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建汉专利>正文

具有电磁波屏蔽护膜的排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58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电磁波屏蔽护膜的排线,是在该排线的绝缘层表面布覆有一层电磁波屏蔽护膜,该电磁波屏蔽护膜的两端缘与该导线两端部的裸露导线区段之间或是端末间皆各留有一适当的间距。该排线是为一可挠性排线或一般的连接器排线。藉由该电磁波屏蔽护膜,以屏蔽外界电磁场对该排线的平行导线传输信号的电磁干扰。(*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输电子信号的排线,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电磁波屏蔽护膜的排线。在各项电器用品、工业设备、测量仪器、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中,皆广泛使用到连接器排线,藉以传输所需的控制信号。常用的排线形态大致上可分为可挠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简称为F.F.C.)或一般的连接器排线(Flat Cable)。不论是可挠性排线或一般的连接器排线,其结构主要包括有数条彼此绝缘的平行导线,各平行导线的表面包括有一绝缘层,以使该导线与外界作电隔绝,且使各导线之间彼此绝缘。在该可挠性排线的两端部,典型的结构是分别形成有一适当长度的裸露导线区段,以供插接在一电路板上的微型连接槽。而在典型的连接器排线的结构设计方面,则是在该连接器排线的两端部各连接有一连接器,以供插置在一连接器插槽中,或是在该连接器排线的其中一端连接一连接器、而另一端则直接焊在电路板上。由于在现代的数子系统或电子设备中,所要求的执行速度越来越高,故所使用的信号频率亦越来越高。在此状况下,在藉由排线传输电子控制信号时,万一有外界的电磁波对该排线内部的导线造成干扰时,则信号的传输即有可能不正确。业者为防止此种状况的发生,一般都会以检查码、位元核对等技术来侦测信号的传输是否正确。但是仅以此种方式来防止信号传输的错误,仅是一种消极的方法,且在软件程序或电子电路的设计上皆较为复杂。若能针对此一状况,提供一种具有隔绝外界电磁波干扰的简易排线的话,则对于信号传输的正确性,将更为有利。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具有电磁波屏蔽护膜的排线,藉由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将外界电磁波予以阻绝,使不致影响到该排线内部导线的信号传输。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结构但效果良好的具有电磁波屏蔽护膜的排线。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是在该排线的绝缘层表面布覆有一层电磁波屏蔽护膜,该排线是为一可挠性排线或一般的连接器排线。在应用于可挠性排线的场合时,该电磁波屏蔽护膜的两端缘与该导线两端部的裸露导线区段之间皆各留有一适当的间距,且该电磁波屏蔽护膜与该排线两端部的至少一条或任何指定数条裸露导线相连接,藉由该电磁波屏蔽护膜,以屏蔽外界电磁场对该平行导线传输信号的电磁干扰。本技术的技术可用于可挠性排线的应用,亦可用于一般连接器排线的应用。而本技术应用在一般连接器排线的场合时,该电磁波屏蔽护膜是延伸出至少一条或任何指定数条的延伸导电膜,并一直延伸至该排线的端末,藉由该电磁波屏蔽护膜,以屏蔽外界电磁场对该平行导线传输信号的电磁干扰。很明显,本技术藉由该电磁波屏蔽护膜的设置达到了屏蔽外界电磁场对该排线中各平行导线在传输电信号时的可能电磁干扰的有益效果。有关本技术的详细结构设计及功效,将藉由以下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后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图1所示排线的其中一端部的放大视图;图3是显示图2中A-A断面的剖视图;图4是显示图2中B-B断面的剖视图;图5是显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显示图5所示排线的其中一端部的放大视图;图7是显示图5中C-C断面的剖视图。首先参阅图1所示,其是显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而图2是显示本技术排线的其中一个端部的放大视图。