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19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抑制重放信号的噪声并且可以达到高记录密度的信息记录载体。作为通过光学部件被读取的信息记录载体,至少由基体、记录层、树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树脂层连接的所述记录层的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σ为5nm以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与信息记录载体进行相对运动来读出信息的重放装置中使用的信息记录载体,特别涉及通过光学部件来进行记录和/或重放的信息记录载体。目前,有与信息记录载体进行相对运动来读出信息的系统,在该系统中使用盘状、卡片状、带状的信息记录载体。其中,通过盘状的信息记录载体、特别是光学部件来进行记录和/或重放的系统正不断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例如,作为利用波长650nm光的重放专用型信息记录载体,已知预先记录图像信息的视频DVD、预先记录程序的DVD-ROM、预先记录音乐信息的音频DVD、SACD等。此外,作为利用色素的可再写性记录、重放型信息记录载体,有DVD-R,作为利用相变化记录、重放的载体,有DVD-RAM、DVD-R,作为利用光磁的记录、重放型信息记录载体,有ASMO、iD、GIGAMO。此外,为了提高记录密度,多年来不断地进行了缩短激光波长的研究。记录密度由光学系统的MTF(空间频率)来决定,即用λ/4NA(λ重放波长,NA物镜的数值孔径)这样的关系来表示。就是说,由于重放界限的峰值长度(或标记长度)为λ/4NA,所以为了使记录密度增加,就必须减小λ,并增大NA。近年来专利技术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例如日本专利2778405号公报)因在λ=405nm附近发光而成为大幅度提高记录密度的重要的发光元件。此外,与该附近波长对应的物镜的设计也在进行着,特别是正在开发使NA达到0.7以上的物镜。通过这样减小λ,推进开发使NA达到0.7以上的信息记录载体重放装置,并组合这些技术,可以期待开发出远远超过目前的DVD记录容量的光盘。此外,随着增大NA,也在同时推进使透过光的透过层的厚度变薄,减少信息记录载体倾斜时的像差的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实际试制了λ=约405nm(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NA=0.7以上的重放装置。此外,也试制了进行高密度记录、同时减小透过光的透过层的厚度的信息记录载体。然后,将它们进行组合并实际尝试重放时,判明在重放信号中噪声多。由此可知,该噪声比从DVD等中λ=650nm的重放中的预想量大,信息记录载体中已可以记录高密度信号,重放信号的S/N恶化,信号质量显著恶化。而且,由于该噪声,不能达到预想的DVD记录密度,所以用减低记录密度来缓解噪声问题。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将2.5小时的高清晰度图像进行MPEG压缩,则必须有20~25GB的记录容量。在CD和DVD等中采用的全世界普及的直径尺寸120mm的盘中,如果要具有上述的记录容量,则不允许减小记录密度。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人调查噪声的发生原因时,发现了其原因。图5表示现有的信息记录载体10的结构剖面模式图。信息记录载体10由基体1、记录层2、树脂层4组成。而且,树脂层4对应于高NA而被设计得薄(例如,厚度为0.080~0.120mm),记录和/或重放中使用的光从此入射。另一方面,由于记录层2成膜在薄而软的树脂层4上后产生变形,所以被成膜在基体1(例如,厚度0.3~2.0mm)上。因此,与记录层2连接的基体表面1A成为成膜的起点,具有规定厚度的表面2A成为成膜的终点。即,记录和/或重放中使用的光经树脂层4被入射到记录层表面2A。然后,使整个记录层2发挥规定的功能(光吸收记录或光反射重放),经树脂层4而返回到拾取器(图中未示出)。记录层表面2A粗糙,既然采用这样的结构,记录层表面2A的表面粗糙度就原封不动地作为噪声被叠加在信号上。这样,噪声的主要原因是记录层表面2A。因此,该粗糙度随着因重放拾取器的λ、NA产生的光点直径缩小而被增大至不能忽视的地步(从重放光点直径来看,粗糙度相对粗大)。因此,该粗糙度成为记录容量不能如预想那样提高的原因。因此,在信息记录载体侧寻求记录层2的改善,但对于将记录层表面2A的表面粗糙度设定为什么程度的值合适的问题,正在寻求设计方针。本专利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信息记录载体,其具有以下结构。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载体,通过光学部件来读取,其特征在于至少由基体、记录层、树脂层组成,与所述树脂层相接的所述记录层的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σ为5nm以下。此外,根据第1方面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所述记录层连接,并且在所述基体平面上形成微细图形。再有,根据第1方面至第2方面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层具有高反射材料。再有,根据第1方面至第2方面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层具有色素材料。再有,根据第1方面至第2方面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层具有相变化材料。再有,根据第1方面至第2方面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层具有光磁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载体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载体重放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框图。图4是信息记录载体的记录层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σ和C/N之间关系的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剖面图。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将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载体100假设为光学系统为激光的波长λ=370~430nm附近(例如,405nm附近)、物镜的数值孔径NA=0.7~0.9,特别是以激光本身的噪声成分在RIN=-115~-135dB/Hz的范围为前提。这里,RIN指公知的激光噪声基准,即相对强度噪声。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载体100的最基本结构的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载体100至少由基体1、记录层20、树脂层4组成。其中,基体1由合成树脂、陶瓷、金属的其中之一构成。作为合成树脂的代表例,适于使用聚碳酸酯或聚甲基合成树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氯化物、脂环聚烯、聚甲基戊烯等各种可热固性树脂或热固化树脂、各种放射线固化树脂(包括紫外线固化树脂、可见光固化树脂的例子)。再有,也可以是将它们配以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等的合成树脂。此外,作为陶瓷的代表例,可以使用钠钙玻璃、钠铝硅酸玻璃、硼硅酸玻璃、石英玻璃等。再有,基体1的厚度可以为0.3~3mm,优选为0.6~2mm。此外,记录层20在信息记录载体是重放专用信息记录载体的情况下为高反射率记录材料,而在是记录·重放型信息记录载体的情况下,根据记录或重放原理,从色素材料、相变化材料、光磁材料中选用。其厚度最好采用20~200nm。高反射率记录材料可以使用在重放波长λ中反射率为70%以上、希望为80%以上的材料,例如可以从铝、银、硅、钛、铬、镍、钽、钼、铁、金、铜等金属或其合金(合金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的例子)中选择使用。特别是最好使用铝和银的合金。此外,作为色素记录用的记录材料的具体例,可以使用花青色素、酞花青色素、萘酞花青色素、偶氮色素、萘醌色素、俘精酸酐(fulgide)色素、聚甲基色素、吖啶色素等。此外,作为相变化记录的记录材料,可以使用铟、锑、碲、硒、锗、铋、钒、镓、铂、金、银、铜、锡、砷等的合金(合金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的例子),特别是最好使用GeSbTe、AglnSbTe、CuAlTeSb等。也可以使用铟合金和碲合金的层叠膜作为记录层20。此外,作为光磁记录材料,可以使用铽、钴、铁、钆、铬、钕、镝、铋、钯、钐、钬、镨、锰、钛、铒、铟、锡等的合金(合金包括氧化物、氮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光学部件被读取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至少由基体、记录层、树脂层组成,与所述树脂层连接的所述记录层的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σ为5n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5-11 138168/20001.一种通过光学部件被读取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至少由基体、记录层、树脂层组成,与所述树脂层连接的所述记录层的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σ为5nm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所述记录层连接,并且在所述基体平面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