂料的烧结物之间,即异种物质之间的接合,未必能够获得足够的强度。这样,对端子进行切断或弯曲加工时的载荷、或由于基板100与集电体104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形成的应力,就可能会引起所述接合的剥落,使作为电子部件的可靠性下降。而且,由于银的硫化还会使接触电阻增大,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且,由于是在基板100上将涂料涂敷与烧结而形成的集电体104,所以还会使设备与工序增加,导致成本上升。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能够避免在分别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基板与旋转轴之间发生树脂粉末的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在盖上不形成不必要的贯通至可变电阻器内部的开口部,从而能够防止微细异物的侵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在对于基板组装盖时,能够避免内部部件的滑动触头的变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可强化旋转轴的轴承部分,并可提高耐久性,同时可实现基板的薄形化、和旋转轴的大径化(旋转轴的薄轴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端子与集电体的连接可靠性高、且成本能够降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可变电阻器,在由树脂构成的基板上,同心设置其各个端子构成电连接的电阻体及集电体,并且在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能够在电阻体及集电体上滑动的滑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能够旋转自如地安装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孔,并且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在与该中心孔的同心圆上通过阶差面与该中心孔形成连续的凹部,在所述旋转轴上形成与所述凹部的阶差面对向的阶差面,所述旋转轴的阶差面与所述凹部的阶差面相互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可变电阻器中,各自由树脂构成的基板与旋转轴,通过在基板中心孔上形成的凹部阶差面与旋转轴上形成的阶差面相接触,旋转轴在该接触状态下旋转。在相互接触的阶差面之间虽然会产生树脂粉末,但该产生场所限于基板中心孔的内周面,树脂粉末不会向基板的表面飞散。所以,在基板表面设置的集电体与电阻体上就不会附着树脂粉末,从而可防止与滑动触头接触的障碍及旋转寿命的降低。特别是,理想的是,把所述滑动触头安装在由旋转轴外周面凸出的凸缘部,并且在该凸缘部与基板的表面之间形成空隙。这样能够确实防止基板表面树脂粉末的发生。而且,所述中心孔还可以形成在基板背面凸出的圆环状凸起部中,从而使旋转轴内插入的轴杆的轴承部分的强度得到增强。进而,理想的是,圆环状的凸起部能够嵌合在印刷基板的孔部。实际安装时能够使可变电阻器的高度降低,并使圆环状的凸起部能够得到印刷基板的支撑。同时,可起到决定可变电阻器相对于基板的位置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变电阻器,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基板由所述树脂材料的盖所覆盖,在所述基板的侧面形成第1扣合部,在所述设置在所述盖的侧面的凸起片上,形成有与所述基板的第1扣合部相扣合的第2扣合部,在该凸起片的附近,不存在与可变电阻器的内部相贯通的开口部。具体说来,本说明书中所指的可变电阻器的内部,是指基板表面与覆盖该基板的盖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变电阻器中,由于在盖的凸起片上形成的第2扣合部在凸起片附近不存在贯通至可变电阻器的内部的开口部,所以能够确保盖内部的防尘性,即能够阻止微小异物的侵入。特别是,第2扣合部是沿着凸起片方向上形成的贯通孔,所以在凸起片附近就不会留下在盖的树脂成型时由模具上设计的销部拔出而残留的痕迹。而且,所述贯通孔是在由树脂成型所述盖时,通过使用可从侧面向一侧的模具侧壁部自由进退的可动部件而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可变电阻器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基板由所述树脂材料的盖所覆盖,在所述基板的侧面形成第1扣合部,在所述盖的侧面设置的凸起片上,形成作为与所述第1扣合部相扣合的第2扣合部的在厚度方向贯通该凸起片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是在由树脂成型所述盖时,通过使用可从侧面向一侧的模具侧壁部自由进退的可动部件而形成。该可变电阻器的作用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可变电阻器中说明的作用基本相同。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变电阻器,还具有以下特征在由树脂构成的基板上,同心设置与各个端子构成电连接的电阻体及位于该电阻体内侧的集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电阻器,在由树脂构成的基板上,同心设置与各个端子构成电连接的电阻体及集电体、并且在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能够在电阻体及集电体上滑动的滑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能够旋转自如地安装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孔,并且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在与该中心孔的同心圆上通过阶差面与该中心孔形成连续的凹部,在所述旋转轴上形成与所述凹部的阶差面对向的阶差面,所述旋转轴的阶差面与所述凹部的阶差面相互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9-28 2001-303969;JP 2001-10-3 2001-307716;1.一种可变电阻器,在由树脂构成的基板上,同心设置与各个端子构成电连接的电阻体及集电体、并且在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能够在电阻体及集电体上滑动的滑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能够旋转自如地安装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孔,并且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在与该中心孔的同心圆上通过阶差面与该中心孔形成连续的凹部,在所述旋转轴上形成与所述凹部的阶差面对向的阶差面,所述旋转轴的阶差面与所述凹部的阶差面相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触头安装在从所述旋转轴外周面凸出的凸缘部上,该凸缘部与所述基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形成在从所述基板的背面凸出的圆环状凸部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的凸部嵌合在印刷基板的孔部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由所述树脂材料的盖所覆盖,在所述基板的侧面形成第1扣合部,在设置在所述盖的侧面上的凸起片上,形成与所述基板的第1扣合部相扣合的盖的第2扣合部,在所述盖的突起片附近,不存在贯通至可变电阻器内部的开口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扣合部是形成在所述凸起片厚度方向上的贯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是在由树脂成型所述盖时,通过使用可从侧面向一侧的模具侧壁部自由进退的可动部件而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由所述树脂材料的盖所覆盖,在所述基板的侧面形成第1扣合部,在所述盖的侧面设置的凸起片上,形成作为与所述第1扣合部相扣合的第2扣合部的在厚度方向贯通该凸起片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是在由树脂成型所述盖时,通过使用可从侧面向一侧的模具侧壁部自由进退的可动部件而形成。9. 一种可变电阻器,在由树脂构成的基板上,同心设置与各个端子构成电连接的电阻体及位于该电阻体内侧的集电体,并且,在所述基板上地安装有带有滑动触头的旋转轴,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上诚士奥西弘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