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伸臂组件及采用悬伸臂组件的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0475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挠曲限位器的悬伸臂组件以及采用该悬伸臂组件的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悬伸臂组件朝向盘的表面弹性偏压其上安装有读/写头的滑动件。在所述悬伸臂组件中,承载梁连接于驱动装置的摆臂的一端部。一端片从承载梁的前端伸出并将头驻留在一驻停台上。一挠曲板支承滑动件,其后端固定于承载梁的朝向盘的表面上,而前端朝向伸向承载梁的前端。挠曲限位器限制挠曲板的摇摆和俯仰移动范围。挠曲限位器从挠曲板的前端弯折于端片上方并形成有所述端片从中穿过的孔口。除了由于施加于驱动装置的冲击造成的挠曲板的摇摆和俯仰运动外,挠曲板的扭曲变形也被限制在预定程度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盘驱动器,而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读/写头安装其上的滑动件的悬伸臂组件以及将读/写头移动到盘的预定位置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硬盘驱动器(HDD)是利用读/写头从盘再现数据或将数据记录在盘上的装置,并包括将读/写头移动到盘的预定位置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摆臂;装设在所述摆臂一端部上、以朝向盘的表面弹性偏压滑动件的悬伸臂组件,其中所述读/写头安装在滑动件上;以及用以转动摆臂的音圈马达(VCM)。当硬盘驱动器被接通电源而盘开始旋转时,音圈马达转动摆臂,以将滑动件移过盘的记录表面。安装在滑动件上的读/写头从盘的记录表面再现数据或将数据记录在盘的记录表面上。同时,如果硬盘驱动器停止操作,亦即如果盘停止,音圈马达移动读/写头并将读/写头驻留在盘的记录表面之外,以便防止读/写头碰撞盘的记录表面。通常,头驻留系统可以划分为接触开始停止(CSS)系统和驻停台载放系统。在CSS系统中,数据不可记录的驻留区域设置在盘的内周面上,而头与该驻留区域接触而被驻留。在驻停台载放系统中,一驻停台配设在盘的外面而头驻留下驻停台上。图1是一例示性视图,示出了在美国专利No.6067209中公开的一种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的传统悬伸臂组件。参见图1,两个悬伸臂组件分别设置在盘21的两侧。挠曲板29的一端部装接于悬伸臂组件的承载梁28,而滑动件30利用粘接剂装接于挠曲板29。端片28a延伸地形成在承载梁28的前端。端片28a与驻停台24的表面接触而得以支撑。第一限位器37设置在挠曲板29的前端,而一止档件27设置在驻停台24上。此外,第二限位器29a设置在挠曲板28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第二限位器29a伸过形成在承载梁28一部分上的孔31。如果铅直冲击施加于上述结构的传统悬伸臂组件,第一限位器37接触驻停台24的止档件27,而第二限位器29a与承载梁28接合。因此,挠曲板29沿俯仰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以便防止彼此面对的滑动件30的碰撞。然而,由于第一限位器37设置得分非常靠近滑动件30,因此,如果相对强的冲击施加于该传统悬伸臂组件,第一限位器37会强烈地碰撞止档件27。该冲击直接传递到滑动件30,使得滑动件30时常与挠曲板分离。同时,一防护止挡设置在硬盘驱动器上以限制驱动装置的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如果在硬盘驱动器操作时水平冲击从硬盘驱动器外部施加于驱动装置,或者如果水平冲击由于在硬盘驱动器的可靠性测试时与防护止挡碰撞而施加于驱动装置时,挠曲板29会沿摇摆方向移动或扭曲。因此,滑动件30会与盘21的表面碰撞。其结果是,头和盘21会损坏或会导致变形,导致头的读/写性能劣化。在传统的悬伸臂组件中,第一和第二限位器37和29a可以应付铅直冲击,但不能有效地应付水平冲击以及所造成的挠曲板29的扭曲变形。图2是一例示性视图,示出了在美国专利No.60388843中公开的一种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的传统悬伸臂组件。参见图2,用以限制挠曲板52沿俯仰方向的运动的限位器70设置在承载梁51前端的两侧。然而,该悬伸臂组件的限位器70也具有的问题是,限位器70不能限制挠曲板52沿摇摆方向的运动。同时,美国专利No.6445546公开了一种悬伸臂组件,其中槽形成在承载梁上而从挠曲板弯折的舌片插入该槽中。然而在此种结构中,由于舌片而使得滑动件于挠曲板的装设区域变窄。因此,由于外部冲击,滑动件易于与挠曲板分离。而且,由于舌片必须在其插入槽后进行弯折,因此组装过程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伸臂组件以及采用该悬伸臂组件的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该悬伸臂组件能够防止由于施加于驱动装置的铅直和水平冲击造成的挠曲板的变形以及读/写头的损坏。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的悬伸臂组件,其在所述盘驱动器的操作状态下朝向盘的表面弹性偏压其上安装有读/写头的滑动件,所述悬伸臂组件包括一承载梁;从承载梁的前端伸出的端片,用以在所述盘驱动器的非操作状态下停靠在靠近所述盘的驻停台上以驻留所述头;支承滑动件的挠曲板,挠曲板的后端固定于承载梁的朝向盘的表面上,而前端伸向承载梁的前端;以及限制挠曲板的移动范围的挠曲限位器,挠曲限位器设置于挠曲板的前端并形成有所述端片从中穿过的孔口。