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01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包括上部联轴板和下部联轴板,上部联轴板设置在上部联轴板的上侧,上部联轴板的下端与下部联轴板的上端位置之间连接有尼龙缓冲连接板,上部联轴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梯形连接块,下部联轴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梯形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块和第二块可以牢固的安装在上部联轴板和下部联轴板的表面,从而便于进行拆装,当出现了磨损的时候,可以相应的做出快速的更换,将上孔对应到第一梯形连接块内,再将下孔对应到第二梯形连接块的内部,使得尼龙缓冲连接板分别对上部联轴板和下部联轴板进行了卡合连接,起到了更好的稳固连接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0001]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具体是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技术介绍

[0002]联轴器是指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不脱开的一种装置。有时也作为一种安全装置用来防止被联接机件承受过大的载荷,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0003]现有的联轴器结构中,大多是分为上下两个结构件,当两个结构件相互卡合连接在了一起之后,在后期的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难免的会出现磨损磕碰等问题,如果整体的进行更换,则造成了较大的物料浪费,同时现有的连接结构件可能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包括上部联轴板和下部联轴板,所述上部联轴板设置在上部联轴板的上侧,所述上部联轴板的下端与下部联轴板的上端位置之间连接有尼龙缓冲连接板,所述上部联轴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梯形连接块,所述下部联轴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梯形连接块,所述尼龙缓冲连接板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四个上孔和四个下孔,所述上部联轴板通过第一梯形连接块和上孔与尼龙缓冲连接板相连,所述下部联轴板通过第二梯形连接块和下孔与尼龙缓冲连接板相连。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部联轴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块,所述第一梯形连接块设置在第一块的下端,所述下部联轴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块,所述第二梯形连接块设置在第二块的上端。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部联轴板的下端和下部联轴板的上端均设置有圆柱,所述尼龙缓冲连接板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圆孔。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部联轴板和下部联轴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块和第二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杆。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梯形连接块和上孔的上端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梯形连接块和下孔的上端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数量各为4个。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螺杆拧入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的内部,使得第一块和第二块可以牢固的安装在上部联轴板和下部联轴板的表面,从而便
于进行拆装,当出现了磨损的时候,可以相应的做出快速的更换,不会造成浪费。
[0013]2.将上孔对应到第一梯形连接块内,再将下孔对应到第二梯形连接块的内部,使得尼龙缓冲连接板分别对上部联轴板和下部联轴板进行了卡合连接,由于第一梯形连接块和第二梯形连接块的外部横截面积小于内部的横截面积,起到了更好的稳固连接的效果,在受到了巨大的力度的时候,减小了断裂的可能性。
[0014]3.第一孔和第二孔的数量都是四个,使得受力更加的均匀,可以较好的分摊转向力度,增强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中圆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中尼龙缓冲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上部联轴板;2、下部联轴板;3、尼龙缓冲连接板;4、第一孔;5、第一块;6、第一梯形连接块;7、第二孔;8、第二块;9、第二梯形连接块;10、圆柱;11、圆孔;12、上孔;13、下孔;14、第一螺孔;15、第二螺孔;1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包括上部联轴板1和下部联轴板2,上部联轴板1设置在上部联轴板1的上侧,上部联轴板1的下端与下部联轴板2的上端位置之间连接有尼龙缓冲连接板3,上部联轴板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梯形连接块6,下部联轴板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梯形连接块9,尼龙缓冲连接板3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四个上孔12和四个下孔13,上部联轴板1通过第一梯形连接块6和上孔12与尼龙缓冲连接板3相连,下部联轴板2通过第二梯形连接块9和下孔13与尼龙缓冲连接板3相连,上部联轴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孔4,第一孔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块5,上部联轴板1和下部联轴板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14,第一块5和第二块8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孔15,第一螺孔14和第二螺孔15的内部设置有螺杆16,第一梯形连接块6设置在第一块5的下端,下部联轴板2的上
表面开设有第二孔7,第二孔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块8,第二梯形连接块9设置在第二块8的上端,上部联轴板1的下端和下部联轴板2的上端均设置有圆柱10,尼龙缓冲连接板3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圆孔11,将第一块5插入到第一孔4的内部,将第二块8插入到第二孔7的内部,使得第一块5和第二块8表面第二螺孔15与上部联轴板1和下部联轴板2表面的第一螺孔14相互对应,操作人员再将螺杆16拧入到第一螺孔14和第二螺孔15的内部,使得第一块5和第二块8可以牢固的安装在上部联轴板1和下部联轴板2的表面,从而便于进行拆装,当出现了磨损的时候,可以相应的做出快速的更换,不会造成浪费。
[0022]第一梯形连接块6和上孔12的上端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第二梯形连接块9和下孔13的上端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第一孔4和第二孔7的数量各为4个,将上孔12对应到第一梯形连接块6内,再将下孔13对应到第二梯形连接块9的内部,使得尼龙缓冲连接板3分别对上部联轴板1和下部联轴板2进行了卡合连接,由于第一梯形连接块6和第二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包括上部联轴板(1)和下部联轴板(2),所述上部联轴板(1)设置在上部联轴板(1)的上侧,所述上部联轴板(1)的下端与下部联轴板(2)的上端位置之间连接有尼龙缓冲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联轴板(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梯形连接块(6),所述下部联轴板(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梯形连接块(9),所述尼龙缓冲连接板(3)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四个上孔(12)和四个下孔(13),所述上部联轴板(1)通过第一梯形连接块(6)和上孔(12)与尼龙缓冲连接板(3)相连,所述下部联轴板(2)通过第二梯形连接块(9)和下孔(13)与尼龙缓冲连接板(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齿形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联轴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孔(4),所述第一孔(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块(5),所述第一梯形连接块(6)设置在第一块(5)的下端,所述下部联轴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孔(7),所述第二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吉机械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