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或写具有不同信息载体层的光记录媒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63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来在具有至少两个不同信息载体层(71,72,…)的光记录媒体(7)上同时读或写不同信息载体层(71,72,…)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偏光束的发生装置(5,91,92,…),聚焦装置(6,61,62),及检测装置(81,82,…)。采用偏光束发生装置(5,41,42,…)来耦合输出偏光束(31,32,…),并用光束感应装置(61,62,22,23,…)独立地感应耦合输出的偏光束(32,33,…)。本装置适用于具有只读信息载体层的记录媒体和具有一次写入或是多次写入的信息载体层的记录媒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用来在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信息载体层的光记录媒体上同时对不同的信息载体层执行读出或是写入的装置。此类的记录媒体被用来增加数据容量。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载体层是半透明的并且布置成彼此平行。层与层的空间间隔一般在30到50μm,并且有±5μm的公差。在读出数据过程中的交扰受到空间间隔的抑制。在许多场合下往往需要同时从两个以上的信息载体层上读出数据,或是在读出数据的同时写入其它数据。同时在两个以上的信息载体层中读出或是写入数据需要将光准确地聚焦在各个信息载体层上通常按螺旋或是环形布置的数据光道上,并且在通常与光道平面上的光道方向垂直的跟踪方向上跟踪相应的焦点。考虑到制造公差的问题,由于信息载体层在记录媒体的整个平面上并不完全是等距离分布的,而且数据光道也不是完全一致地彼此重叠的,需要在轴向即聚焦方向上和横向即垂直于光道的跟踪方向上跟踪两个焦点。同时读出或是写入还需要提高数据速率。平行地读出两个以上层的一种可能的方式是采用两个以上的扫描器。然而,这样做即复杂又昂贵。EP-A-0837455公开了一种装置,可以对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信息载体层的光记录媒体的不同的信息载体同时执行读出或是写入。这种装置配有单个的扫描器。它具有一个用来产生不同的偏光束的偏光束发生装置,用来将偏光束聚焦到不同的信息载体层上的聚焦装置,以及为每个偏光束配有至少一个检测元件的一个检测装置。这种公知装置所存在的缺点是偏光束占据了很大的公共光程,其结果是仅仅允许信息载体层之间的间隔以及不同信息载体层的信息光道在彼此间的横向相对偏差上存在微小的公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它可以为单独的偏光束提供较大的公共光程,并且相对于上述的偏差依然有较大的公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至少一个偏光束发生装置,用来将偏光束耦合输入和输出射线束,还提供一个光束感应装置,用来独立地感应耦合输出的偏光束。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从会聚的偏光束的发源到检测为其提供大的公共光程,这样就能减少元件的数量,使扫描器具有紧凑的结构,并且降低制造费用。尽管如此,仍可以相对于各个信息载体层彼此间的间隙和不同的信息载体层彼此间的各个信息光道对公差进行校正,从而提高读出和写入的可靠性。按照本专利技术,光道的跟踪和/或聚焦是针对至少两个不同的偏光束单独执行的。将一个偏光束发生装置仅仅用于耦合输入一个偏光束或是仅仅用于耦合输出一个偏光束仍然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可以有效地将用于聚焦和光道调整的一个聚焦装置用作每一个偏光束的光束感应装置。这样做的优点是降低费用,因为这样可以使用普通的聚焦装置,只不过是增加数量而已。进一步的优点在于还可以补偿大的公差,因为聚焦装置允许在轴向和横向上有比较大的相对运动量。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同时扫描单个的信息载体层。在本文中,扫描装置不仅可以执行读、写,随后不进行读或写,还可以读和写一个信息载体层的信息光道。偏光束发生装置最好是一个偏振光束除法器。这就是说它仅仅需要单个部件。进一步的优点在于通过旋转入射光束的偏振平面可以设定不同强度的偏光束,例如通过转动作为光源的激光器。这种方式在需要用一个偏光束实现读出但用另一个偏光束实现写入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因为写入时往往需要较大的功率。然而,强度的可变性对其它用途也是有益的,例如可以利用比从位于较上层的信息载体层读出信息时更高的强度从相对于光进入记录媒体的入射平面处在一个比较深层的信息层上读出信息。结果就可以对由于相应的偏光束需要经过许多信息载体层而造成的较大的衰减进行补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除法器,与一个偏光束有关的检测器输出信号出现在它的一个输入端上,对应着光源功率控制信号的一个信号出现在它的另一个输入端上。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如果用光源功率来除检测器输出信号,即使对光源功率进行调制,仍可以产生不受这种调制所干扰的数据信号。特别是在写入一个信息载体层时需要采用这种调制方式,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会对另一个偏光束形成交扰,也就是说,如果另一个偏光束也是来自同一个光源,这一偏光束的调制就会受到影响。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这种交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变形为多个偏光束提供了单一的聚焦装置和不同的光束感应装置。这样做的优点是仅仅需要一个聚焦装置就能将所有偏光束聚焦到各自对应的信息载体层上,并且统一地跟踪相应的信息光道。