在此一实施例中,该排线1是为一可挠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简称为F.F.C)。该排线1内是包括有数条彼此绝缘的平行导线11(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示的剖面图),以形成一扁平排线。各平行导线11的表面包括有一绝缘层10,以使该导线11与外界作电隔绝,且使各导线11之间彼此绝缘。在该排线1的两端部是分别具有一适当长度的裸露导线区段11a、11b,可在该排线1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一微型连接槽2a、2b时,使各导线可电接触于该连接槽2a、2b内的金属接触片,以作电信号的传输。由于该排线的两端部较为柔软,故一般而言,都会在该排线1的两端部贴附有一插接辅助板3,以使排线的端部能顺利插接至连接槽内。在本技术的设计中,该排线1表面的绝缘层更布覆有一层电磁波屏蔽护膜4,其端缘与该导线的裸露导线区段11a、11b之间皆留有一适当的间距。再者,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中,该电磁波屏蔽护膜4与该排线的端末或裸露导线区段11a、11b中的至少一条或任何指定数条裸露导线相连接,藉由该电磁波屏蔽护膜的防护功能,以屏蔽外界电磁场对该平行导线传输信号的电磁干扰。例如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电磁波屏蔽护膜4是与该排线端部的裸露导线区段11a的最外侧其中一条裸露导线4a相连接,如此以将该电磁波屏蔽护膜4上所聚集的电荷由该连接的导线导引至地。相同地,该电磁波屏蔽护膜4亦与该排线另外一端部的裸露导线区段11b的最外侧其中一条裸露导线4b相连接。该裸露导线4a、4b的相对应位置最好是呈一对角位置关系为佳。以上的实施例是以可挠性排线(F.F.C)作为一实施例说明,本技术亦可应用在一般连接器排线5上,如图5所示。该连接器排线5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插接器5a、5b,以供插接在常用的插槽(未示)中。该连接器排线5的内部亦包括有数条导线51(参阅图6及图7所示),且各条导线5外部亦包括有绝缘层52。本技术应用在该连接器排线5时,是在该连接器排线5的绝缘层52表面且距离该排线的端末一适当距离处,均匀布覆有一层电磁波屏蔽护膜6,且该电磁波屏蔽护膜6延伸出至少一条或任何指定数条的延伸导电膜6a,并一直延伸至该排线的端末。当该连接器排线5的端末结合插接器5a、5b(参阅图5所示)以组构一排线产品时,该插接器5a、5b内部的插接脚7将会贯穿该延伸导电膜6a、绝缘层52再接触于导线51(参阅图6所示的立体图及图7的断面图),故可以使得该电磁波屏蔽护膜6所聚集的电荷经由该延伸导电膜6a、插接脚7、导线51而导引至地。故藉由该电磁波屏蔽护膜6的防护功能,可以屏蔽外界电磁场对该连接器排线5内的平行导线传输信号的电磁干扰。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技术确能达到预期的屏蔽电磁波功效,对于透过排线来传输/接收数据资料的电子设备而言,能够防止外界电磁波对该排线所传输的资料造成可能的干扰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而在本案专利申请前亦并未见到有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公开过或核准专利,故本技术已符合专利的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电磁波屏蔽护膜的排线,该排线包括有数条彼此绝缘的平行导线形成一扁平排线,各平行导线的表面包括有一绝缘层,其特征在于:该排线的绝缘层表面布覆有一层电磁波屏蔽护膜,且该电磁波屏蔽护膜与该排线两端部的裸露导线区段的至少一条或数条裸露导线相连接,或者该电磁波屏蔽护膜延伸出至少一条或数条的延伸导电膜,并一直延伸至该排线的端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磁波屏蔽护膜的排线,该排线包括有数条彼此绝缘的平行导线形成一扁平排线,各平行导线的表面包括有一绝缘层,其特征在于;该排线的绝缘层表面布覆有一层电磁波屏蔽护膜,且该电磁波屏蔽护膜与该排线两端部的裸露导线区段的至少一条或数条裸露导线相连接,或者该电磁波屏蔽护膜延伸出至少一条或数条的延伸导电膜,并一直延伸至该排线的端末。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汉陈思聪
申请(专利权)人:何建汉陈思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