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40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薄膜电容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电容器主体,电容器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导流槽,电容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介质,电介质的底部设置有主引脚,主引脚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孔,主引脚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靠近第一滑孔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孔,第一滑孔的内部设置有转动销,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副引脚,主引脚的外表面设置有热缩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片板表面的导风口、导风板、电容器主体表面开设的导流槽提升散热面积和散热效果,以及主引脚、活动杆、副引脚之间可活动的效果和热缩管的防护,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提供较为灵活的安装效果以及防漏电效果。活的安装效果以及防漏电效果。活的安装效果以及防漏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设备
,具体为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顾名思义就是存储电量的一类容器,常用在PCB板上,对过往的电流进行滤波以及存储工作,保证PCB板较好的工作状态,通常塑料电容器内部都是镀铝片和塑料片作为正负极,电流在介质中实现存储的功效,而电容器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散热、提升电容器的存量和减小体积是该类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薄膜电容器一般都是安置在PCB板上,通过设备内部的散热风扇进行表面风冷散热,但散热面为单面散热,会出现表面散热不均,且散热效果一般;
[0005]2、现有的薄膜电容器的引脚一般都是固定状的金属杆,扭曲引脚的安装过程中易发生折断,且引脚暴露在外,可能会有漏电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解决了现今存在的散热效果差以及引脚易折断、漏电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电容器主体,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导流槽,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介质,所述电介质的底部设置有主引脚,所述主引脚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主引脚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靠近第一滑孔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滑孔的内部设置有转动销,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副引脚,所述主引脚的外表面设置有热缩管,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片板,所述片板的表面开设有导风口,所述片板靠近导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导风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槽的外形呈波浪状,所述导流槽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导流槽关于电容器主体的垂线呈等距直线排布。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引脚与电介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孔的内径尺寸与第二滑孔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转动销的外径尺寸与第一滑孔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活动杆通过转动销与第一滑孔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孔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滑孔关于活动杆的中心线呈轴对称分布。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引脚通过转动销与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热缩管与主引脚套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片板与电容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导风口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导风口关于电容器主体的表面呈等距直线排布。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风口与导流槽之间对齐,所述导风板与片板固定连接,所述导风板与导风口之间呈现开口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通过在电容器主体的表面开设波浪状的导流槽,提升电容器主体外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在电容器主体的外侧固定设置片板,片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导风口,且靠近导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状的导风板,这样风力不管从那个方向吹向电容器主体,导风板的导流效果能较好的将风力传导至导流槽表面,实现电容器主体外侧表面较好的散热效果,防止单面散热的情况发生。
[0016]2、该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通过在电介质的底部设置固定装的主引脚,而主引脚底端的第一滑孔与活动杆一端的第二滑孔之间对其,通过转动销的插入实现转动连接的效果,且活动杆的底端同样通过该转动效果设置有副引脚,使得引脚整体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满足不同PCB板上的安装,且能有效杜绝折断的情况发生,而通过在主引脚的外表面设置热缩管,热缩管套设主引脚以及底部的活动杆和副引脚,当安装完成后可通过加热的方式使热缩管热缩,固定效果好,且能有效防止漏电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电容器主体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活动杆连接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1]图中:1、电容器主体;2、导流槽;3、电介质;4、主引脚;5、第一滑孔;6、活动杆;7、第二滑孔;8、转动销;9、副引脚;10、热缩管;11、片板;12、导风口;13、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电容器主体1,即塑胶外壳;电容器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导流槽2,能较好的提升电容器主体1外表面面积,提升散热面大小;电容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介质3,金属片等介质,实现电容器的基本工作效果;电介质3的底部设置有主引脚4,即正负极引脚;主引脚4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孔5,配合后续装置的活动;主引脚4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6,连接第一滑孔5和后续装置,实现转动效果;活动杆6靠近第一滑孔5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孔7,与第一滑孔5之间对齐,在后续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固定;第一滑孔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销8,满足活动杆6和第一滑孔5之间的转动连接效果;活动杆6的底端设置有副引脚9,即与PCB板直接固定的引脚;主引脚4的外表面设置有热缩管10,用于包紧引脚,提升固定效果和防止漏电;电容器主体1的
外侧设置有片板11,提供电容器主体1外表面的防护;片板11的表面开设有导风口12,实现风力的进入;片板11靠近导风口12的一端设置有导风板13,辅助风力的进入,实现风力在电容器主体1与片板11之间的流通效果。
[0024]本实施例中,导流槽2的外形呈波浪状,导流槽2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导流槽2关于电容器主体1的垂线呈等距直线排布,若干组波浪状的导流槽2提升了电容器主体1外表面的散热面积,且能较好的对风向进行导流;主引脚4与电介质3固定连接,第一滑孔5的内径尺寸与第二滑孔7的内径尺寸相匹配,转动销8的外径尺寸与第一滑孔5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活动杆6通过转动销8与第一滑孔5转动连接,主引脚4通过第一滑孔5与第二滑孔7之间对齐,在转动销8的位置固定下实现活动杆6相对于主引脚4之间的转动,实现较好的活动效果且不会发生折断现象;第二滑孔7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二滑孔7关于活动杆6的中心线呈轴对称分布,两组第二滑孔7对应活动杆6上下两端的连接效果,满足不同位置距离的安装,适用于不同安装位置的PCB板;副引脚9通过转动销8与活动杆6转动连接,热缩管10与主引脚4套接,套接的热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电容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导流槽(2),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介质(3),所述电介质(3)的底部设置有主引脚(4),所述主引脚(4)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孔(5),所述主引脚(4)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靠近第一滑孔(5)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孔(7),所述第一滑孔(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销(8),所述活动杆(6)的底端设置有副引脚(9),所述主引脚(4)的外表面设置有热缩管(10),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片板(11),所述片板(11)的表面开设有导风口(12),所述片板(11)靠近导风口(12)的一端设置有导风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的外形呈波浪状,所述导流槽(2)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导流槽(2)关于电容器主体(1)的垂线呈等距直线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薄膜电容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引脚(4)与电介质(3)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珊许航史敦清
申请(专利权)人:优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