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66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它包括有芯体,它还包括有壳体,壳体呈方形,顶部下凹形成芯体室,芯体位于芯体室内,芯体两侧连接有针脚,针脚向上穿过壳体形成连接端,芯体上方的壳体通过密封层密封,针脚与壳体之间填充有定位层。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用效果好。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是指一种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大多是在芯体表面封膜形成,这种方式表面膜(外壳)容易磨损,同时现有的针脚是直线性的,在操作时容易拉断,导至电容器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它包括有芯体,它还包括有壳体,壳体呈方形,顶部下凹形成芯体室,芯体位于芯体室内,芯体两侧连接有针脚,针脚向上穿过壳体形成连接端,芯体上方的壳体通过密封层密封,针脚与壳体之间填充有定位层。
[0005]所述的芯体两侧以及底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处通过树脂填充。
[0006]所述的针脚与壳体内腔之间的间隙处通过树脂填充形成定位层。
[0007]所述的针脚其中一端与芯体底部连接,针脚另一端向外折弯后再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端。
[0008]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针脚连接在芯体底部,然后再外折弯,最后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端,再通过树脂填充固定,这样一来,针脚的牢固度大大提供,不易拉断,芯体在安装时,直接套入壳体内,不再使用封膜工艺,其装配工艺简化,同时壳体的保护效果更好。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包括有芯体1,它还包括有壳体2,壳体2呈方形,顶部下凹形成芯体室,芯体1位于芯体室内,芯体1两侧以及底部与壳体2之间的间隙处通过树脂填充。芯体1两侧连接有针脚3,针脚3向上穿过壳体2形成连接端,针脚3与壳体2内腔之间的间隙处通过树脂填充形成定位层。针脚3其中一端与芯体1底部连接,针脚3另一端向外折弯后再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端。芯体1上方的壳体2通过密封层4密封,针脚3与壳体2之间填充有定位层。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针脚连接在芯体底部,然后再外折弯,最后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端,再通过树脂填充固定,这样一来,针脚的牢固度大大提
供,不易拉断,芯体在安装时,直接套入壳体内,不再使用封膜工艺,其装配工艺简化,同时壳体的保护效果更好。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0012]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它包括有芯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壳体(2),壳体(2)呈方形,顶部下凹形成芯体室,芯体(1)位于芯体室内,芯体(1)两侧连接有针脚(3),针脚(3)向上穿过壳体(2)形成连接端,芯体(1)上方的壳体(2)通过密封层(4)密封,针脚(3)与壳体(2)之间填充有定位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小型薄膜电容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王健周福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立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