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集群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66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4
本申请涉及小型集群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及行走轮;行走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两侧的下部,且两个行走轮的径向相平行,两个行走轮中心到机器人主体中心轴的最短连线呈预设角度;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机器人主体内部设置有处理模块及无线传输模块;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均与处理模块通信连接。通过行走轮中心到机器人主体中心轴的连线呈预设角度,两个行走轮径向相平行,实现行走轮在机器人主体上错位,移动时,更利于拐弯或旋转,错位的行走轮有效的提升移动时整体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集群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人协作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集群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广泛,其中,小型集群机器人是一种国际前沿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由多个小型机器人组成的集群式系统。多机器人协作系统由多个机器人相互协作来完成在已知环境下的任务动态分配和再分配研究,任务预测与任务分解问题研究,以及异构大规模系统和复杂任务的任务分配问题的研究等,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任务完成的进度,同时还避免了单一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小型集群机器人中的其他机器人替代、以保证顺利的完成任务。
[0003]小型机器人通常为模拟许多场景使用,由于小型机器人在测试场地中,需要频繁调整方向,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稳定性高且操控性好的小型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小型集群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及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的下部,且所述两个行走轮的径向相平行,两个行走轮中心到所述机器人主体中心轴的连线成预设角度,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内部设置有处理模块及无线传输模块,所述传感器、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均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行走轮关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中心对称。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器人主体为圆柱体;所述机器人主体内安装有动力部,个数与所述行走轮相同,一个所述动力部与一个所述行走轮传动连接。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光电接收管,所述机器人主体顶面设置有主控板,所述光电接收管、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均设置在所述主控板上。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IMU9轴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所述IMU9轴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主控板上;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个数两个以上,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器人主体靠近顶部的侧壁周向间隔设置有八个所述红外传感器。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开口,内部中空,罩设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轮槽,与所述行走轮相匹配。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器人主体底部预留有电池位,且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外侧壁上设置有电源开关,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器人主体底部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上部开口处安装有防尘罩,且所述防尘罩为
透明材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型集群机器人的行走轮中心到机器人主体中心轴的连线呈预设角度,且两个行走轮径向相平行,实现两侧的行走轮在机器人主体上错位,该小型集群机器人在其相应的场地内移动时,在保证不影响其直线移动的前提下,更利于拐弯或旋转,并且对于自身高度较高的机型,移动时,错位设置的行走轮有效的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对于在相应场地内使用多个本申请的小型集群机器人集群演示时,能够提高演示效率,并且操纵机器人集群的整体效果更好。
[0015]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6]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17]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型集群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型集群机器人的仰视图;
[0019]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型集群机器人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21]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0024]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0025]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型集群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型集群机器人的仰视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型集群机器人的爆炸图。
[0026]如图1

图3所示,该小型集群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0及行走轮20,行走轮2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0的两侧的下部,且两个行走轮20的径向相平行,两个
行走轮20中心到机器人主体10中心轴的连线成预设角度,机器人主体10上设置有传感器,两侧安装有与行走轮20相匹配的动力部60,机器人主体10内部设置有处理模块11及无线传输模块12,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及动力部60均与处理模块11通信连接。
[0027]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将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型集群机器人的行走轮20中心到机器人主体10中心轴的连线呈预设角度,且两个行走轮20径向相平行,实现两侧的行走轮20在机器人主体10上错位,该小型集群机器人在其相应的场地内移动时,在保证不影响其直线移动的前提下,更利于拐弯或旋转,并且对于自身高度较高的机型,错位的行走轮20有效的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对于在相应场地内使用多个本申请的小型集群机器人集群演示时,能够提高演示效率,并且操纵机器人集群的整体效果更好。
[0028]还需特别指出的是,行走轮20的中心到机器人主体10中心轴的连线所呈预设角度未做出具体限定,以保证两行走轮20具有一定的错位幅度,稳定性、旋转均有较明显的提升。
[0029]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集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及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的下部,且所述两个行走轮的径向相平行,两个行走轮中心到所述机器人主体中心轴的最短连线呈预设角度;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内部设置有处理模块及无线传输模块;所述传感器、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均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集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行走轮关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中心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集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为圆柱体;所述机器人主体内安装有动力部,个数与所述行走轮相同,一个所述动力部与一个所述行走轮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集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电接收管,所述机器人主体顶面设置有主控板,所述光电接收管、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均设置在所述主控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集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宝海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能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