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记录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945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在具有可写入结构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使用的色素膜材料的吸光度,即记录感度,对温度具有依赖性。具体地说,是将高温下的色素材料的吸光光谱的变化作一限定,即,将光吸收层的室温下的记录光的波长的吸收度设定为Al(Abs)、光吸收层的热分解温度为T(℃)、T-50(℃)中记录光的波长的吸光度为A2(Abs)时,满足A2/A1≥1.30。(*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特别涉及在透光性基板上至少具有光吸收层和光反射层,并可写入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往具有可写入结构的光记录媒体(即,CD-R),一般为对应高速记录的特性,除针对记录后的光盘的重放特性外,对于记录感度,即,对最适合记录的记录能力也需要有所降低。而将记录能力降低的以往使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多需将光吸收层的光吸收度,即将光衰减是数增大,或增加光吸收层的膜厚度,使全体因色素膜产生的光吸收度增加以提高记录感度。但,上述方法所提高的记录感度具有一定的界限。即,依CD-R规格的橙色手册(Orange book)规定,最大反射率Rtop需为65%R以上,因此色素膜在增加至一定量的光吸收量时反而会引起反射率的降低,而使反射率无法合于橙色手册的规定内容。即,以往对于提升记录感度的方法,一般是以使其对色素的光衰减是数以成比例的方式进行,为提升记录感度,虽将色素料的激光波长区域的光衰减是数增大即可,但同时却产生不能同时使反射率达到标准的问题。光衰减是数,若将色素材料中的光吸收(吸光度)以比例方式进行时,会产生光衰减是数增大时色素膜中吸收的光量的比例会增加,但反射率会降低等问题。因此,使用光衰减是数等以往的控制方法时,将极不容易使反射率及记录感度充分满足CD-R的规格,但是,特别是在高速记录时,必须兼具记录速度及反射率此二要件。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供一种在高速记录中也可确保反射率等重放特性及一定记录感度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又,本专利技术复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中使用于CD-R的色素材料是使用选自即使在记录时的高温下也可增大激光的吸收的材料以提高记录的感度。又,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除可将重放特性维持与以往所使用者相同外,在不利用光衰减是数,而于光吸收层中利用记录感度的温度依赖性以提高记录感度。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颖的光信息记录媒体,是有关一种利用用于CD-R、或具有可供使用较其为短波的激光进行写入的构造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即DVD-R)的色素材料膜的吸光度,即记录感度的温度依赖性,具体而言,是由高温下的色素材料的吸光光谱的变化开始,以选择一种于高温下也容易提高激光吸收度的材料的方式以提高其记录感度,其是含有一种具有透光性且形成预设凹槽的基板与,设置于此一基板上的包含由可吸收激光等记录光的色素所构成的光吸收物质的光吸收层与,设置于此一光吸收层上的可反射激光的光反射层。上记光吸收层可受上记记录光照射而记录信息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上记光吸收层的室温下的上记记录光的波长的吸收度设定为A1(Abs)、光吸收层的热分解温度为T(℃)、T-50(℃)中记录光的波长的吸光度为A2(Abs)时,满足A2/A1≥1.30。若将对上记光吸收层的室温至热分解温度为止的温度下的上记记录光的波长的吸收度变化率设定为N(Abs/℃)时,满足N≥2.0×10-4。若将上记光吸收层膜的平均膜厚设定为dav(nm)时,40≤dav≤100,0.15≤A1≤0.25。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具体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放大剖示图,光信息记录媒体1,具有透光性的基板2,形成于基板2上的光吸收层3(记录层),形成于光吸收层3上的光反射层4,形成于光反射层4上的保护层5。基板2上形成螺旋状的预设凹槽。预设凹层6的左右侧,为预设凹槽以外的部分,则设置有平坦部7。又,基板2与光吸收层3是以第1个层界8相互连接。光吸收层3与光反射层4是以第2个层界9相连接。光反射层4与保护层5是以第3个层界相连接。如图所示,光信息记录媒体1受到记录光(记录用激光)L1照射时,光吸收层3中的色素则因吸收到此一激光L1的能量而发热,而使基板2侧因热变形而产生凹孔部11。又,记录的部分中,光吸收层3中的色素因产生发热分解,而使凹孔部11的折射率产生变化。