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其一般包括头枕、靠背和坐垫,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有了较高的要求,其中,减震性能是体现汽车座椅舒适度的重要指标,现有的汽车座椅一般都具有减震功能,一种是通过弹性软垫来进行减震,一种是通过机械减震器来进行减震。
[0003]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通过软垫还是机械减震器进行减震,其减震性能任然存在缺陷,减震效果较差,当汽车行驶在颠簸的路面上时,乘坐人员依然能够感受到较强的震感,影响人员的乘坐体验,汽车座椅也会因为剧烈的震动而损坏,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其次,现有的汽车座椅不能对减震强度进行调节,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重量的乘坐人员以及在不同路况的路面上行驶时的减震需求。
[000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座椅,本技术具有提高汽车座椅的减震性能、延长汽车座椅的使用寿命、便于对减震强度进行调节等优点。
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底部的减震机构;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坐垫、靠背和头枕,所述靠背的底端与所述坐垫的后端部铰接设置,所述头枕设置在所述靠背的顶部;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底座、顶板、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和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平行且设置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坐垫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的顶端,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垫脚,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四个拐角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顶板之间的中部,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底部,通过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底座与所述顶板之间的预设间距;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滑套、第一压簧和滑柱,所述滑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顶端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滑套的内部设置有滑腔,所述滑套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滑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压簧设置在所述滑腔内,所述滑腔内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压簧的上部,并且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滑柱分别与所述滑套位置对应设置在所述顶板底端的四个拐角,所述滑柱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块、斜撑臂、滑块和第二压簧,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底端的中部,所述固定块的四个棱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斜撑臂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斜撑臂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块四个棱边处的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底座的顶端由所述底座的中心至所述底座的四个拐角处之间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定飞,戴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茂信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