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759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属于汽车车桥组件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差速器左壳、差速器右壳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控制器,工作台的居中位置固定开设有放置底槽,工作台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液推杆,第一电液推杆的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机械手用于夹紧固定螺栓,机械手、第一电液推杆、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差速器左壳上均间隔分布有多个通孔,且差速器右壳设有与差速器左壳上的通孔一一对应的通孔,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左壳的接触面为凹凸结构,且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的左壳的两侧均设有预留安装孔,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大大减少了废品率,解决了安装定位困难的问题。难的问题。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板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差速器加工时存在安装定位困难,效率低下,加工产生的因素会造成差壳、齿轮和轴承装配总成后,出现零件传动异响,转动不灵活,零件使用寿命短,使整车性能下降,影响消费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工作台、差速器左壳、差速器右壳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居中位置固定开设有放置底槽,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液推杆,所述第一电液推杆的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夹紧固定螺栓,所述机械手、第一电液推杆、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上均间隔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左壳卡接连接,且所述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的左壳的两侧均设有预留安装孔。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内对称开设有两个中空槽,所中空槽内均安装有夹紧装置,且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二电液推杆和安装在电液推杆输出端上的夹紧座,所述第二电液推杆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表面向所述底槽处延伸。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座,且所述滑动座与驱动电机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槽上设有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开设有圆形开口,且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限位条。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夹紧座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电液推杆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架,且支撑机架之间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工具箱。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差速器右壳为凹型结构,所述差速器左壳为凸
型结构,所述差速器右壳和差速器左壳通过凹凸配合卡接在一起。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在工作台上开设有底槽,使设备在使用夹紧装置固定工件前,将工件放置在底槽内,提前定位工件,且底槽上设有定位板,通过定位板可对工件进一步的限位。
[0013]2.本技术通过在工作台内对称开设有中空槽,且中空槽内均设有夹紧装置,通过第二电液推杆和夹紧座的配合将工件夹紧固定,且夹紧座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当夹紧座与工件接触产生的压力足够时,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输入信号,控制器向第二电液推杆传输信号,停止向工件移动。
[0014]3.本技术中的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左壳凹凸结构卡接在一起,且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左壳的两侧均设有预留安装孔,通过固定螺栓与预留安装孔的配合将差速器右壳和差速器左壳固定连接。
[0015]4.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液推杆、驱动电机以及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机械手,使设备在对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的安装预留孔进行固定连接时,机械手上夹紧固定螺栓,通过驱动电机低速驱动机械手旋转,第一电液推杆带动驱动电机向安装预留孔位置移动,固定螺栓与安装预留孔开始连接,连接完成后,机械手取消夹紧固定螺栓,第一电液推杆带动驱动电机远离工件。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差速器配合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差速器底部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差速器左壳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差速器右壳示意图。
[0024]图中:1、工作台;2、第一电液推杆;3、驱动电机;4、机械手;5、第二电液推杆;6、夹紧座;7、通孔、8、预留安装孔;9、控制器;10、定位板;11、限位条;12、底槽;13、差速器左壳;14、差速器右壳;15、滑槽;16、滑动座;17、支撑机架;18、固定板;19、工具箱;20压力传感器;21夹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工作台1、差速器左壳13、差速器右壳14和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控制器9,工作台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架
17,且支撑机架之间安装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上安装有工具箱19,工作台1的居中位置固定开设有放置底槽12,底槽12上设有定位板10,且定位板10开设有圆形开口,且定位板10上安装有限位条11,该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通过在工作台1上开设有底槽12,使设备在使用夹紧装置21固定工件前,将工件放置在底槽12内,提前定位工件,且底槽12上设有定位板10,通过定位板10可对工件进一步的限位,进一步的,工作台1内对称开设有两个中空槽,中空槽内均安装有夹紧装置21,且夹紧装置21包括第二电液推杆5和安装在电液推杆输出端上的夹紧座6,第二电液推杆5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1表面向底槽12处延伸,且夹紧座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0,且所述压力传感器20和第二电液推杆5均与控制器9电连接,该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通过在工作台1内对称开设有中空槽,且中空槽内均设有夹紧装置21,通过第二电液推杆5和夹紧座6的配合将工件夹紧固定,且夹紧座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0,当夹紧座6与工件接触产生的压力足够时,压力传感器20向控制器9输入信号,控制器9向第二电液推杆5传输信号,停止向工件移动,差速器左壳13上均间隔分布有6个通孔7,且差速器右壳14设有与差速器左壳13上的通孔7一一对应的通孔7,差速器右壳14与差速器左壳13的卡接连接,差速器右壳14位凹型结构,差速器左壳13为凸型结构,且差速器右壳14和差速器左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工作台(1)、差速器左壳(13)、差速器右壳(14)和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居中位置固定开设有放置底槽(12),所述工作台(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液推杆(2),所述第一电液推杆(2)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电机(3),且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4),所述机械手(4)用于夹紧固定螺栓,所述机械手(4)、第一电液推杆(2)、驱动电机(3)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差速器左壳(13)和差速器右壳(14)上均间隔分布有多个通孔(7),所述差速器右壳(14)与差速器左壳(13)卡接连接,且所述差速器右壳(14)和差速器左壳(13)的两侧均设有预留安装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内对称开设有两个中空槽,所中空槽内均安装有夹紧装置(21),所述夹紧装置(21)包括第二电液推杆(5)和安装在电液推杆输出端上的夹紧座(6),所述第二电液推杆(5)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1)表面向所述底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冬萌袁一天王鑫屈利平袁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新驱变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