此凹孔部11受重放光线(重放用光线)L2的照射,使基板2的凹孔部11产生热变形,及因凹孔部11的部分与非凹孔部分(平坦部7)因折射率的不同所产生的光学性相位差而造成光的折射现象以得到凹孔反差,而藉以读取资料。本专利技术者们对上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中,用于CD-R或DVD-R的色素材料膜的吸光度的温度依赖性进行研究。即,光吸收层3中的色素,对于激光波长中的光吸收度依温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在高温度下具有较高光吸收度的倾向。图2表示激光波长与吸光度的关系,图中实线是低温时(室温时)的吸光光谱,点线(虚线)则为高温时的吸光光谱。如图2所示色素膜的吸光光谱本身的范围极广,其原因已知可能为色素分子相互间分子间力,及氢结合力所产生的相互作用等,在分子震动极为激剧的高温下,此相互间的作用产生变化,而使色素膜的吸光光谱产生变化。如图所示,此依温度依赖性较大的色素材料,若在记录讯号时使用具有较大能量的激光照射时,可使色素膜升温,而使可见光区域至紫外线间的吸光光谱产生极大的变化(吸光度在室温下,及记录时至高温下会产生逆转)。此一吸收光谱的温度依赖性,是依赖色素的分子结构,例如使用苯骈吲哚苯骈二碳花青时,因分子中支链较大,故对于欲降低缔合性的方向性材料而言,其效果降更加显著。又,在加入安定剂等添加剂时也会使吸光光谱产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若合于记录激光波长的吸收光谱的长波长侧的吸收度增大时,即可提高记录的感度。此种因温度的依赖性而使吸收光谱的变化倾向增大的材料,在受激光照射产生热量的高温状态下,因可使激光的吸收能提高而可降低记录激光的能量。即,为增大高温下的光吸收能,进行记录时的温度以200℃以上时即可增加色素膜的光吸收度,一般读取时的激光能量因温度较低,故色素膜的光吸收量较不易增加。本专利技术中,若将图2所示的光吸收层3的室温中记录光L1的波长的吸光度设定为A1(Abs)、光吸收层3的热分解温度为T(℃)、T-50(℃)中记录光的波长的吸光度为A2(Abs)时,以合于A2/A1≥1.30的条件为佳。又,若未考虑高温的热分解温度T(℃)下的吸光度时,而以(T-50)℃的吸光度作定义时,则对热分解温度T℃本身则无法测定色素分解时的吸光度,是因其可测定(T-50)℃的吸光度。A2/A1若低于1.30时,则不易得到充分的记录感度及反射率。光吸收层3中,对室温至热解温度T为止的温度的记录光L1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率为N(Abs/℃)时,以N≥2.0×10-4为佳。N若低于2.0×10-4(Abs/℃)时,则未能得到充分的记录感度及反射率。又,光吸收层3的平均膜厚设定为dav(nm)时,以40≤dav≤100,且0.15≤A1≤0.25为佳。dav小于40nm时,记录时光吸收层将不易产生充分的光学变化,而难以确保充分的变调度(凹孔反差)。dav若高于100nm时,因记录时光吸收层的热蓄积量过大,会产生泪滴型的凹孔变化,而使重放讯号产生紊乱。A1小于0.15时,则未能得到充分的记录感度。A1大于0.25时,重放时则未能得到充分的反射率。又,上述吸光度的比A2/A1,吸光度变化率N,平均膜厚dav等数值在超过所定数值以外所产生的状况,在高速记录时会更为显著。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光吸收层在高温记录时可使必要的激光能量降低,使重放时光吸收度为一般的水准,而不会对反射率产生不良影响可确保充分的反射率。即,若将高温下的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 具有透光性且形成预设凹槽的基板, 设置在这种基板上的包含由可吸收激光等记录光的色素所构成的光吸收物质的光吸收层, 设置在这种光吸收层上的可反射激光的光反射层,其特征在于, 在借助于将所述记录光照射在所述光吸收层上记录信息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所述光吸收层的室温下的所述记录光的波长的吸收度设定为A1(Abs)、光吸收层的热分解温度为T(℃)、T-50(℃)中记录光的波长的吸光度为A2(Abs)时,满足A2/A1≥1.30。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3-23 077484/991.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具有透光性且形成预设凹槽的基板,设置在这种基板上的包含由可吸收激光等记录光的色素所构成的光吸收物质的光吸收层,设置在这种光吸收层上的可反射激光的光反射层,其特征在于,在借助于将所述记录光照射在所述光吸收层上记录信息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所述光吸收层的室温下的所述记录光的波长的吸收度设定为A1(Abs)、光吸收层的热分解温度为T(℃)、T-50(℃)中记录光的波长的吸光度为A2(Abs)时,满足A2/A1≥1.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层的室温到热分解温度为止的温度下的所述记录光的波长的吸收度变化率设定为N(Abs/℃)时,满足N≥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岸吉和吉沢孝则渋谷和行浜田惠美子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