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01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和设置在下模具正上方的顶板,所述下模具的模槽上开设有凹型空腔,位于所述凹型空腔底部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弹簧,凹型空腔的左右两端口内均活动插接有同一个凹型杆,凹型杆的两个端部均竖直向上固定有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摇把设置在下模具右侧开设的圆口内,保证在不使用摇把时不会发生误碰情况,并且由于在下模具内设置有凹型杆可以保证操作旋转摇把的同时,可以通过齿轮旋转带动倒L型齿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凹型杆在凹型空腔内向上移动,从而保证凹型杆同时对下模具的注塑产品进行顶起,避免现有技术中一边顶起出现的损坏产品的情况,较为实用。实用。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0003]经检索公开号CN 212097305 U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固定装置、支撑柱以及压缩装置,固定装置为正方体结构,且固定装置顶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与固定装置顶部固定连接,固定装置一侧开设有通孔,且制动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装置活动连接,制动装置一端设于固定装置内部,压缩装置设于固定装置顶部,且压缩装置设于固定装置正上方,液压杆设于压缩装置顶部,且液压杆底部与压缩装置顶部固定连接,压缩装置通过液压杆与固定装置顶部活动连接,该组合式注塑模具,有效的解决了注塑成型产品与注塑机内壁结合太紧而无法取出的问题,不仅有效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结构简单。
[0004]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0005]第一、该技术方案中将摇把设置在没有任何防护的下模上,导致后期容易出现误碰到情况;
[0006]第二、该技术方案中设置顶起机构仅仅设置在下模的端口一侧,容易造成注塑产品两边受力不一致造成的顶坏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解决了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和设置在下模具正上方的顶板,所述下模具的模槽上开设有凹型空腔,位于所述凹型空腔底部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弹簧,凹型空腔的左右两端口内均活动插接有同一个凹型杆,凹型杆的两个端部均竖直向上固定有顶杆,位于所述凹型空腔右方的下模具上开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与凹型空腔右部之间开设有移动通口;
[0009]位于所述凹型杆右端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倒L型齿板,位于所述下模具右侧壁上部水平向外开设有圆口,位于所述圆口中部水平向左活动安装有摇把,摇把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位于所述矩形空腔内并与倒L型齿板上部啮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杆上端面与下模具上端面齐平设置;凹型杆下部于两个弹簧上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倒L型齿板下部活动贯穿在移动通口内。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摇把右端面与下模具右侧壁齐平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下模具上部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顶板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上模芯,两根所述限位柱与顶板左右两部活动贯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由于将摇把设置在下模具右侧开设的圆口内,保证在不使用摇把时不会发生误碰情况,并且由于在下模具内设置有凹型杆可以保证操作旋转摇把的同时,可以通过齿轮旋转带动倒L型齿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凹型杆在凹型空腔内向上移动,从而保证凹型杆同时对下模具的注塑产品进行顶起,避免现有技术中一边顶起出现的损坏产品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的凹型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的倒L型齿板与齿轮啮合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下模具;2、凹型空腔;3、凹型杆;4、弹簧;5、移动通口;6、矩形空腔;7、倒L型齿板;8、圆口;9、摇把;10、齿轮;11、上模芯;12、顶板;13、限位柱;14、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1和设置在下模具1正上方的顶板12,下模具1的模槽上开设有凹型空腔2,位于凹型空腔2底部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弹簧4,凹型空腔2的左右两端口内均活动插接有同一个凹型杆3,凹型杆3的两个端部均竖直向上固定有顶杆14,位于凹型空腔2右方的下模具1上开设有矩形空腔6,矩形空腔6与凹型空腔2右部之间开设有移动通口5;
[0024]位于凹型杆3右端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倒L型齿板7,位于下模具1右侧壁上部水平向外开设有圆口8,位于圆口8中部水平向左活动安装有摇把9,摇把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齿轮10位于矩形空腔6内并与倒L型齿板7上部啮合。
[0025]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顶杆14上端面与下模具1上端面齐平设置;凹型杆3下部于两个弹簧4上端固定连接,倒L型齿板7下部活动贯穿在移动通口5内。本设置中,弹簧4可以保证凹型杆3进行稳定和快速的复位。
[0026]进一步的,摇把9右端面与下模具1右侧壁齐平设置,位于下模具1上部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3,顶板12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上模芯11,两根限位柱13与顶板12左右两部活动贯穿。本设置中,顶板12可以在限位柱13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升降高度。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各个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8]工作原理:由于将摇把9设置在下模具1右侧开设的圆口8内,保证在不使用摇把9时不会发生误碰情况,并且由于在下模具1内设置有凹型杆3可以保证操作旋转摇把9的同时,可以通过齿轮10旋转带动倒L型齿板7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凹型杆3在凹型空腔2内向上移动,从而保证凹型杆3同时对下模具1的注塑产品进行顶起,避免现有技术中一边顶起出现的损坏产品的情况。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1)和设置在下模具(1)正上方的顶板(12),所述下模具(1)的模槽上开设有凹型空腔(2),位于所述凹型空腔(2)底部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弹簧(4),凹型空腔(2)的左右两端口内均活动插接有同一个凹型杆(3),凹型杆(3)的两个端部均竖直向上固定有顶杆(14),位于所述凹型空腔(2)右方的下模具(1)上开设有矩形空腔(6),矩形空腔(6)与凹型空腔(2)右部之间开设有移动通口(5);位于所述凹型杆(3)右端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倒L型齿板(7),位于所述下模具(1)右侧壁上部水平向外开设有圆口(8),位于所述圆口(8)中部水平向左活动安装有摇把(9),摇把(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齿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星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