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夹持区具有凸起侧的高密度光盘记录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81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光盘,该光盘的结构可避免当光盘被颠倒地放入可向/从高密度光盘记录和再生信号的光盘设备时光学拾取器的物镜与该高密度光盘触碰。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密度光盘记录介质的结构为,含有高密度凹点图形的记录层从光盘厚度中心平面偏移,被中心平面分开的夹持区两侧具有不同的厚度。一侧或两侧可从光盘记录介质的表面凸起,或夹持区的一侧从表面凸起而另一侧从表面凹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申请声明2001年5月14日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1-26250的优先权,并在此全部结合作为参考。当CD被正常地放入光盘设备时,其含有凹点图形(pit pattern)的记录层与安装在光盘设备中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距离大约为1.2mm。用于CD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45,相对来说较小。如图2所示,俗称“DVD”的数字通用光盘和CD一样厚1.2mm,直径120mm。DVD也有一直径15mm的中心孔和环绕中心孔的44mm夹持区。当一张DVD正常放入光盘设备时,其含有凹点图形的记录层与安装在光盘设备中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距离大约为0.6mm。用于DVD的物镜的NA为0.6,相对来说较大。如图3所示,目前商品化的HD-DVD和CD一样厚1.2mm,直径120mm。HD-DVD也有一直径15mm的中心孔和环绕中心孔的44mm夹持区。当HD-DVD正常地放入光盘设备时,同样含有凹点图形的记录层与用于HD-DVD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间隔0.1mm,其中物镜具有最大的0.85的NA。用于HD-DVD的光学拾取器使用比CD和DVD更短波长的激光束,从而高密度地记录或再生信号。由此,与CD或DVD相比,HD-DVD使用的物镜位置更靠近记录层,使用更短波长的激光束,具有更大的NA。根据这些条件,有可能将更高强度的光会聚到位于HD-DVD的记录层高密度凹点图形上的更小的聚束点上。从而,缩短了更短波长的激光束的传输距离,激光束的变化和球面像差都减到最小。如图4所示,当HD-DVD10正常地放到安装在光盘设备中的转盘11上时,电机驱动单元13和伺服控制器15为主轴电机12进行常规的伺服控制操作,使放置的HD-DVD10以稳定的高速旋转。当HD-DVD10旋转时,进行聚焦伺服操作以将光学拾取器14的激光束准确地聚焦到记录层9。这个操作是通过在工作距离OD内上下移动光学拾取器14的物镜OL而实现。如果激光束准确地聚焦,则可实现高密度凹点图形的再生(或记录)。然而,当HD-DVD10未被正确放置于转盘11上时,例如,如图5所示,被颠倒放置时,由主轴电机12、电机驱动单元13和伺服控制器15的联合伺服控制操作,HD-DVD10依然以恒定的高速旋转。但是,如果HD-DVD10被颠倒放置,记录层9和光学拾取器14的物镜OL间的距离与正常放置的HD-DVD相比要大1.1mm。在这种错误放置的情况下,激光束不能在光学拾取器14的物镜OL的正常工作距离内聚焦。因此,管理聚焦伺服操作的伺服控制器15继续向上移动物镜OL至最大可移动距离“OD_Max”直到激光束正确聚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物镜OL将会与错误放置的HD-DVD10相碰触。因此,HD-DVD10、物镜OL和/或伺服机构将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有一部分将由说明书而变得明了,或者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体验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以了解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如在此作为实施例并加以详细叙述的,一种用于存储数据的记录介质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光盘,该光盘包含记录区和夹持区,并限定了中心孔以容纳主轴,其中夹持区包含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夹持表面;共面地位于光盘内的记录层,其中记录层更接近光盘的第二表面;并且夹持区至少部分地在第一夹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从而通过将第一夹持表面放置于主轴上而插入光盘时,光盘可从主轴上抬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从光盘的中心平面测量,凸起部分的夹持区有第一和第二厚度,第一厚度是在从光盘中心平面延伸向光盘第一表面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厚度是在向着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其中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优选的是,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之差约为0.1mm至0.6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第二夹持表面与光盘的第二表面共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夹持区至少部分地在第二夹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第二夹持表面相对于光盘的第二表面位于不同的高度上。应该理解,前面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说明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旨在为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显示的是常规的紧凑型光盘(CD)的结构;图2显示的是常规的数字通用光盘(DVD)的结构;图3显示的是常规的高密度DVD(HD-DVD)的结构;图4和图5分别显示常规高密度DVD正常放置与错误放置的情况;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高密度光盘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和图8分别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高密度光盘第一实施例正常放置和错误放置的情况;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高密度光盘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0和图11分别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高密度光盘第二实施例正常放置和错误放置的情况;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高密度光盘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3和图14分别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高密度光盘第三实施例正常放置和错误放置的情况。