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98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上料;二、运行链条机构;三、第一加热箱热处理;四、第一保温箱热处理;五、第二加热箱热处理;六、第二保温箱热处理并自然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链条对电容芯进行传动,电容芯子在其内部处于悬空状态,且插接杆具有良好导热性,避免电容器芯子外热内冷,受热不均衡而出现皱褶老化问题,保持电容器芯子热收缩均衡,保证产品的电性能和热稳定性;通过连续的链条机构和相互贴合的加热箱和保温箱,缩短热处理工艺时间,并且提升热处理效,减小了热量的散热,从而降低能耗,由于采用连续逐级进行加热,产品质量高。产品质量高。产品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依着介质的不同,它的种类很多,例如:电解质电容、纸质电容、薄膜电容、陶瓷电容、云母电容、空气电容等。但是在音响器材中使用最频繁的,当属电解电容器和薄膜电容器。电解电容大多被使用在需要电容量很大的地方,例如主电源部分的滤波电容,除了滤波之外,并兼做储存电能之用。而薄膜电容则广泛被使用在模拟信号的交连,电源噪声的旁路等地方。
[0003]现有电容芯子内外热传导不均衡,外圈的金属化薄膜因自身较高的热收缩率致使热处理过度而发生褶皱老化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电性能和热稳定性;且现有热处理工艺时间长,效率低,且产品性能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热处理稳定性低,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整齐排列的电容器芯子通过输料管输送至定位管中,启动输料箱水平两侧的电动伸缩杆同时进行动作,输出端联动活塞对电容器芯子进行推挤,从而使电容芯子滑动至插接杆上;
[0008]步骤二:启动外部驱动机构进行动作,通过齿轮盘对链条进行传动转向,通过对电控箱的操作,实现对链条运动速度的调节,由于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第一保温箱和第二保温箱内部设置的链条总长度不同,从而实现对于电容芯子在不同的腔室中停留时间不同;
[0009]步骤三:插接在插接杆上的电容芯子在重力作用下,连接杆和链条之间通过轴承作用,始终保持沿重力向下设置,电容芯子随链条一同进入第一加热箱中,其内部的加热管持续进行加热,从而对电容芯子进行第一层次的热处理,第一加热箱外部的气泵进行动作,通过气管对第一加热箱内部热空气进行循环,保持内部受热均匀;
[0010]步骤四:经过第一层次热处理后的跟随链条进入第一保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
[0011]步骤五:从第一保温箱中出来后,进入第二加热箱中,进行第二层次的热处理,第二加热箱外部的气泵进行动作,通过气管对第二加热箱内部热空气进行循环,保持内部受热均匀;
[0012]步骤六:通过第二加热箱后进入第二保温箱中进行二次保温处理,从第二保温箱中出来后,进行自然冷却,最后通过下料机构取下,链条继续进行循环作业。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第一保温箱和第二保温箱内部的加热管功率不同,第一加热箱中加热管加热温度为70-80℃,第一保温箱中加热管温度为80-85℃,第二加热箱中加热管温度为100-110℃,第二保温箱中加热管温度为110-115℃。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链条和插接杆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中链条长度相同,第一保温箱中链条长度小于第二保温箱中链条长度,所述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中链条运行时长为2-3h,第一保温箱中运行时长为2-3h,第二保温箱中运行时长为2.5-3.5h。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链条对电容芯进行传动,电容芯子在其内部处于悬空状态,且插接杆具有良好导热性,避免电容器芯子外热内冷,受热不均衡而出现皱褶老化问题,保持电容器芯子热收缩均衡,保证产品的电性能和热稳定性。
[0021]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连续的链条机构和相互贴合的加热箱和保温箱,缩短热处理工艺时间,并且提升热处理效,减小了热量的散热,从而降低能耗,由于采用连续逐级进行加热,产品质量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的装置结构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的输料机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的热处理机构侧视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第一加热箱;2、第一保温箱;3、第二加热箱;4、第二保温箱;5、加热管;6、齿轮盘;7、链条;8、连接杆;9、插接杆;10、输料管;11、输料箱;12、电动伸缩杆;13、定位管;14、气管;15、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阅图1-3,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0]步骤一:整齐排列的电容器芯子通过输料管10输送至定位管13中,启动输料箱11水平两侧的电动伸缩杆12同时进行动作,输出端联动活塞对电容器芯子进行推挤,从而使电容芯子滑动至插接杆9上,插接杆9采用导热良好的铜质材料制成;
[0031]步骤二:启动外部驱动机构进行动作,通过齿轮盘6对链条7进行传动转向,通过对电控箱的操作,实现对链条7运动速度的调节,链条7和插接杆9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由于第一加热箱1、第二加热箱3、第一保温箱2和第二保温箱4内部设置的链条7总长度不同,从而实现对于电容芯子在不同的腔室中停留时间不同;
[0032]步骤三:插接在插接杆9上的电容芯子在重力作用下,连接杆8和链条7之间通过轴承作用,始终保持沿重力向下设置,电容芯子随链条7一同进入第一加热箱1中,其内部的加热管5持续进行加热,从而对电容芯子进行第一层次的热处理,第一加热箱1外部的气泵15进行动作,通过气管14对第一加热箱1内部热空气进行循环,保持内部受热均匀;
[0033]步骤四:经过第一层次热处理后的跟随链条7进入第一保温箱2中进行保温处理;
[0034]步骤五:从第一保温箱2中出来后,进入第二加热箱3中,进行第二层次的热处理,第二加热箱3外部的气泵15进行动作,通过气管14对第二加热箱3内部热空气进行循环,保持内部受热均匀;
[0035]步骤六:通过第二加热箱3后进入第二保温箱4中进行二次保温处理,从第二保温箱4中出来后,进行自然冷却,最后通过下料机构取下,链条7继续进行循环作业;
[0036]位于第一加热箱1、第二加热箱3、第一保温箱2和第二保温箱4内部的加热管5功率不同,第一加热箱1中加热管5加热温度为70℃,第一保温箱2中加热管5温度为80℃,第二加热箱3中加热管5温度为100℃,第二保温箱4中加热管5温度为110℃,第一加热箱1和第二加热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热处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整齐排列的电容器芯子通过输料管(10)输送至定位管(13)中,启动输料箱(11)水平两侧的电动伸缩杆(12)同时进行动作,输出端联动活塞对电容器芯子进行推挤,从而使电容芯子滑动至插接杆(9)上;步骤二:启动外部驱动机构进行动作,通过齿轮盘(6)对链条(7)进行传动转向,通过对电控箱的操作,实现对链条(7)运动速度的调节,由于第一加热箱(1)、第二加热箱(3)、第一保温箱(2)和第二保温箱(4)内部设置的链条(7)总长度不同,从而实现对于电容芯子在不同的腔室中停留时间不同;步骤三:插接在插接杆(9)上的电容芯子在重力作用下,连接杆(8)和链条(7)之间通过轴承作用,始终保持沿重力向下设置,电容芯子随链条(7)一同进入第一加热箱(1)中,其内部的加热管(5)持续进行加热,从而对电容芯子进行第一层次的热处理,第一加热箱(1)外部的气泵(15)进行动作,通过气管(14)对第一加热箱(1)内部热空气进行循环,保持内部受热均匀;步骤四:经过第一层次热处理后的跟随链条(7)进入第一保温箱(2)中进行保温处理;步骤五:从第一保温箱(2)中出来后,进入第二加热箱(3)中,进行第二层次的热处理,第二加热箱(3)外部的气泵(15)进行动作,通过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坤陆国平李永坚
申请(专利权)人:优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