对应第二个和进而的每一个偏光束都设有一个光束感应装置,对这些偏光束的感应与第一偏光束保持独立。第一偏光束没有单独的光束感应装置,但是在必要时也可以有一个。信息载体层彼此之间在间隙上的改变以及彼此之间在横向上的信息光道是针对每一个偏光束单独执行的,同时通过公共聚焦装置来完成粗略跟踪。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束发生装置为每个偏光束提供了专用的光源。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同时在多个信息载体层上写入不同的内容而不会出现交扰,因为光源的功率是可以单独控制的。这种措施还具有能够用不同的功率执行读出的优点。光束感应装置采用了一种准直透镜。这种准直透镜在任何情况下是现在的,因此可以作为光束感应装置而只需要小的额外支出。因此需要使其能够在轴向和/或横向上移动,并且配有相应的驱动机构。为此可以采用用来驱动聚焦装置的那种公知的电磁驱动的驱动机构,压电驱动机构,磁力控制的驱动机构,或者是其它适当的驱动机构。作为一种变更或是增加,光束感应装置具有一个折射率可调的光学透明元件。按照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上述元件是一个可以引入光程或是离开光程的玻璃片,多个这种具有不同厚度或是不同折射率的叠层,或者是其它适当的元件。这样做的优点是,如果适当的话和其它光束感应装置配合,例如可移动准直透镜,不需要很高的费用就能实现聚焦跟踪。按照本专利技术,光源及其有关的检测器被布置在相互光学共轭的位置上。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驱动光束感应装置,落在各个检测器上的光点不会移动,或者是仅有很小的移动。在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具体结构的详细说明中体现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点。需要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条件下还可以对具体的特征加以组合和/或修改。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两个聚焦装置和一个光源的装置;图2表示一种进行数据调节的示意性配置;图3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置,它具有一个聚焦装置,多个光源,以及多个光束感应装置;图4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置,它具有一个聚焦装置,两个光源和一个光束感应装置。图1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两个聚焦装置和一个光源的装置中的一个扫描器的基本元件。光源采用激光二极管1,用准直透镜2将它的发散输出光束转换成一个平行光束3。在通过一个非偏振分束器4之后,将光束3分解成被一个偏振分束器5偏振成相互垂直的两个偏光束31,32。这样就能从光束3中耦合出偏光束31,32。作为光束感应装置的聚焦装置6具有第一物镜61和第二物镜62,可以通过图中没有表示的驱动机构使物镜在双向箭头63,64所指的方向上移动。通过第一物镜61将第一偏光束31聚焦在光记录媒体7的第一信息载体层71上。耦合输出的第二偏光束32受到一个反射镜14的反射,然后被第二物镜62聚焦在光记录媒体7的第二信息载体层72上。物镜61,62的驱动是彼此独立的,因此,对第一偏光束31和第二偏光束32在各个信息载体层71,72的信息光道上的焦点是彼此独立地跟踪的。在受到信息载体层71,72的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在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信息载体层(71,72…)的光记录媒体(7)上同时读出或是写入不同的信息载体层(71,72…)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来产生不同偏光束(31,32,…)的偏光束发生装置(5,91,92,…),用于将偏光束聚焦到不同的信息载体层(71,72,…)上的聚焦装置(6,61,62),以及用于检测偏光束(31,32,…)的检测装置(81,82,…),其特征是至少设有一个偏光束发生装置(5,41,42,…),用于一个偏光束(31,32,…)到一个射线束(3,31,32,…)的耦合输入和输出,以及一个光束感应装置(61,62,22,23,…)用于独立地感应耦合输出的偏光束(32,33,…)。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8-12-21 198 59 035.01.一种用来在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信息载体层(71,72…)的光记录媒体(7)上同时读出或是写入不同的信息载体层(71,72…)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来产生不同偏光束(31,32,…)的偏光束发生装置(5,91,92,…),用于将偏光束聚焦到不同的信息载体层(71,72,…)上的聚焦装置(6,61,62),以及用于检测偏光束(31,32,…)的检测装置(81,82,…),其特征是至少设有一个偏光束发生装置(5,41,42,…),用于一个偏光束(31,32,…)到一个射线束(3,31,32,…)的耦合输入和输出,以及一个光束感应装置(61,62,22,23,…)用于独立地感应耦合输出的偏光束(32,33,…)。2.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是用一个聚焦装置(61,62)作为每个偏光束(31,32)的光束感应装置。3.按照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特穆特里克特克里斯托弗迪特里希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汤姆逊布朗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