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为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现参照附图对其优选实施例进行叙述。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高密度光盘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这个高密度光盘实施例,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HD-DVD,具有图3所示的常规HD-DVD相同的尺寸,即厚1.2mm,直径120mm,直径15mm的中心孔和环绕中心孔的直径44mm的夹持区。另外,如前文所述,当图6中的HD-DVD20正常放入光盘设备时,其含有凹点图形的记录层与光学拾取器物镜的间隔约0.1mm。但是,图6中的HD-DVD20的夹持区的结构为每侧P1和P2的厚度(P1和P2)不同,即P1比P2大为宜。P1和P2由一假想的纵向中心平面“c”将夹持区一分为二而成。为使两侧具有不同的厚度,记录面(就是记录层)的对面凸出于光盘的上表面,如图6中D1所示。因为没有必要整个夹持区都具有不同的厚度,故夹持区可有部分区域相对光盘的记录或读取区凸出或升高。优选的是,高度D1在大约0.1mm至0.6mm之间,并保证光盘与物镜之间有一空隙,以防止与光学拾取器的物镜发生触碰,即使在高密度光盘被颠倒放置的情况下物镜向上移动至最大可移动距离时。做为选择,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其他合适的高度D1。如图7所示,如果如上结构的光盘20正常放置到安装在光盘设备中的主轴或转盘上,光盘20的夹持区的无凸起侧和转盘11相接触。从而,光盘20与常规光盘一样被正常夹持。成功夹持住高密度光盘20后,进行常规的伺服控制操作(以主轴电机12,电机驱动单元13和伺服控制器15的操作为特征)以恒定的高速旋转该正确夹持的光盘20。接着,进行聚焦伺服操作以通过在工作距离OD内上下移动光学拾取器的物镜OL而使激光束准确地聚焦到记录层上。一旦激光束准确聚焦,则开始高密度凹点图形的再生(或记录)。但是,如图8所示,如果光盘20被颠倒放置在转盘11上,则光盘20夹持区的凸起侧和转盘11相接触。从而,光盘20的表面比正常位置提升了高度D1,其范围在大约0.1mm至0.6mm之间。换句话说,物镜和光盘20之间的间隔距离由于夹持区增加的厚度而增大。因而,当错误放置的光盘20高速旋转时,尽管光学拾取器14的物镜OL向上移动到最大距离以获得准确焦距,但因为由夹持区的凸出侧而产生的间隙D1,物镜OL不会与错误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存储数据的记录介质,包括: 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光盘,该光盘包含记录区和夹持区,并限定有一个中心孔以容纳主轴,其中所述夹持区包含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夹持表面; 记录层,共面地位于所述光盘内,其中所述记录层更接近于所述光盘的第二表面;并且 所述夹持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夹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从而通过将所述第一夹持表面放置在主轴上而插入所述光盘时,所述光盘从主轴抬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1-5-14 26250/20011.一种存储数据的记录介质,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光盘,该光盘包含记录区和夹持区,并限定有一个中心孔以容纳主轴,其中所述夹持区包含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夹持表面;记录层,共面地位于所述光盘内,其中所述记录层更接近于所述光盘的第二表面;并且所述夹持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夹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从而通过将所述第一夹持表面放置在主轴上而插入所述光盘时,所述光盘从主轴抬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位于所述凸起部分的夹持区具有从所述光盘的中心平面测量的第一和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是在从光盘中心平面延伸向光盘第一表面的方向上测量的,所述第二厚度是在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厚度之差约为0.1mm至0.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表面与所述光盘的第二表面共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夹持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二夹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表面相对于光盘的第二表面位于不同的高度上。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表面与光盘的第二表面共面。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夹持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二夹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表面相对于光盘的第二表面位于不同的高度上。10.一种记录介质,包括具有一个表面的第一侧;具有一个表面的第二侧;记录层;第一侧夹持区,同心地位于所述第一侧内,并与所述第一侧的表面齐平;以及第二侧夹持区,同心地位于所述第二侧内,厚度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进镛朴景灿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