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19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其包括收纳线圈引线的引线限位槽,所述引线限位槽尾段的两侧内壁表面向外凸出设置有穿刺部,通过两个所述穿刺部刺入引线线脚的外皮层内对线脚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精准的对线圈线脚进行固定,保障后续成型或加工的精度。精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线圈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制造机械零件的特殊方法,粉末成型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在工业界占据了较为重要和坚实的地位。其生产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生物材料、医疗、军事、航天等领域。
[0003]我司主要执行电感线圈成型研究,因部分线圈尺寸较小、线径较细,且市面目前模/治具孔位无线圈线脚限位,导致放置于模/治具时存在线脚偏移现象,影响后续成型或加工。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圈线脚固定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能够有效的精准的对线圈线脚进行固定,保障后续成型或加工的精度。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其包括收纳线圈引线的引线限位槽,所述引线限位槽尾段的两侧内壁表面向外凸出设置有穿刺部,通过两个所述穿刺部刺入引线线脚的外皮层内对线脚进行固定。
[0006]进一步的,单侧的所述刺穿部可设置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引线限位槽两侧的所述刺穿部对称设置或交错设置。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引线限位槽对线圈引线的整体位置进行限位,在引线限位槽末端设置两个穿刺部,从两侧刺入线脚外皮层内,线脚尾部采用刺破方式加强线圈线脚位置精准度,进而有效的、精准的实现了线圈线脚的位置固定,保障了后续成品成型或加工的精度与质量。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3]图中数字表示:
[0014]100线圈线脚固定结构;101线圈引线;102引线线脚尾端;
[0015]1引线限位槽;2穿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
[0017]请参照图1

图4,本实施例为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100,其包括收纳线圈引线101
的引线限位槽1,引线限位槽1的两侧内壁表面向外凸出设置有刺入引线线脚尾端102外皮内的穿刺部2,通过两个穿刺部2刺入引线线脚的外皮层内对线脚进行固定。
[0018]本实施例线圈线脚固定结构100可应用于线圈治具料片结构中,也可以应用于电感线圈成型模具中,对线圈线脚进行固定。
[0019]单侧的刺穿部2可设置为两个及两个以上。多个刺穿部2可对称设置或交错设置在引线限位槽1两侧。如图3

4所示。
[0020]本实施例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100通过引线限位槽对线圈引线的整体位置进行限位,在引线限位槽末端设置两个穿刺部,从两侧刺入线脚外皮层内,线脚尾部采用刺破方式加强线圈线脚位置精准度,进而有效的、精准的实现了线圈线脚的位置固定,保障了后续成品成型或加工的精度与质量。
[002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线脚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收纳线圈引线的引线限位槽,所述引线限位槽尾段的两侧内壁表面向外凸出设置有穿刺部,通过两个所述穿刺部刺入引线线脚的外皮层内对线脚进行固定。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吉宏
申请(专利权)人:精点自动化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