优选地,所述挠曲限位器由从挠曲板的前端弯折于端片之上的挠曲板的弯折部形成。优选地,所述挠曲限位器限制挠曲板的摇摆和俯仰移动范围。优选地,挠曲限位器靠近所述端片与驻停台之间的接触部设置。优选地,所述挠曲限位器包括具有上端的两个铅直部分,从挠曲板的前端沿铅直方向弯折。优选地,所述挠曲限位器还包括连接两个铅直部分的上端的水平部分;而所述挠曲限位器上的孔口由所述铅直和水平部分的内表面限定。优选地,第一预定间隙沿铅直方向形成在所述挠曲限位器的水平部分与所述端片之间;以及第二预定间隙沿水平方向形成在所述挠曲限位器的铅直部分与所述端片之间。优选地,所述承载梁包括分别沿所述承载梁的边缘形成的边缘部分,而侧壁沿所述承载梁的边缘部分形成。优选地,所述端片是凸状的并包括面向所述驻停台的拱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预定间隙处于所述滑动件的摇摆和俯仰得以确保的一组最小值与所述滑动件与另一滑动件之间的碰撞得以避免的一组最大值的范围内。优选地,所述承载梁限制所述挠曲板的向上运动,而挠曲板的向下运动因所述挠曲限位器的水平部分由所述端片的上表面锁止而受到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提供了一种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包括枢转安装在硬盘驱动器的基体构件上的摆臂;音圈马达,用以转动所述摆臂以便将读/写头移动到盘的预定位置,以及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悬伸臂组件,所述承载梁连接于所述摆臂的一端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的悬伸臂组件,其朝向盘的表面弹性偏压其上安装有读/写头的滑动件,所述悬伸臂组件包括连接于驱动装置的摆臂的一端部的承载梁;从承载梁的前端伸出的端片,用以将头驻留在一驻停台上;支承滑动件的挠曲板,挠曲板的后端固定于承载梁的朝向盘的表面上,而前端伸向承载梁的前端;以及限制挠曲板的摇摆和俯仰移动范围的挠曲限位器,挠曲限位器从挠曲板的前端朝向端片弯折并具有所述端片从中穿过的孔。挠曲限位器可以靠近所述端片与驻停台之间的接触部设置。此外,所述挠曲限位器可以包括从挠曲板的前端沿铅直方向弯折的两个铅直部分,以及连接两个铅直部分的上端的水平部分。所述铅直和水平部分可以限定一孔。在此情况下,一第一间隙沿铅直方向形成在所述挠曲限位器的水平部分与所述端片之间,而一第二间隙沿水平方向形成在所述挠曲限位器的铅直部分与所述端片之间。侧壁可以沿所述承载梁的两个边缘部分形成。所述端片可以朝向所述驻停台沿向上方向呈凸状。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包括枢转安装在硬盘驱动器的基体构件上的摆臂,朝向盘的表面弹性偏压其上安装有读/写头的滑动件的悬伸臂组件,以及音圈马达,用以转动所述摆臂以便将所述读/写头移动到所述盘的预定位置。所述悬伸臂组件包括连接于驱动装置的摆臂的一端部的承载梁;从承载梁的前端伸出的端片,用以将头驻留在一驻停台上;支承滑动件的挠曲板,挠曲板的后端固定于承载梁的朝向盘的表面上,而前端伸向承载梁的前端;以及限制挠曲板的摇摆和俯仰移动范围的挠曲限位器,挠曲限位器从挠曲板的前端朝向端片弯折并具有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的悬伸臂组件,其在所述盘驱动器的操作状态下朝向盘的表面弹性偏压其上安装有读/写头的滑动件,所述悬伸臂组件包括:一承载梁;从承载梁的前端伸出的端片,用以在所述盘驱动器的非操作状态下停靠在靠近所述盘的驻停 台上以驻留所述头;支承滑动件的挠曲板,挠曲板的后端固定于承载梁的朝向盘的表面上,而前端伸向承载梁的前端;以及限制挠曲板的移动范围的挠曲限位器,挠曲限位器设置于挠曲板的前端并形成有所述端片从中穿过的孔口。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2-10 0008644/041.一种硬盘驱动器的驱动装置的悬伸臂组件,其在所述盘驱动器的操作状态下朝向盘的表面弹性偏压其上安装有读/写头的滑动件,所述悬伸臂组件包括一承载梁;从承载梁的前端伸出的端片,用以在所述盘驱动器的非操作状态下停靠在靠近所述盘的驻停台上以驻留所述头;支承滑动件的挠曲板,挠曲板的后端固定于承载梁的朝向盘的表面上,而前端伸向承载梁的前端;以及限制挠曲板的移动范围的挠曲限位器,挠曲限位器设置于挠曲板的前端并形成有所述端片从中穿过的孔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伸臂组件,其中所述挠曲限位器由从挠曲板的前端弯折于端片之上的挠曲板的弯折部形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伸臂组件,其中所述挠曲限位器限制挠曲板的摇摆和俯仰移动范围。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伸臂组件,其中挠曲限位器靠近所述端片与驻停台之间的接触部设置。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伸臂组件,其中所述挠曲限位器包括具有上端的两个铅直部分,从挠曲板的前端沿铅直方向弯折。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伸臂组件,其中所述挠曲限位器还包括连接两个铅直部分的上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秉圭黄智湖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