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陆肆专利>正文

高阻水性电缆导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27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阻水性电缆导体,其包括绞线(1)、阻水绳(2)、阻水条(3)和阻水带(4),阻水绳(2)与同层绞线(1)同向绞合,与邻层绞线(1)反向绞合;相邻绞层间设置阻水绳(2)或/和阻水条(3)或/和阻水带(4);绞线组的最外层包敷阻水带(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用多重阻水材料复合形成网状立体阻水防护结构的高阻水性电缆导体,自身具有的高阻水性,防止电缆电性能的下降,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复合网状立 体阻水结构的高阻水性电缆导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电线电缆一般由导体、绝缘层和护套层三个部分组成。普通 的电线电缆其阻水性能很低,在敷设和使用过程中, 一旦有水浸入,绝缘防 护层的绝缘能力降低,即绝缘电阻会急剧下降,最终导致电缆绝缘电击穿, 造成安全事故,乃至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而,在潮湿环境中敷设的电线 电缆应为具有阻水性能的电线电缆。为防止水从电线电缆的导体进入,现有 技术电线电缆导体阻水结构是在电缆导体中加入阻水剂,现有的阻水剂为粉 末材料,阻水剂施加于整个电线电缆导体内的可填充空间内。 一旦电线电缆 进水时,阻水剂遇水后立即膨胀至原体积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从而迅速将 电线电缆导体内的缝隙填满,阻止水的进一步浸入达到防止绝缘电阻下降的 目的。采用粉状阻水剂填充电线电缆导体内空隙的工艺复杂,阻水粉飞扬不 仅污染环境,吸入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为此,本设计人针对 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开发了一种柔性可绕制的复合网状立体阻水结构的高 阻水性电缆导体。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具有复合网 状立体阻水结构的高阻水性电缆导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绞线、阻水绳、阻水带,阻水绳与同层 绞线同向绞合,与邻层绞线反向绞合;相邻绞层间设置阻水绳或/和阻水带; 绞线组的最外层包敷阻水带。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整体性阻水材料,避免了粉末阻水材料填充时造 成的飞尘环境污染,以及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本技术运用多重阻水 材料复合形成网状立体阻水防护结构的高阻水性电缆导体,自身具有的高阻 水性,防止电缆电性能的下降,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 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电缆导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电缆导体横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电缆导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电缆导体横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绞线l、阻水绳2、阻水条3和阻水带4,阻 水绳2与同层绞线1同向绞合,与邻层绞线1反向绞合;相邻绞层间设置阻 水绳2或/和阻水条3或/和阻水带4;绞线组的最外层包敷阻水带4。图1、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在电缆导体绞合时,在各绞层间同时绞入带有阻水材料的阻水绳2。阻水绳2绞入具有与同层绞线l相同的绞合节距和绞向,与相邻层绞线之绞向相反,相互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在相邻绞层间还沿绞线组轴向直放一根阻水条3以增加单位长度 内网状阻水结构密度,绞合导体最外层包敷一层阻水带4,形成完整的复合 立体网状阻水结构的高阻水性电缆导体。图3、图4示出了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在电缆导体绞 合时,在各绞层间同时绞入带有阻水材料的阻水绳2。阻水绳2绞入具有与 同层绞线l相同的绞合节距和绞向,与相邻层绞线之绞向相反,相互形成立 体网状结构。在相邻绞层间还沿绞线组轴向直放一根阻水条3以增加单位长 度内网状阻水结构密度;或者纵包或绕包一条阻水带4,形成完整的复合立 体网状阻水结构的高阻水性电缆导体。所述的绞线组在中心处及层间轴向放入阻水绳2,轴向放入阻水绳2可 以是单根或多根,并可用阻水带4代替。本技术工作原理当水沿导体径向或纵向浸入时,已附着在阻水绳、 阻水条和阻水带上的阻水材料迅速膨胀,将水阻断在导体中的阻水网格内, 使其不能继续沿轴向浸入,达到阻水的目的。本技术高阻水性电缆导体利用现有绞线机即可,不需专用设备,对 环境无任何不利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阻水性电缆导体,包括绞线(1)、阻水绳(2)、阻水条(3)和阻水带(4),其特征是:阻水绳(2)与同层绞线(1)同向绞合,与邻层绞线(1)反向绞合;相邻绞层间设置阻水绳(2)或/和阻水条(3)或/和阻水带(4);绞线组的最外层包敷阻水带(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水性电缆导体,包括绞线(1)、阻水绳(2)、阻水条(3)和阻水带(4),其特征是阻水绳(2)与同层绞线(1)同向绞合,与邻层绞线(1)反向绞合;相邻绞层间设置阻水绳(2)或/和阻水条(3)或/和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陆肆
申请(专利权)人:蒋陆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