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93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少迟滞转矩的产生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1)具备:绕旋转轴(O)旋转的第1旋转体(100),和相对于第1旋转体相对旋转的第2旋转体(200),弹性体(310)以及其包括一对支座部件(350),使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弹性连结的弹性机构部(300);支座部件具有与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的一方抵接的第1表面部(356),和与另一方抵接的第2表面部(357);其一方与第1表面部抵接的第1接点处的包含旋转方向的第1向量和与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2向量的第1切线、与第1向量形成的第1角度θ1为1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装置


[0001]在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涉及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等中,在发动机等驱动源与变速机之间的转矩传递路径上,设置有吸收从该驱动源向该变速机传递的转矩的振动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例如被组装到离合器装置。
[0003]作为减振装置的一般结构,例如,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示,公开了下述技术:作为能够相互相对旋转的输入部件的圆盘板和作为输出部件的轮毂之间设置,用一对支座部件支承两端的螺旋弹簧,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吸收由转矩变动引起的扭转方向的振动并使其衰减。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211082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

314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减振装置中,在圆盘板和轮毂都高速旋转且两者相对旋转的情况下,离心力作用于从两端支承螺旋弹簧的支座部件。然后,由于该离心力的作用,支座部件与圆盘板和/或轮毂滑动而产生迟滞转矩,存在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旋转轴旋转的第1旋转体;和相对于所述第1旋转体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旋转的第2旋转体;包含弹性体以及支承所述弹性体的两端的一对支座部件,并使所述第1旋转体和所述第2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的弹性机构部,所述支座部件在径向外端面上具有在与所述第1旋转体和所述第2旋转体的所述相对旋转有关的扭转角为0
°
的情况下与所述第1旋转体及所述第2旋转体中的一方抵接的第1表面部、和与所述第1旋转体以及所述第2旋转体中的另一方抵接的第2表面部,在所述扭转角为0
°
的情况下,所述第1旋转体以及所述第2旋转体的一方与所述第1表面部抵接的第1接点处的第1切线包括所述旋转方向的第1向量、和与所述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2向量,所述第1切线与所述第1向量所形成的第1角度θ1为11.5
°
≤θ1≤22.0
°
,在所述扭转角为0
°
的情况下,所述第1旋转体和所述第2旋转体的另一方与所述第2表面部抵接的第2接点处的第2切线包括所述旋转方向的第3向量、和与所述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4向量,所述第2切线与所述第3向量形成的第2角度θ2为11.5
°
≤θ2≤22.0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接点及所述第2接点处的摩擦系数为0.2至0.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表面部及第2表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凹凸形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与所述第1表面部抵接并呈现规定曲率的曲面部,所述第1表面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呈现曲率比所述曲面部的所述规定曲率小的曲面。5.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旋转轴旋转的第1旋转体;和相对于所述第1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直也大久保勋德森慎平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